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安領著大軍來到了山陰城外之後,再次派人勘察了一番,發現裡麵的兵力確實空虛,就連城頭上都看不見多少守軍。
陳安一看到這樣的情況,當時就覺得,穩了!
因為在許多年之前,瀚太祖南宮義攻陷建業城的時候,也是這樣的。
當時也是吳國皇帝孫永打了一場漂亮的守城戰,之後撤走了,被彆人偷襲成功。
那麼現在的情況,豈不是跟當時一模一樣?
吳國的皇帝孫永又是打了一場漂亮的守城戰之後,撤走了。
現在山陰城兵力空虛,防備鬆懈,不就跟昔日的建業城一模一樣嗎?
而且對比起來,自己還占據更大的優勢,因為自己手底下有幾萬人,比當時隻有幾千人的南宮義可要強多了。
事情到了這裡,陳安就有些得意忘形了。
在他錯誤的指揮下,陳軍僅僅休息了半天時間就開始了進攻。
這合理嗎?
相當不合理呀!
史書記載,來到城下之後,陳安他就勒住馬韁,探著身子往山陰城頭狠瞅。
觀察一會之後,他看見城牆上守軍稀疏,軍容不整,當場就“啪”地一聲拍在馬鞍上,眼睛發亮地說出豪言壯語。
他對陳軍的將士們說,好你個孫永,現在果然就跟當年丟建業城一樣,打贏了就當甩手掌櫃不管了,吳國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有你的一份功勞!
說完這話,他就下令攻城。
當時他身旁的將領湊上前想勸一句,畢竟將士們趕了三天的路了,這起碼得歇夠一天才有力氣攻城吧?
結果勸諫的話剛一說出口,就被他揚手打斷了。
陳安就說,歇?歇個屁啊歇!
當年那個什麼狗屁南宮義帶著幾千人攻城,歇都不歇就能拿下建業!
咱們幾萬人還等什麼?就歇半天!黃昏前必須把雲梯架上城頭!
他拽著韁繩原地轉了圈,滿腦子都是打贏後回陳國搶權的熱乎勁兒,壓根沒瞧身後士兵的狼狽。
大家也可以想象一下,連手裡的兵器都快攥不住的士兵,怎麼可能還有力氣攻城呢?
所以除了孫永的算計之外,陳安的肆意妄為也是他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陳安這是把刻舟求劍玩出花了吧?!南宮義打建業是趁虛而入,你倒好,看見山陰城頭沒人就覺得穩了?忘了上次被張陽檄文罵暈的事兒了?我看你這記性是比魚還短啊!]
[陳安內心:南宮義幾千人能贏,我幾萬人穩贏!
現實:山陰城早挖好坑等你跳了!
這波是盲目自信天花板了,連敵軍可能有埋伏都不想一下,離譜!]
[確實,一對比太紮心了!南宮義打建業前可是蹲點、偵查、等時機一氣嗬成的,主打一個穩紮穩打!
結果到了陳安打山陰的時候可好,看一眼城頭直接就說穩了,居然連休息半天就進攻的昏招都出來了!]
[+1,就這腦殘操作,南宮義看了都得從墳裡爬出來罵他丟皇帝的臉!]
[我說,士兵們的怨氣都快溢出來了吧?剛打完敗仗還沒恢複過來呢,又被逼著去攻城。後麵的劇本我閉著眼睛都能猜出來,贏了是陳安的功勞,輸了是他們的鍋!]
[嗯,陳安這統帥當得真不行,比吳國那些不管士兵死活的士族還過分,難怪將領後麵都不信他了!]
[士兵:啊?剛從邊境被調過來,飯還沒來得及吃呢就讓進攻了?想送死不要連累我們好吧!]
陳國臣子:什麼?
大軍急行軍之後,不好好休息一下,就直接開始攻城???
我沒聽錯吧?
這也太離譜了,簡直是駭人聽聞啊!
不過常言道,聽起來越離譜、越不像真的事兒,那就越是真的,再加上陳安急功近利之下,還真有可能做出這樣的決策來。
唉,可憐我陳國的幾萬大軍啊,居然因為這種理由失敗,簡直是奇恥大辱!
算了,糾結這些也沒用,還是先想辦法度過眼前這一關,讓陳安先登基再說。
不然我們實在是受不了了,陳武這個皇帝簡直就不是人!
你非要開殺戒的話,殺一殺宮裡麵的下人也就罷了,現在你居然要殺我們這些大臣,那就怪不得我們出手反抗了!
————
陳國境內,通往國都的驛道上,一支隊伍正借著月色疾行。
中軍帳的馬車裡,陳安憑窗而坐,指尖摩挲著腰間的佩劍,心中翻湧著複雜的情緒。
唉!
如果父皇召他回京,是要放權給他該多好啊?
可惜根本不可能。
京中那些武臣當道,他回去後,又能有幾分立足之地呢?
更彆說自己前不久去邊境當將領就是被排擠過去的,結果天幕的事一出來,自己又被火急火燎地召了回去。
唉,希望眼下這一關能順利度過去吧。
“殿下,驛館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