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三年秋,吳國皇帝孫永采納魯嚴的建議,派遣八千水師沿長江上遊到達采石磯處設伏。
十天後,吳軍成功截獲梁軍的運糧船21艘,成功截其糧草。
五日以後的深夜,恰逢東南風襲來,吳軍采取順江火攻的策略,派20艘火船出擊。
這些火船在綁上乾草、澆好火油後順江而下,直接撞向梁軍北岸的大營。
由於營寨駐紮於江邊的蘆葦地旁,所以火借風勢蔓延起來。
同時,吳國皇帝孫永親率兩萬步兵從陸路突襲,魯嚴則鎮守塢牆,以牽製梁軍的北岸部隊。
此戰之後,梁軍北岸大營被焚,死傷過萬,糧道徹底斷絕。
換防到曆陽的南宮義聞訊來援,又被吳軍水師攔擊,幸好南宮義率軍英勇作戰,才最終突破吳軍水師的防線,挽救了朱奐統帥的主力。
但是,此時的梁軍已經士氣大減,全軍收縮至曆陽與北岸的殘營裡,無心再戰。
恰好此時傳來了大梁開國皇帝謝卿病故的消息,梁將朱奐覺得時機已至,是時候回去奪權了,於是率軍撤走。
南宮義則帶領自己的幾千人潛伏下來,等待破城時機。】
[孫永:什麼梁軍不梁軍的,論搞伏擊我可是專業的,吃我一擊偷襲!]
[東南風+火船+蘆葦地營寨……梁軍這選址是生怕火不夠大是吧?]
[孫永親率步兵突襲+魯嚴守塢牆,吳軍這分工挺明確啊,一個衝臉一個斷後,主打一個圈踢!]
[彆的不說,梁軍這波死傷過萬還斷糧,這波血崩局沒跑了,換誰來都得懵啊!]
[南宮義突破吳軍水師救場這段帥炸了!隻是……救下來發現隊友士氣沒了多少有點離譜啊?]
[哈哈哈,南宮義肯定懵逼了!拚了老命突破吳軍防線,結果友軍倒好,一個個都無心再戰了!]
老皇帝南宮俞:父皇威武!
哎呀,還是父皇厲害,大武那個朱奐遜色多了!
小皇子南宮景:啊?
太祖爺一直這麼猛嗎?
吳國皇帝孫永:天幕啊,求求你了,就說到這兒吧,後麵的彆說了啊!
不然,不然朕麵子上掛不住啊!
嗚嗚嗚~
真的,求你了!
太子南宮準:一想到後麵發生的事情我就想笑!
我大瀚可是有天命加持的!
【嘉定三年冬,吳國皇帝孫永在確定梁軍主力確實撤走之後,下令班師回朝。
吳國皇帝孫永走了大概五天之後,瀚太祖南宮義趁著建業城內舉行慶功宴,防備鬆懈的時機,一舉攻破建業城。
這之後大武與大瀚的建業之戰我們先前講過了,這裡不再贅述。
值得一提的是,吳國皇帝孫永剛剛回到吳都不久,就傳來了建業城被攻破的消息。
原本誌得意滿的孫永就這樣被當頭一棒,氣的他當場吐血,再次率軍返回丹陽郡,想要出一口惡氣。
咱們現在來說前麵沒有提到的,瀚太祖南宮義與吳國皇帝孫永在丹陽郡的一次交手。
正是這次交手擊碎了孫永的雄心壯誌,讓他變得萎靡不振。】
[孫永班師時:終於把梁軍熬走了!回家開慶功宴咯~完全沒預判到後麵的大驚喜~)]
[孫永:啥?剛坐下喝口熱湯,就告訴我家被偷了?]
[南宮義:論蹲時機我才是祖宗!你們開宴會我開城門,主打一個出其不意!]
[孫永:前幾天還覺得自己要一統天下,現在隻想回後宮躺平……我隻能說太真實了!]
[孫永:咽不下這口氣!就算被氣的吐血,我也要回去找南宮義算賬!fag已立)]
小皇子南宮景:感覺不太妙的樣子,這狀態能打好仗才是怪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