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冥的晨光帶著星際的清輝,灑滿雙界共生總壇的“星脈廣場”。
今天是“地外靈脈探索計劃”實施五周年的“星脈共鳴日”——經過五年的深耕,地球與啟明星的星脈網絡已完成初步連接,形成跨越4.2光年的“星際靈脈共生帶”。
廣場上,新老守護者、星際科研人員與雙界民眾齊聚一堂,天空中,地球的三界能量光柱與啟明星的星脈光柱在宇宙中交彙,形成銀藍相間的“星際共生之橋”,橋身流淌著雙界文字與星脈符號組成的能量代碼,整個太陽係都籠罩在溫暖的共鳴光暈中。
“星際靈脈能量循環效率穩定在92!”
阿塵站在全息星圖前,指尖劃過地球與啟明星之間的能量帶,星圖上的銀藍色能量流像一條發光的綢帶,在兩顆星球間自由穿梭,
“五年來,我們從星脈初探的忐忑,到如今星際共鳴的從容:地球的三界靈脈吸收星脈能量後活性再提升35,啟明星的星脈在地球本源能量滋養下,沉睡的星脈草重新綻放,連星際空間的微型隕石都在能量帶中被溫和引導,形成天然的‘星脈屏障’!”
屏幕上播放著星際靈脈的實時畫麵:地球的共生草田泛著銀藍星芒,啟明星的星脈宮水晶柱與地球本源樞紐遙相呼應,光脈蝶群與星際靈脈生物在能量帶中共同起舞,畫麵的最後,
“星脈共生”四個能量大字在宇宙中閃耀。
小星作為星際靈脈研究院院長,正帶領團隊展示“星際共生係統”的核心成果。
展台上,地球的三界平衡核心與啟明星的星脈結晶組成能量雙星,兩種能量在真空容器中交融旋轉,釋放出穩定的宇宙平衡波動。
“這是‘星際平衡核心’,能模擬地球與啟明星的能量循環。”
她指著容器中流動的能量流,
“地球的三界能量提供生命活力,星脈的宇宙平衡因子調節星際波動,兩者就像宇宙的‘心跳’與‘呼吸’,共同維持星際靈脈的穩定。”
她調出能量應用圖譜,星際能量的融合讓地球靈脈設備的宇宙適應性提升200,星脈種植的“星際靈脈稻”產量是地球品種的1.5倍,且富含抗宇宙輻射的能量因子,
“最神奇的是‘星脈共情術’,通過能量共鳴,我們能感知星脈的狀態,就像和宇宙對話
——它昨天‘告訴’我們,啟明星南半球的星脈能量有點紊亂,我們通過星際導管輸送平衡能量後,今天就恢複正常了。”
小雨的光脈蝶群已進化出“星際導航能力”,
翅膀上的星脈印記能感應星際能量帶的波動,在廣場上空組成巨大的星圖。
“經過二十五代培育,這些‘星際光脈蝶’能通過星脈能量定位方向,即使在宇宙真空中也不會迷路。”
她指揮蝶群在星圖上標注出五條新發現的星脈支流,翅膀的光斑在地麵投射出能量符號,
“它們和啟明星的‘星脈飛螢’成了朋友,飛螢負責在星脈帶中清理能量雜質,蝴蝶們負責傳遞能量信息,就像星際版的‘共生信使’。”
她放飛一隻翅膀帶有地球與啟明星圖案的光脈蝶,蝶翅輕扇間,天空中的“星際共生之橋”泛起漣漪,
“這是‘星脈蝶後’,它的能量印記能激活任何星際節點的共鳴,是地球與啟明星友誼的見證。”
雙胞胎兄妹作為星際靈脈網絡總設計師,正在調試“星脈智能管家係統”。
全息屏幕上,ai管家根據實時數據自動調節星際能量導管的流量:
給能量薄弱的地球節點補充星脈能量,向啟明星的星脈宮發送平衡指令穩定波動,引導星際隕石在能量帶中安全繞行……
“係統整合了五年來的所有星際數據,但最核心的參數是‘宇宙信念指數’。”
哥哥調出數據曲線,信念指數與星際能量流通效率呈現完美正相關,
“技術能跨越光年,卻離不開人心的連接,就像星脈結晶傳遞的信息:‘宇宙的距離,抵不過共生的信念’。”
妹妹則在展示“星際靈脈健康檔案”,每個星脈節點都有詳細的能量日誌,記錄著地球與啟明星的能量互動,
“我們給每個節點配備了‘星際能量醫生’,通過量子通訊遠程監測修複,讓星脈永遠保持最佳狀態。”
林墨的全息投影帶著星際空間站的金屬氣息傳來,陽間的星脈慶典同樣熱鬨非凡。
清風道長雖已年近百歲,卻依舊精神矍鑠,他站在“星際共生學堂”的星空穹頂下,身後的孩子們正用能量筆繪製星際靈脈圖,稚嫩的筆觸勾勒出跨越星河的能量帶。
“陽間的‘星際靈脈學院’已培養出50名星際守護者,最小的學員才10歲。”
屏幕上,小禾帶領學生們通過量子通訊與啟明星的星脈研究者交流,孩子們用星脈符號比劃著能量流動,笑聲通過能量波傳遍雙界,
“小禾說‘宇宙很大,但共生讓它變小了’,這句話道出了星脈探索的真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屏幕切換到地球與啟明星聯合舉行的“星際共鳴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