奈何由於年老體衰,種了一輩子地的自己已經沒辦法繼續勞作了,所以也隻能每日嗟歎人生苦短。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古代版的蔬菜大棚「永翠園」推廣開來,杭壽的鄰裡之中有不少人去「永翠園」勞作了,他們回家之後,在與杭壽這個老農交談時,無意間說出了土壤結塊難以根治的問題。
杭壽聽完之後,眼睛一亮,覺得機會來了。
他請求鄰裡們下次去「永翠園」勞作的時候把自己也帶過去,他有個想法或許可以試試。
鄰裡們都知道杭壽年輕時是把種地的好手,於是欣然同意。
後來呢,杭壽通過鄉紳,向地方官員轉達了自己想要對土壤結塊難以根治一事提出些建議,地方官員欣然同意。
我們在這裡也介紹一下,丹陽郡地處江南地區,受吳越文化中“重教化、講倫理”的影響比較深,地方官員對於敬老這件事極其重視。
而且,杭壽當時已經八十多歲了,屬於耄耋之年,在古代高壽本身就是閱曆深厚的象征,更彆提杭壽這種在當地名聲極好,但命運悲慘的老者了。
所以說,杭壽毫無阻礙地見到了主政的地方官員,這個人叫做薛進,他極為恭敬地接見了杭壽。
杭壽見到他之後,就對他說,我聽聞朝廷遇到了土壤結塊難以根治的問題,對此想提出一些建議,所以特地來見您。
薛進回答,您請講,如果切實可行,我一定照做。
杭壽就說,我年輕時養過牛,家裡麵有個牛圈,那時我就發現啊,耕牛住在牛圈裡時,牛的蹄子很容易發爛生瘡。
問過當時的長輩後,我得知牛圈裡的稻草墊久了之後,會慢慢變成爛泥,粘在牛蹄上,久而久之就會出現發爛生瘡的情況。
長輩們告訴我,要解決這個問題,要往牛圈裡麵墊些沙子才行。
於是我聽從長輩們的勸告,拿著背簍去取了不少長江邊的細沙鋪在牛圈裡。
但是我當時比較年輕,好奇心重,也有些逆反心理,於是就故意隻鋪了一半,想看看這個辦法到底有沒有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之後呢,我就發現啊,在牛圈裡沒鋪細沙的地方,稻草會和泥土混在一起結成硬塊,牛踩上去很容易打滑。
而鋪了細沙的地方則不同,細沙會吸走牛圈裡的潮氣,讓稻草和泥土不容易粘在一塊,就算偶爾有粘在一起的現象,隻要用鋤頭輕輕一扒就散開了,不會礙什麼事,耕牛的牛蹄走在這上麵也不容易發爛生瘡了。
看到這個現象後,我試著挖出來一筐菜園裡的土,把這些土分成兩份,一份摻上細沙,另一份則原封不動。
之後往這兩份土裡澆水,一同放在太陽底下曬,結果發現沒摻上細沙的那份土會先變成泥巴團,後來慢慢結出硬塊,難以用來耕作。
而摻上細沙的則土麵鬆散,放在太陽下曬也隻是變乾了一點,還是能夠用來耕作的,種子的幼苗可以很容易地從這種土裡鑽出來。
薛進聽完恍然大悟,對杭壽連聲道謝,而後把這位老者帶到了蔬菜大棚的所在地,請他現場指揮。】
[我去!家人們誰懂啊?古代科研大佬竟是放牛老漢,他甚至還懂對照組實驗法!]
[杭壽:其實當年我隻是一時興起,故意隻鋪了半圈的沙子,沒想到老了卻能靠這個登上史書,這就是天意啊!]
[薛大人: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農書!原來牛圈才是農業聖地嗎?]
[長江細沙:主業填灘塗,副業救土壤,就沒有人心疼一下我這打工沙嗎~]
[哈哈哈哈,笑死我了你們這群鬼才!]
老皇帝南宮俞:這杭壽是個人才,改天得請進宮來指導指導農業啊!
丞相趙伏:我原以為自己活七十多歲已經夠本了,沒想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丹陽郡還有這種壽星啊!
喜歡割據勢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請大家收藏:()割據勢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