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謝無咎,陰陽協查使的魂體伴著芒種第一鐮麥香立於界碑,玄貓殘魂的破陣紋在魂脈裡輕振如脫粒聲。
同心草繁葉承著夏陽,草莖守護紋纏著麥芒暖光,將陽間的麥垛新黃與冥府的魂倉新實纏成倉綢,新歲的守護故事正芒種鋪展。
守護博物館的“忙收新廳”麥氣初騰,中央展台的“豐倉暖爐”燃著新脫麥殼。
陽間的初割新麥與冥府的新囤魂麥同燃,爐紋遇熱風織成暖帳,參觀者執新製收倉符祈福,暖意混著麥香漫過衣襟,驅散夏收的燥熱。
守心學堂的孩子們在紮“芒種收麥鳶”,鳶尾係著帶芒紋的麻繩。
他們往麥場放鳶時歡呼:
“讓熱風跟著風箏吹乾每捆新麥!”
風箏升空的刹那,守護紋突然發亮,場邊的麥垛竟泛金光,麥芒輕顫似在與風共鳴,加速乾燥。
無字碑前的“收倉新儀”木鍁輕揚,兩界用新製收具在碑周織紋。
陽間農人的新編麥囤、冥府倉魂的新繪滿倉符,在芒種晨光中連成流動暖光圈,李警官揮鍁笑道:
“這是會囤暖的倉之脈,藏著新歲忙收暖。”
暖意驛站的“芒種新信箱”堆著帶麥香的信箋,陽間麥農寫下“新割的麥子裹了防蛀紋,囤半年不生蟲”;
冥府魂體寄給農戶:
“場院的曬穀紋加密了,半天就能曬透麥秸”,
信紙沾著麥糠,觸之暖如正午的麥場。
陽間的“守護麥倉”搭起“曬場暖棚”,棚頂紋能聚熱勻曬防黴變。
老人教孩子翻麥:
“要讓每粒麥子都曬足暖光收實漿”,
每翻一遍,麥粒便泛白光,倉邊新栽的向日葵突然轉向,花盤對著麥堆似在添暖,曬得正好。
冥府的新魂學院開“收囤新課”,幼魂學用魂力調溫濕度護新麥。
當第一重曬場結界罩住陽間濕麥,幼魂們歡呼:
“潮麥開始變乾啦!”
麥堆裡冒出白汽,原本黏連的麥粒漸漸鬆散,麥香愈發濃鬱。
守護博物館的“芒種回廊”掛起忙收長卷,從割麥捆束到脫粒入倉,每一幀都浸著豐收的暖。
觸摸“場院揚麥”的畫麵,指尖會泛起乾燥的麥香,仿佛聽見脫粒機的轟鳴與遠處的吆喝聲,暖到心底發實。
午後的特察使署,我寫芒種暖護記錄:
“芒種未時,兩界共設曬場結界三百五十處,收倉暖事已超百二十起,首片跨區倉紋網絡貫通。”
放下筆,守心玉與令牌光凝成一粒飽滿麥粒,在案上輕滾,落地時暈開“倉”字暖痕。
陽間的玄貓廟辦“豐倉祈福會”,兩界的新收麥捆擺成守護紋。
孩子們往倉裡撒新麥種:“
願新種落地就成倉,來歲再滿囤!”
種入麥囤時泛金光,廟後老椿樹突然落新葉,葉覆麥堆似在護暖,帶著囤實的期許。
冥府的輪回通道旁,
“收倉暖錦囊”裝著新麥種與倉事箋。
即將輪回的魂體接過錦囊,光門飄來麥香混著木倉氣,陽間親人嗅到笑:
“是你種的麥子入倉了,倉房的木梯在等你上囤”
,暖意順著麥香淌進心底最軟處。
無字碑的麥糠裡嵌著新麥苗,石碑印記在熱風裡泛柔光。
新刻“倉盈暖”三字引夏蟲齊鳴,李警官拍下這幕,照片裡蟲爬帶起發光麥糠,落處新草瘋長,綠得襯著麥黃格外鮮亮。
我立界碑之巔看芒種新景,陽間的麥場堆起金垛,冥府的魂倉泛著暖光。
玄貓殘魂的破陣紋輕顫,守心玉的光融入熱風,落在揚麥人肩頭,瞬間化成暖汗,暈開新歲第一行浸著麥香的足跡。
芒種的守心課上,孩子們用彩紙剪“收麥窗花”,剪滿帶芒紋的鐮刀、飽滿的麥囤。當窗花貼滿窗欞,紅紙突然映出場院盛景,他們歡呼:
“麥囤堆得像小山啦!”
金光映著笑臉,夏意裡滿是豐收的甜。
陽間的農具工坊傳來喝彩,匠人用新紋木料做麥倉。
當第一倉新麥入囤,倉沿泛暖光,老倉管拍倉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