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朱元璋的擔憂_大明第一戰神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明第一戰神 > 第107章 朱元璋的擔憂

第107章 朱元璋的擔憂(1 / 2)

金陵,奉天殿。

暮色四合,殘陽如血,將巍峨的宮殿染上了一層悲壯的金色。殿內,卻是一片沉寂,連空氣都仿佛凝固了。巨大的軍事沙盤上,密密麻麻的旗幟標注著大明與北元的對峙態勢。長江以南,中原腹地,紅色的旗幟如燎原之火,昭示著一個新興王朝的勃勃生機。然而,當目光越過長城,投向那片廣袤無垠的漠北草原時,觸目所及,儘是象征著元軍的黑色小旗,它們像一道道猙獰的傷疤,橫亙在大明的北境之上。

朱元璋獨自一人佇立在沙盤前,他身著玄色常服,腰間束著一條簡單的玉帶,沒有佩戴任何象征皇權的冠冕。這位從一介布衣到九五之尊的開國之君,此刻更像一個深夜裡為家國大事輾轉反側的家長。他的眉頭擰成了一個川字,深邃的眼眸中翻湧著憂慮與決斷,那目光陰沉得仿佛能滴出水來,將殿內搖曳的燭火都壓得黯淡了幾分。

“一個被趕出窩的狼王,永遠比一頭吃飽了的獅子更危險。”他低聲喃喃,聲音沙啞,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手指重重地敲擊在沙盤上那個名為“應昌”的標記上,發出“篤篤”的悶響,像是敲在每個人的心上。

克複大都的喜悅,早已被這股巨大的擔憂所衝刷得一乾二淨。他清楚地記得,當徐達的捷報傳到金陵時,全城歡騰,百姓們奔走相告,慶祝這漢家江山光複的偉大時刻。他本人也激動得徹夜難眠,親自登上城樓,望著南方,仿佛看到了一個嶄新的時代。然而,當喧囂散去,夜深人靜之時,那片北方的陰影便如鬼魅般悄然襲來。

北逃的元順帝妥懽帖睦爾,在應昌重新豎起了大元的龍旗,收攏殘部,建立了一個史稱“北元”的政權。這不僅僅是一個流亡朝廷,更是一個巨大的精神象征。隻要他還活著,隻要那麵龍旗還在飄揚,那些散落在草原上的蒙古部落,那些被擊潰但未被消滅的蒙古精銳,就有了重新聚集的旗幟和核心。

更讓他寢食難安的,是那個叫擴廓帖木兒的男人。漢人叫他王保保,一個在朱元璋口中“天下奇男子”的蒙古名將。此人的軍事才能,連徐達都曾暗自點頭稱許。他就像一柄藏在鞘中的利刃,雖暫時蟄伏於甘肅一帶,但其鋒芒卻時刻威脅著大明的西北邊疆。朱元璋甚至能想象到,在某個風雪交加的夜晚,擴廓帖木兒正對著地圖,用那雙鷹隼般的眼睛,審視著大明脆弱的防線。

“狼……終究是狼。”朱元璋長歎一聲,轉身走向禦座。那把由名匠耗費三年心血雕琢而成的龍椅,此刻卻讓他感到一陣冰冷的寒意。他坐了下來,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扶手上盤踞的金龍。這龍,象征著無上的皇權,也象征著沉甸甸的責任。他不是為自己而坐,而是為身後這萬裡江山,為千千萬萬剛剛擺脫戰亂之苦的百姓而坐。

“傳徐達、常遇春。”他的聲音不大,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在空曠的大殿中回蕩。

內侍小心翼翼地退了出去,腳步聲輕得像貓。殿內再次恢複了寂靜,隻有燭火偶爾爆裂的“劈啪”聲。朱元璋的目光再次投向沙盤,他的思緒飄得很遠。他想起了濠州城外的那個夜晚,自己還是個走投無路的和尚,是郭子興收留了他。他想起了那些年,帶著一群兄弟,從滁州到應天,一步步打下來的江山。徐達、常遇春……這些名字,早已不僅僅是他的臣子,更是與他一同從屍山血海中爬出來的兄弟,是他手中最鋒利的劍,最堅固的盾。

可如今,劍與盾之間,似乎也出現了分歧。

不多時,沉重的腳步聲由遠及近。殿門被推開,兩道身影一前一後走了進來。走在前麵的是徐達,他身形魁梧,麵容沉靜,一雙眼睛深邃如古井,仿佛能洞悉一切。他穿著一身熨帖的鎧甲,卻沒有佩戴頭盔,步伐沉穩有力,每一步都像是丈量著大地的堅實。跟在他身後的是常遇春,此人截然不同,他身形稍顯瘦削,但渾身卻透著一股彪悍到極致的煞氣。他的眼神銳利如刀,嘴角總是若有若無地掛著一絲桀驁不馴的笑意,仿佛這世間沒有什麼能讓他畏懼。他走路帶風,鎧甲葉片相互碰撞,發出清脆而富有節奏的聲響,像一首激昂的戰歌。

“陛下。”二人齊齊單膝跪地,聲如洪鐘。

“平身。”朱元璋擺了擺手,沒有起身,隻是用手指了指沙盤,“都看看吧。”

徐達和常遇春站起身,目光落在了沙盤上。他們都是沙場老將,一眼就看出了這盤棋局的凶險。黑色的旗幟像一張巨大的網,將大明北方的北平、山西、陝西等地緊緊籠罩。

“擴廓帖木兒在甘肅一帶活動頻繁,有南下之意。元順帝在應昌,也時常派兵騷擾我北平邊境。”朱元璋的聲音再次響起,這一次,帶著濃濃的疲憊,“朕,睡不著覺啊。”

這句話,像一塊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徐達和常遇春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凝重。能讓這位鐵血帝王說出“睡不著覺”四個字,可見局勢已經到了何等嚴峻的地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徐達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臣以為,當務之急,是加固長城沿線的防禦,同時派重兵駐守北平,以穩住局勢。北元雖在,但已是強弩之末。我大明初立,百廢待興,不宜再動乾戈。當休養生息,充實國庫,待國力充裕,再行北伐,方能萬無一失。”

這是一個穩妥的方案,四平八穩,滴水不漏。它考慮到了大明的國情,考慮到了戰爭的成本,考慮到了百姓的福祉。如果是在朝堂之上,麵對文武百官,這無疑是會得到最多支持的聲音。

朱元璋靜靜地聽著,沒有表態。他的目光,緩緩地從徐達身上移開,落在了常遇春的臉上。

“遇春,你怎麼看?”

這一問,殿內的氣氛瞬間變得微妙起來。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來,雖然殿內隻有他們三人,但仿佛能感受到無數雙眼睛在注視著這裡。他們都知道,常遇春的答案,很可能就是朱元璋最終的決定。因為,常遇春代表的,是另一種聲音,一種更具侵略性,也更符合朱元璋本人性格的聲音。

常遇春沒有立刻回答。他大步走到沙盤前,那雙鷹隼般的眼睛,像探照燈一樣,從北平一路向北,掃過那片象征著未知與危險的廣袤草原。他的目光沒有絲毫的猶豫和畏懼,反而帶著一種近乎貪婪的興奮。最終,他的視線定格在了應昌,那個北元老巢的所在。

“陛下,徐大將軍所言,是守成之策。”常遇春開口了,聲音不大,卻像一把出鞘的利劍,帶著逼人的寒氣,“然,臣以為,對付狼,最好的辦法不是把羊圈修得更牢固,而是端掉它的老窩!”

他的話音剛落,徐達的眉頭便緊緊地皺了起來。“遇春,休得胡言!軍國大事,豈能如此兒戲!”

常遇春卻連看都沒看他一眼,依舊直視著朱元璋,眼中燃燒著熊熊的戰意:“陛下!元軍雖退,但其心未死,其勢未衰!他們就像一群被獵人驚擾的野狼,雖然暫時逃竄,但隻要狼王還在,它們就會重新聚集,甚至會變得更加凶殘!若我等隻守不攻,便是給了它們喘息之機!待其恢複元氣,必將卷土重來,屆時我等將付出更大的代價!”

他越說越激動,聲音也越來越高亢:“臣,請戰!”

“砰!”常遇春猛地一拳砸在沙盤的邊緣,整個沙盤都為之一震。他抬起頭,目光灼灼地盯著朱元璋,那眼神,仿佛要將禦座上的皇帝都燃燒起來:“請陛下給臣十萬兵馬,臣願再次北征!不破應昌,不擒元酋,臣誓不還朝!”

“十萬兵馬?”徐達終於忍不住了,他上前一步,擋在常遇春麵前,語氣嚴厲,“遇春,此言差矣!漠北之地,地廣人稀,補給困難。十萬兵馬,糧草轉運,耗費何等巨大?且孤軍深入,風險極高。一旦糧道被斷,或被敵軍主力包圍,後果不堪設想!你這是拿十萬將士的性命去賭!”

“大丈夫行事,豈能因風險而畏縮不前?”常遇春梗著脖子,毫不退讓地與徐達對視,“我軍新勝,士氣正盛,當乘此機會,一鼓作氣,掃清殘虜!若等到他們緩過勁來,再打,就難了!徐將軍,你守的是家,可若狼就在家門口,你守得住嗎?”

“你!”徐達氣得臉色漲紅,他指著常遇春,手指都在微微顫抖,“你這是匹夫之勇!”

“總比縮頭烏龜強!”常遇春毫不示弱地回敬道。

殿內,氣氛一時劍拔弩張。一個主穩,一個主攻,代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軍事思想,也映射出兩位名將截然不同的性格。徐達如山,沉穩厚重,追求萬全;常遇春如火,熾烈迅猛,追求極致。他們都是大明的頂梁柱,但此刻,這兩根頂梁柱卻似乎要撞在一起。

朱元璋看著眼前這一幕,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他沒有製止他們,反而像是在欣賞一出精彩的對手戲。他知道,這樣的爭論是必要的。真理,往往越辯越明。

許久,他緩緩開口,聲音裡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也帶著一絲決絕:“都夠了。”

徐達和常遇春這才意識到自己的失態,連忙退後一步,垂首而立。

“徐達所言,是國之根本。遇春所言,是破局之劍。”朱元璋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回響,“朕……兩個都聽。”

他頓了頓,目光最終鎖定了常遇春,那目光深邃如海,仿佛要看穿他的靈魂:“遇春,朕允你所請!”

常遇春的眼睛瞬間亮了,那是一種獵手看到獵物時才會有的光芒,充滿了原始的渴望與興奮。

“但不是十萬兵馬。”朱元璋的話鋒一轉,讓常遇春剛剛燃起的火焰微微一滯,“朕給你五萬精騎,皆為百戰之士。你,替朕去草原上,把那群狼的牙,給朕敲碎了!”

五萬!雖然比預想的少了一半,但全是精銳!這意味著,朱元璋給了他最大的信任,也給了他最大的壓力。常遇春的胸膛劇烈地起伏著,他單膝跪地,聲音鏗鏘有力,仿佛金石相擊:“臣,常遇春,領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朱元璋看著他,眼神複雜。他既希望常遇春能馬到成功,一勞永逸地解決北方的威脅;又擔心他孤軍深入,遭遇不測。常遇春的性格他太了解了,勇則勇矣,但有時卻過於剛猛,不知變通。

“遇春,”朱元璋的聲音放緩了一些,帶著一絲兄長般的關切,“記住,朕要你活著回來。大明的戰神,不能折在草原上。”

“臣,遵旨!”常遇春抬起頭,目光堅定如鐵。他知道,這不僅僅是一次軍事行動,更是朱元璋對他的一次終極考驗。成功了,他將徹底坐穩“大明第一戰神”的寶座,功勳無人能及。失敗了……

他沒有去想失敗的結果。在他的世界裡,隻有前進,和勝利。

“徐達。”朱元璋又轉向徐達。

“臣在。”

“你坐鎮北平,統籌全局。遇春出征後,你要確保他的後路,同時防備擴廓帖木兒。朕要你做他最堅實的後盾。”

“臣,遵旨!”徐達沉聲應道。雖然他並不同意常遇春的方案,但君命已下,他所能做的,就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將風險降到最低。

“都退下吧。”朱元璋揮了揮手,顯得有些疲憊。

徐達和常遇春再次行禮,然後轉身退出了大殿。當他們走出殿門,沐浴在冰冷的夜風中時,兩人之間的氣氛依舊有些凝重。

“遇春,”徐達忽然開口,“此去漠北,非同兒戲。萬事,多加小心。”

常遇春停下腳步,回頭看著徐達。這位平日裡不苟言笑的大將軍,此刻眼中卻流露出一絲真摯的關切。常遇春的心頭微微一暖,他那總是緊繃著的臉,也難得地露出了一絲笑容。

“放心吧,徐大哥。”他難得地改了稱呼,“我常遇春的命硬得很。草原上的狼,還咬不死我。倒是你,在北平,也彆太悶了。等我回來,咱們再喝幾杯。”

徐達點了點頭,臉上也露出了一絲微笑:“好,我等你。”

兩人相視一笑,之前的爭執仿佛煙消雲散。他們是同袍,是兄弟,無論意見如何相左,當麵對外敵時,他們永遠會背靠著背,將後交給對方。


最新小说: 辦公室的複雜戀情 閃婚兵痞,渣總跪求複合 末世曙光:女王的煉金方舟 太平洋底來的人 天才撞球少年 七零錯認孩子爹,絕嗣京少來認領 轉職亡靈召喚師,無限藍條殺瘋了 侯門一入深似海 你好詭異Boss,我是來打工的 東北民間異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