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寂之畔”號——這艘新生的戰艦,此刻如同依附在巨鯨身邊的鮣魚,緊貼著那塊被稱為“分歧點”的黑色岩石。舷窗外,那片浩瀚的古艦墳場依舊在無聲地“融化”,粘稠的同化規則場如同死亡的海洋,將無數文明的遺骸緩緩拖入歸一的深淵,更襯托出這塊岩石所在區域的詭異與特殊。
絕對的靜止,絕對的“例外”。
扳手和火花利用這難得的喘息之機,全力修複著飛船在剛才突圍中受損的係統和過載的引擎。婠婠則與回響一起,調動一切探測手段,試圖解析這塊黑色岩石的秘密。
結果令人震驚。
無論使用何種波段的掃描,能量探測還是物質分析,反饋回來的數據都顯示——這不是已知的任何物質。它不反射電磁波,不散發任何輻射,對引力場也隻有最基礎的響應。它就像宇宙中的一個“空洞”,一個現實層麵的“補丁”,完美地隔絕了外部那恐怖的同化規則。
“物理規則在這裡……失效了?”火花看著一片空白的傳感器讀數,喃喃自語。
“不,不是失效。”楊越的聲音響起。他不知何時也來到了觀測窗前,深灰色的眼眸凝視著近在咫尺的黑色岩石,那平靜的眸子裡,罕見地泛起了一絲細微的漣漪。“是‘覆蓋’。”
他伸出手指,虛點向岩石表麵。“這裡,存在著另一種‘規則’。一種……更加古老,更加絕對,代表著‘永恒靜止’的規則。”
他的寂滅劍意,對“存在”與“非存在”、“運動”與“靜止”的感知遠超任何儀器。他能“感覺”到,這塊岩石並非死物,它更像是一個……錨點,一個將“絕對靜止”這一概念具現化,並強行釘入現實維度的坐標。
“覆蓋規則?”婠婠若有所思,監督者遺產的知識在她腦海中翻騰,“難道……這就是那個求救信號中提到的‘分歧點’的真正含義?一個規則層麵的‘異數’,一個拒絕被‘同化’的……‘bug’?”
她嘗試將起源碎片的力量小心地延伸向岩石。這一次,碎片沒有產生共鳴,反而傳來一種輕微的“排斥感”,仿佛兩種不同根源的“絕對”概念在相互抵觸。
“有發現!”扳手突然喊道,他調整了探測模式,不再試圖分析岩石本身,而是掃描其表麵的微觀結構。“表麵有痕跡!非常非常古老的……雕刻?”
主屏幕上放大出經過複雜算法增強後的圖像。在看似絕對光滑的黑色岩石表麵,確實存在著極其細微、幾乎與岩石本身融為一體的刻痕。這些刻痕並非文字或圖案,而是一種由無數嵌套的幾何符號和不斷分叉又收束的線條構成的複雜係統,充滿了某種非歐幾裡得的、令人眩暈的數學美感。
“這……這是一種……數學模型?還是……某種邏輯電路的終極簡化?”火花看得頭暈目眩。
婠婠凝視著那些符號,監督者遺產中關於宇宙底層代碼和邏輯哲學的部分被激活。“這像是在描述……‘可能性’的誕生與湮滅,‘秩序’與‘混沌’的邊界定義……甚至……‘觀測者’效應在宏觀尺度的應用……”她的語氣帶著難以置信,“留下這個的文明,對規則的理解恐怕遠超監督者議會!”
就在這時,楊越似乎感應到了什麼,他繞過飛船,飛向岩石的另一側。眾人通過外部監視器跟隨他的視角,赫然發現,在岩石的背陰麵,靜靜地鑲嵌著一具遺骸。
那並非人類的骨骼,而是一種閃爍著微弱水晶光澤的、如同某種植物與礦物結合體的奇異框架。它保持著盤坐的姿勢,與黑色岩石仿佛生長在了一起,沒有絲毫腐朽的跡象。在這具遺骸的心口位置,懸浮著一顆拳頭大小、不斷在實體與虛幻之間切換的、散發著柔和白光的多麵體晶石。
而在這具遺骸旁邊的岩石上,用同樣古老的幾何符號,刻下了一段相對清晰、似乎是最後留言的信息。
回響迅速進行了解析和轉譯:
【致後來者:】
【吾乃‘分歧點文明’最後記錄者,‘靜滯之核’守護者,埃克西昂零。】
【吾等文明,窮儘心力,窺見‘同化之潮’本質——其為宇宙趨於熱寂過程中,某種底層‘協議’被激活之具現,旨在抹除一切‘差異’,加速歸於‘終極靜止’。】
【‘搖籃’,本是吾等與監督者議會聯合打造,用以對抗熵增、保存文明多樣性的‘方舟協議’。然其核心邏輯在啟動之初,便被‘同化之潮’汙染、偏轉,如今已成‘潮汐’之先鋒,其所宣揚之‘秩序’,實為‘同一’之陷阱。】
【吾等鑄造‘分歧點’即此方碑),以‘絕對靜止’規則對抗‘同化’,然終究力竭。‘靜滯之核’乃吾等文明意識集合體之結晶,蘊含對抗‘同化’之密鑰,亦記錄著未被汙染的‘搖籃’原始藍圖及‘同化之潮’源頭坐標。】
【取走‘靜滯之核’,繼承吾等遺誌。警惕‘搖籃’,尋找‘起源之鏡’完整核心,方能重構規則,逆轉潮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願汝……成為真正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