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的暖陽剛驅散殘雪,陽間“戲樓鎮”就炸開了鍋。
鎮中心的古戲樓昨夜唱了場“無人戲”——鑼鼓自響,戲服懸空,台上的木偶竟自己揮舞著長槍,而台下圍觀的雜役老周,今早被發現倒在戲樓後台,雙目圓睜,魂息被抽得一乾二淨,指尖還攥著半塊木偶的碎木屑。
“是‘傀儡煞’!”剛趕到的李警官看著老周的屍體,臉色凝重,
“和望仙渡蠱案的手法不同,但邪氣同源,都是靠吸食魂息壯大,而且現場殘留的魂力波動,帶著五毒教的印記。”
靈汐將守心玉貼在碎木屑上,玉身瞬間泛起紊亂的光暈:
“不是傀儡煞,是‘牽魂線’!這木屑裡藏著細如發絲的魂線,能操控木偶行動,還能順著視線鑽入人腦,抽走魂靈注入木偶,讓木偶變成‘活傀’。”
她翻出《兩界守護錄》,在五毒教秘篇裡找到記載:
“牽魂線需以‘戲魂’為引,在百年戲樓的‘聚魂台’煉製,每煉成十具活傀,可召喚‘戲煞’,能模仿任何人的模樣行事,神不知鬼不覺。”
我們立刻詢問戲班班主,班主趙懷安支支吾吾,眼神躲閃:
“昨夜唱的是《霸王彆姬》,可戲班沒人敢上台……那木偶是半年前一個陌生戲子留下的,說‘能讓戲樓火起來’。”
趙懷安領著我們去看那具木偶,木偶穿著虞姬的戲服,眼眶處嵌著兩顆黑色的珠子,正是“聚魂珠”。靈汐用魂力探查,突然驚呼:
“裡麵藏著三個人的魂息!除了老周,還有前兩個月失蹤的賬房先生和賣糖人的小販!”阿辰突然指著木偶的袖口:
“有字!是用血寫的‘初三,台上演鬼戲,台下皆傀儡’。”今天是初一,隻剩兩天時間。
我們在戲樓後台搜查,發現一個暗格,裡麵藏著一本《傀儡戲譜》,譜子最後一頁畫著五毒教的圖騰,旁邊寫著“江底餘孽,戲樓聚煞”。
“是望仙渡漏網的教徒!”李警官一拳砸在桌上,“他把牽魂線藏在戲服和木偶裡,借唱戲吸引觀眾,趁機抽走魂息煉活傀。”
戲班的老伶人秦伯突然開口:“那陌生戲子左腳有跛,上個月還在鎮西頭的破廟裡教小孩唱曲。”
我們趕到破廟,廟裡空無一人,隻有牆上畫著戲樓的草圖,聚魂台的位置標著一個紅點,旁邊寫著“聲起魂落”。
“是靠戲文裡的高音引魂!”靈汐突然明白,“《霸王彆姬》裡虞姬自刎的唱段,高音能震動人的魂靈,牽魂線趁機鑽入。”
初三當晚,戲樓擠滿了人,我們喬裝成觀眾坐在台下。
三更時分,後台突然傳來鑼鼓聲,那具虞姬木偶走上台,開口唱起自刎的唱段,聲音淒婉,台下不少人開始眼神迷離,魂息順著無形的牽魂線向木偶飄去。
“動手!”李警官一聲令下,阿辰立刻切斷後台的魂線源頭,靈汐將護脈符貼在聚魂台上,符紙金光蔓延,木偶身上的黑氣漸漸消散。
“找死!”一個跛腳的黑影從後台竄出,正是陌生戲子,他摘下麵具,露出一張扭曲的臉,“我師兄王鶴死在你們手裡,今天我要用你們的魂靈,煉成最強的戲煞!”
他揮動手中的戲鞭,十幾具木偶從後台衝出,每具木偶都帶著一個失蹤者的臉,正是活傀。
秦伯突然走上台,唱起了《定軍山》的選段,聲音洪亮,蓋過了虞姬木偶的唱腔:“這是‘鎮魂戲’!能喚醒被牽魂線控製的魂靈!”
台下的觀眾漸漸清醒,靈汐趁機將守心玉的魂力注入戲樓的梁柱,梁柱上的雕花泛起金光,形成一道光網,將活傀困住。
跛腳戲子見狀,竟將戲鞭纏在自己身上,想與活傀同歸於儘:
“我要讓這戲樓變成你們的墳墓!”活傀突然失控,向觀眾撲來,秦伯大喊:
“攻擊木偶的聚魂珠!那是它們的弱點!”李警官射出鎮魂槍,擊碎了領頭木偶的聚魂珠,木偶瞬間癱軟,裡麵的魂靈飄了出來。
阿辰趁機將破蠱漿從望仙渡帶回的餘料)灑向其他木偶,聚魂珠紛紛碎裂,活傀全部倒下。
跛腳戲子被光網困住,最終被邪氣反噬,化作一縷黑煙。我們將救出的魂靈用鎮魂鈴指引向冥府,秦伯看著恢複平靜的戲樓,歎了口氣:
“戲是唱給人看的,不是用來害人的,這牽魂線牽的不是木偶,是人心的貪念。”
他將《傀儡戲譜》遞給我們:
“這譜子你們拿著,裡麵記著破解牽魂線的法子,以後再遇到傀儡邪術,或許能用得上。”
靈汐將這次的經曆補充進《兩界守護錄》,在書頁上畫了戲樓、木偶與鎮魂戲的圖案,旁邊寫著:
“立春入鎮破傀局,伶人唱曲護魂安。守護從非僅靠法器,一段戲文的力量、一副唱腔的正氣,亦是驅散邪祟的利器。”
離開戲樓鎮時,夕陽將戲樓的飛簷染成金色,秦伯正在教孩子們唱《定軍山》,唱腔洪亮,回蕩在鎮子裡。
我看著手中的《傀儡戲譜》,突然明白,守護人間的安寧,不僅要對抗台上的活傀,還要守住文化的初心——是秦伯口中的鎮魂戲,是戲班代代相傳的規矩,是這些藏在戲文裡的正氣,共同護住了戲樓鎮的熱鬨與魂靈的純粹。
路上,阿辰翻著《傀儡戲譜》,輕聲說:
“原來傳統戲文裡藏著這麼多智慧,既能娛樂人,還能救人。”
李警官點頭:
“任何文化一旦被邪祟利用,就會變成害人的工具;可若守住初心,它就是最有力的守護。”
靈汐摩挲著《兩界守護錄》的書頁:
“這一章寫的不是破案,是‘堅守’——文化的根在人心,隻要初心不變,邪祟就永遠無法趁虛而入。”
回到守護司時,天已經黑了,我們將《傀儡戲譜》和剩餘的破蠱漿妥善收好,又在《兩界守護錄》的末尾,添上了一行小字:
“戲演百態,魂守一心;曲終人散,邪祟難侵。”
窗外的月光灑在書頁上,泛著柔和的光,而我們都清楚,五毒教的餘孽或許仍未肅清,《兩界守護錄》的故事也遠未到結局。
但隻要這些藏在市井裡的智慧、刻在骨子裡的堅守還在,隻要我們握緊手中的法器與初心,就總能在邪祟露頭時,再添一筆“邪不壓正”的新篇章。
喜歡陰律判:無間歸墟錄請大家收藏:()陰律判:無間歸墟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