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天幕對於豌豆肥地的說法,小皇子南宮景尷尬地用腳趾摳地。
原因無他,因為還真不是他自己實驗出來的,這隻是前世刷視頻的時候刷到的而已。
他大概能猜出來,自己應該隻是看完奏折後偶然想起來了而已,然後就順手加上了,真沒那麼努力呀。
大家能彆用那種期待和讚賞的眼光看我嗎?
這個真不是我的功績啊!
我受之有愧呀!
【我之所以花這麼長的時間,如此詳細地把蔬菜大棚,也就是「永翠園」的設計與建設過程講清楚,就是為了讓大家明白瀚世祖南宮景是通過怎樣的方式掌握住政權的。
那有人就要問了,這不是在種菜嗎?
關政權什麼事兒啊?
其實不然,這次建設蔬菜大棚的事非常的重要,正是這次重大事件的完成,讓瀚世祖南宮景徹底掌握了大瀚的政權。
下麵我來詳細講一講。
就先從「蒼瀾之誓」後,造紙工藝和冶鐵工藝的開發利用說起吧。
大家覺得這兩項工藝能成功推廣,是因為誰呢?
是主動交出這兩項功績的瀚世祖南宮景嗎?
還是改進工藝的薛五?
亦或是帶隊完成第一次大規模商業貿易的沈驕?
其實都不是,是瀚平帝南宮俞與瀚哀帝南宮準兩位先帝。】
[啊?不是?這跨度太大了吧,我以為是農業科普,結果是權謀課?]
[啥?兩位先帝才是隱藏大佬?這波功勞溯源給我整懵了!]
[前腳還在看怎麼用細沙改良土壤,結果後腳up主就突然掏出來了權謀劇本?要不要這麼離譜啊!]
[南宮景:嗬嗬,表麵種菜,實則掌權。
先帝:表麵下線,實則鋪路。
我:表麵看農業,實則學曆史。]
[哈哈,造紙冶鐵的功勞,先帝默默刷了前置任務,南宮景則完成最終任務,拿了最終獎勵?這波屬於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了!]
老皇帝南宮俞&太子南宮準:啊?還有我倆的事?
這個時候我倆不都死掉了嗎?
【這時觀眾朋友們就要問了,為什麼是他們呢?
造紙工藝和冶鐵工藝推廣的時候,他們兩個不是已經駕崩了嗎?
大家不要著急,現在我就來解釋一下。
首先,正是有了瀚平帝南宮俞不計代價地剿除匪患,才把山地裡麵的銅礦,鐵礦,耕地資源,人口資源拿到大瀚朝廷手裡,如果沒有這一前提,後麵說的一切都白搭。
這是很簡單的道理,要利用好冶鐵工藝,你首先要有鐵才行,而瀚平帝南宮俞不僅拿下了鐵礦,而且也拿下了銅礦,無非是暫時不清楚礦脈的具體位置而已。
造紙工藝也是如此,你想要造紙得有工坊,想要工坊正常運作那就得有人,人是從哪兒來的呢?
是從農業人口裡分出來的。
你想啊,如果沒有從山裡麵遷出來的這些人口資源,哪裡有多餘的人去到工房裡麵乾活兒呢?
我們要知道丹陽郡原有的人口是很少的,這些人能夠維持住農業生產,供養大瀚的幾萬軍隊就已經竭儘全力了。
僅憑這些人是沒辦法完成工坊的建設和運作的,因為一旦你從這麼少的人口裡再抽一部分出去發展造紙工藝,那地就沒人種了。
古代的生產效率很低下,人少了就是沒辦法產出足夠的糧食。
人不吃飯就會餓死,在產出糧食不足的情況下,彆說有什麼商業發展,飯都吃不飽了還發展個屁的商業,那是一定會爆發動亂的!
瀚哀帝南宮準的功績就在這裡,我們前麵提到,瀚平帝南宮俞在安康五年冬就已經臥病在床了,朝政在此時就已經再次移交給了瀚哀帝南宮準。
所以說,把山地裡麵的人口遷出來這件事,事實上是瀚哀帝南宮準完成的。】
[原來銅礦鐵礦是瀚平帝打下來的,人口是瀚哀帝遷出來的!
南宮景:謝謝祖宗送的創業大禮包!]
[明白了,沒人=沒工坊=沒造紙冶鐵!]
[先解決溫飽,再談發展,果然這句話在哪都適用啊~]
[瀚平帝:我給你搶礦!
瀚哀帝:我給你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