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昭聽完這番話,沉思良久之後說道:
“老梁啊,你說的有道理,是我考慮不周了,我這就去收拾行李,隨你們一同進宮麵見陛下!”
“嗯,這樣就好,不然陸兄若是被人構陷,弟沒辦法開口相救啊!”
“好,那事不宜遲,我這就去收拾東西。”
————
丹陽郡,山地地區。
這裡峰巒疊嶂,連像樣的路都沒有,隻有山民踩出的窄徑繞著崖壁蜿蜒,勉強可以算作一條路。
在這條路的儘頭,太子南宮準已經親自帶人過來統計百姓的田產,方便日後給出補償了。
“啟稟殿下,李家有坡田兩畝三分,位置在西坡老槐樹下,去年共收粟三石。”
太子南宮準親自提筆記下這些,然後問道:
“嗯,還有其他的嗎?”
“有!院角有糧缸兩個,存糧一石二鬥,然後家中的農具有鋤頭兩把、鐮刀一把,還有幾個漏水的陶罐,這個算嗎?”
聞言,局促地站在一邊的李家嫂子慌忙說道:
“殿下,這幾個陶罐雖然破了,但是補補還能用,得記上——遷過去過日子才行,不然少件家什,乾什麼都不方便啊。”
太子南宮準點頭稱是,提筆記下這些,隨後命人頂替自己去記錄。
他已經親自記錄了十戶的田產了,大概的情況也了解了,剩下的事就交給官吏們去做吧,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
從記錄田產的院子離開後,太子南宮準帶人往山坡上走去,那裡的官員正領著人在丈量田產。
山地的田不成片,多是順著坡勢開墾的小塊,有的地方窄得隻能容一人走。
負責丈量的官員就把竹杆一頭抵在田埂上,紅繩拉到另一頭,另一個人就用石片在地上刻道:
“這是王家的田,長六杆,寬兩杆,算一畝二分。”
“記——”
“王家一畝二分!”
“是!”
“殿下,您怎麼來了?臣等參見太子殿下!”
“草民拜見太子殿下!”
“都起來吧,不用多禮,我隻是過來看看情況。”
“謝殿下!”
太子南宮準蹲下身觀察官員們乾活用的石片,上麵的刻痕道道間距均勻,絲毫不差。
“你們測量田產的這個辦法管用嗎?百姓們怎麼說?”
“啟稟太子殿下,臣剛來的時候特意問過,山裡人丈量土地都是用的這種辦法,當地人管這個叫步量杆測,幾十年沒錯過,您大可放心!”
太子南宮準不置可否地微微點頭,隨手指了一個老農問道:
“老伯,他說的是真的嗎?您不用害怕,我是大瀚的太子,如果他說的是假話,我一定會懲罰他的!”
老農趕緊搖頭,隨後跑過來,學著官員的樣子行完禮之後,解釋道:
“殿下,這位大人說的都是真的,我們這幾十年來用的都是這個辦法!”
“嗯,那就好,如今統計的如何了?”
那官員起身,拿起賬冊遞給太子南宮準,說道:
“啟稟殿下,再有三天這個村子就能夠統計完成了!”
太子南宮準接過賬冊,翻看了幾眼後發現沒問題,於是說道:
“好,你們都辛苦了,統計完這個村子之後準假三天,你們也休息一下吧。”
“謝殿下!”
官員們的話音剛落,山上就傳來呼喊,一個少年捧著布包跑下來:
“周爺爺,我家在後山還有半畝藥田,裡麵種著茯苓和杜仲呢,剛才忘說了!”
剛剛那位老農笑著拍了拍少年的頭,說道:
“傻小子,沒漏就好,這藥田是你爹的命根子,遷過去後,郡裡會給你家劃塊好地,讓你們接著種藥的。”
“真的嗎?謝謝周爺爺,謝謝陛下!”
“真的真的,去一邊玩去吧,這裡沒你的事兒!”
“好耶!”
少年聽完,蹦蹦跳跳地又跑回去,幫著清點草藥去了。
三天後,這個村子的賬冊終於理清楚了。
官員們把所有賬冊疊在一起,雙手遞給太子南宮準,彙報道:
“啟稟殿下,南祥村共一百二十三戶,田產合計八十七畝四分,糧缸一百五十六個,存糧共四十二石八鬥,農具三百二十七件,連各家的雞籠、陶盆都記上了,請您過目!”
“好啊,你們都辛苦了,等我核查一番後,咱們就可以停下來休息一陣子了。”
“不敢不敢,殿下您才是真的辛苦了,居然親自跟著我們來到這麼艱苦的地方,百姓們都在誇讚您呢。”
“不過是分內之事罷了,或許以後我當不上大瀚的皇帝了,但我終究是大瀚皇室的一員,理應為國家分憂。”
喜歡割據勢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請大家收藏:()割據勢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