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從排水說起,杭壽首先提出蔬菜大棚設立的位置不對,咱們丹陽郡這裡山地比較多,平原地區很少,但是蔬菜大棚卻大部分都設立在了平原地區。
水往低處流,平原地區在我們這個山地占絕大多數的丹陽郡境內,極其容易積水。
因為四麵都是地勢高的地方,你把蔬菜大棚設置在了平原地區,那不管怎麼設計排水都是沒用的,水會一直從高處往低處流。
所以杭壽就提出,蔬菜大棚必須換位置,把這些大棚換到地勢高一些的緩坡上。
之所以選擇緩坡,一是沒有陡坡那麼難以耕作,而且緩坡的數量比較多,二是它處於一個中間地帶,水確實會流經這裡,但最終留下來的卻不多,土壤含水量適中,有利於排水,也利於耕作。
這還沒完,要在大棚外麵挖排水溝,注意,我這裡說的是在大棚外麵。
至於為什麼要在外麵挖,我現在來解釋一下。
丹陽郡這個地方降雨非常頻繁,而且很集中。
春秋兩季的雨季經常是連綿十日不晴,秋冬兩季也多陰雨,這就導致丹陽郡的地麵上會形成大量的水流。
而蔬菜大棚是建在地麵上的,是一個半封閉的結構,它不能夠很好地阻攔外麵的水。
如果蔬菜大棚外麵不挖排水溝的話,雨水就會迅速在大棚周邊彙集,最終突破大棚的邊界,進入大棚內部,損害裡麵的蔬菜和作物。
解釋完了為什麼要在外麵挖排水溝,咱們來解釋這個排水溝要怎樣挖。
根據杭壽的意見,這個蔬菜大棚要移到緩坡之上,但是坡下和大棚周圍仍然會有順著坡流下來的雨水。
這個時候在外圍挖排水溝,就是作為大棚的護城河使用的,它是挖在大棚外麵1到2米的地方。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樣雨水過來的時候會優先進入排水溝裡,避免波及到蔬菜大棚。
這樣還沒完,水溝底部要鋪上碎石,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把這個排水溝的底部硬化,讓雨水能夠更快的流走。
同時也可以避免雨水把這個排水溝衝成爛泥坑,避免地下的水位上升太多。
我們知道,薛五設計出的這個蔬菜大棚是采用竹製的框架,加上薄雲母石做成的頂。
而這個竹子如果受潮的話,會發黴腐爛,降低使用壽命,所以這樣挖排水溝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延長使用壽命。
說完了大棚外麵的事,我們再來看看大棚裡麵要怎麼做。】
[大棚護城河?哈哈,這比喻絕了!雨水來了先過我這關,想進棚?沒門!]
[對比前麵掀大棚引雨水的天才提案,杭壽這方案簡直是降維打擊啊!正常人思路終於上線了!]
[原來解決積水的要點是從源頭躲開水,而不是跟水死磕!杭老爺子一句話點醒夢中人啊!]
[杭壽:我就提兩點,換個地,挖條溝。
眾人:悟了!之前折騰半天全是無用功!]
[哈哈哈,這下子終於不用看積水變馬槽和撒土變陷阱了,古人果然有大智慧啊!]
老皇帝南宮俞:完了,這下子全天下都知道了。
不過往好點想,彆的國家或許沒有緩坡,用不了這個辦法?
喜歡割據勢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請大家收藏:()割據勢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