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鐵蹄踏破大都_大明第一戰神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明第一戰神 > 第91章 鐵蹄踏破大都

第91章 鐵蹄踏破大都(1 / 2)

曆史的長河,總有一些瞬間,如雷霆劃破夜空,以其摧枯拉朽之勢,宣告一個舊時代的終結,和一個新紀元的開啟。元至正二十八年,亦即大明洪武元年的這個秋天,這樣一道雷霆,便在華北平原上炸響。它的名字,叫常遇春。

他率領的,是朱元璋麾下最精銳的鐵騎,是百戰餘生的虎狼之師。這支軍隊,自南向北,如同一股灼熱的鐵流,所過之處,元朝的百年基業被炙烤得滋滋作響,寸寸崩裂。他們的目標,隻有一個——元朝的心臟,那座被馬可·波羅讚歎為“世界諸城無能與比”的繁華帝都,大都。

常遇春,這個在戰場上被賦予了“十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之譽的男人,此刻正像一尊不可阻擋的戰神,端坐於戰馬之上。他的眼神銳利如鷹,穿透了彌漫的塵煙,鎖定了地平線上那座巍峨的城池。他不是在征服,他是在解放。他要用自己的鐵蹄,踏碎這個腐朽王朝最後的脊梁,為他的主公朱元璋,為天下飽受欺淩的漢人百姓,建立一個朗朗乾坤。

大都的城牆,在秋日的陽光下泛著青灰色的冷光,像一頭沉睡的巨獸,盤踞在天地之間。城牆高達數十丈,寬得足以並排馳行數駕馬車。城頭之上,元軍的旗幟獵獵作響,弓弩手林立,刀槍如林,透著一股令人窒息的威嚴。這是元朝統治近百年的象征,是他們引以為傲的、不可逾越的屏障。

“將軍,好一座堅城!”副將李文忠勒馬停在常遇春身側,望著那雄偉的城防,眉頭微蹙。他身經百戰,卻也不禁為大都的堅固而心驚。

常遇春沒有立刻回答,他隻是緩緩地摘下頭盔,露出一張被風霜雕刻得棱角分明的臉。他眯起眼,目光仿佛能穿透城牆,看到城內元順帝的驚惶,看到貴族們的醉生夢死,看到百姓們的麻木與期盼。

“堅城?”常遇春嘴角勾起一抹近乎冷酷的笑意,那笑容裡沒有絲毫畏懼,隻有一種獵手麵對終極獵物時的興奮。“再堅固的城,也是由人守的。人心若散,這城,便是一堆爛泥。”

他說的沒錯。此時的元廷,早已不是當年那個橫掃歐亞的強大帝國。內部傾軋,皇帝昏庸,將領離心。大都的繁華,不過是回光返照的虛火。

常遇春沒有選擇最直接的強攻。他知道,以明軍目前的兵力,硬啃這塊硬骨頭,即便能勝,也必是慘勝,代價太大。他是戰神,不是莽夫。

“傳我將令,”常遇春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清晰地傳到每一個將領耳中,“全軍偃旗息鼓,於城東二十裡外安營紮寨,掘壕溝,立鹿砦,做出久圍之態。”

眾將一愣,久圍?常將軍的打法,向來是迅如疾風,烈如火攻,何時變得如此“耐心”?

然而,接下來的幾天,明軍果然按兵不動。隻是每日派小股部隊在城下叫罵挑戰,罵得極有“水平”,從元順帝的祖宗十八代罵到元朝將領的私生活,言辭之粗俗、想象力之豐富,讓城頭上的元軍將士麵紅耳赤,血壓飆升。

起初,元軍主將還能嚴令部下不得出戰。但日複一日的辱罵,像一把鈍刀子,慢慢割裂著他們本就脆弱的神經。城內的百姓,看著城外那支軍紀嚴明、秋毫無犯的軍隊,再聽著城頭上那些隻會對百姓耀武揚威的“官軍”,心中的天平,早已悄然傾斜。

到了第五天夜裡,大都城內,一個被常遇春早已安插好的細作,悄悄打開了安定門的門栓。與此同時,常遇春早已挑選好的數千精銳,如同鬼魅一般,悄無聲息地摸到了城下。

“時機到了!”常遇春眼中精光爆射,他一馬當先,手中長槍“虎頭湛金槍”在月光下劃出一道淒美的寒光。“隨我破城!”

早已等候多時的攻城部隊,如決堤的洪水,瞬間湧向了那道微微開啟的城門。城內的元軍做夢也沒想到,明軍的主力會在這個時候,從這個方向出現。他們被這突如其來的打擊打得暈頭轉向,陣腳大亂。

常遇春一馬當先,長槍所指,無人能擋。他槍法如神,每一次突刺,都帶起一片血花;每一次橫掃,都掃倒一片敵人。他就像一尊從地獄裡殺出來的魔神,所過之處,元軍將士肝膽俱裂,紛紛潰逃。

“常遇春!是常遇春!”驚恐的呼喊聲在城中響起,這名字本身,就比千軍萬馬更具殺傷力。

元順帝在宮中聽到城破的消息,嚇得魂飛魄散,連龍袍都來不及穿整齊,在幾名親信的護衛下,倉皇從北門逃竄。他回頭望了一眼那片陷入火海的皇宮,心中充滿了無儘的悔恨與恐懼。他怎麼也想不通,那座他以為可以固若金湯的帝都,為何在短短數日之內,便土崩瓦解。

他不知道,他敗給的,不是常遇春的兵鋒,而是腐朽的人心,和不可逆轉的曆史洪流。

第九十二章:七日克大都

從安定門被悄無聲息地打開,到元順帝倉皇北逃,再到整個大都城完全落入明軍之手,常遇春隻用了三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然而,當他站在大都城頭,俯瞰著這座曾經的世界中心時,他的臉上沒有勝利者的狂喜,隻有一種深沉的凝重。他知道,攻城易,安城難。一座城市的真正征服,不是占領它的街道,而是贏得它的人心。

“將軍,我軍大獲全勝!城中府庫,金銀如山,糧草堆積如山!”有將領興奮地前來報捷,眼中閃爍著貪婪的光芒。在他們看來,破城之後,便是理所當然的劫掠。

常遇春的目光如電,掃過那張興奮的臉,冷冷地說道:“金銀糧草,皆為陛下之物,一針一線,不得擅動。城中百姓,乃我大明的子民,若有任何人敢欺淩百姓,劫掠民財,立斬不赦!”

他的聲音不大,卻像一盆冰水,澆熄了眾人心中那點蠢蠢欲動的邪火。他們太了解自己的將軍了,他說到做到。

接下來的四天,常遇春做的不是慶祝勝利,而是三件事。

第一,嚴明軍紀。他親自帶領親兵在城中巡視,但凡發現有士兵滋擾百姓,無論官職大小,一律當街斬首。第一天,就有三個趁亂搶劫的士兵被他的人頭高懸於旗杆之上。鮮血染紅了旗杆,也洗淨了明軍的名聲。大都的百姓們,從最初的恐懼、躲藏,到後來悄悄打開門縫,看到的是那些紀律嚴明、對他們秋毫無犯的士兵。他們甚至看到,那位傳說中的常將軍,親自下馬,將一個被驚嚇哭泣的孩子扶起,還從懷裡掏出一個小小的麵餅遞給他。

第二,安撫民心。常遇春立刻下令,開倉放糧。元朝府庫中堆積如山的糧食,被源源不斷地運往各個粥棚,施舍給貧苦的百姓。他還貼出安民告示,宣布廢除元朝的一切苛捐雜稅,鼓勵商販開市,恢複生產。告示的末尾,赫然蓋著“大將軍常遇春”的朱紅大印。這枚大印,此刻比任何刀槍都更能安撫人心。

第三,恢複秩序。他迅速組織人手,撲滅城中因戰亂引發的火災,清理街道,掩埋屍體。他還特意找到了那些在元朝統治下備受欺壓的漢人儒生和鄉紳,請他們出來協助治理地方。他誠懇地對這些讀書人說:“我常遇春一介武夫,不懂治國安邦之道。大都的安定,還需仰賴各位先生。”

短短四天,大都這座經曆了戰火洗禮的城市,奇跡般地恢複了秩序。街道上,商鋪重新開張,百姓們的臉上,雖然還帶著驚魂未定的神情,但眼中卻多了一絲希望。他們開始相信,這支來自南方的軍隊,或許真的能給他們帶來一個不一樣的明天。

七日,僅僅七日。常遇春不僅用兵鋒攻克了大都的城牆,更用仁政和鐵律,征服了大都的人心。消息傳出,那些還在負隅頑抗的元朝殘餘勢力,無不聞風喪膽。他們知道,一個不僅能打勝仗,還能治理天下的常遇春,遠比一個隻知道燒殺搶掠的征服者,要可怕百倍。

第九十三章:元順帝北逃

漠北的風,凜冽如刀。

元順帝妥懽帖睦爾裹著一件破舊的羊皮襖,蜷縮在一頂簡陋的氈帳裡,瑟瑟發抖。他身後,是寥寥數百名忠心耿耿的親衛和妃嬪,再往後,是那座他再也回不去的繁華帝都。

“陛下,喝口熱湯吧。”一位老太監端著一碗冒著熱氣的肉湯,小心翼翼地遞到他麵前。

元順帝一把打翻,滾燙的湯水灑了一地,他嘶吼道:“喝什麼喝!朕的大都呢?朕的江山呢!都是一群廢物!”

他像一頭被困的野獸,發泄著心中的恐懼和憤怒。他想不通,自己擁有百萬大軍,坐擁天下最富饒的城市,為何會被一個出身布衣的朱元璋,和他手下一個叫常遇春的武夫,逼到如此境地。

“報!”一個探馬連滾帶爬地衝進氈帳,“陛下,大……大事不好!明軍……明軍的先鋒部隊,已經追到長城口了!”

“什麼?!”元順帝嚇得從氈毯上跳了起來,麵無人色,“常遇春……他不是剛占了大都嗎?他難道不休息嗎?他到底是人,還是鬼!”

他不知道,這正是常遇春的可怕之處。他就像一頭永不疲倦的獵豹,一旦鎖定了獵物,便會用最迅猛的速度,最堅韌的耐力,一追到底,不給獵物任何喘息之機。

帳內的氣氛,瞬間降到了冰點。所有人都知道,以他們這點人馬,一旦被常遇春的鐵騎追上,結果將是全軍覆沒。

“陛下,臣請斷後!”一名名叫王保保的年輕將領挺身而出,他是元朝末期少有的將才,此刻眼中閃爍著決絕的光芒。

元順帝看著王保保,眼中閃過一絲愧疚,但更多的是求生的渴望。他抓住王保保的手,聲音顫抖地說:“愛卿,大元的希望,就全在愛卿身上了!你一定要拖住常遇春,給朕……給朕爭取時間!”

王保保重重地點了點頭,轉身率部離去。

與此同時,在長城腳下,常遇春正望著北方那片廣袤的草原。他身旁的李文忠問道:“將軍,元逆殘部就在前方,我軍士氣如虹,正好一鼓作氣,將其徹底殲滅,永絕後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常遇春沉默了片刻,他拿起一個水囊,喝了一口,然後緩緩說道:“文忠,你看這漠北的風,像不像一把刀?”

李文忠一愣,不解其意。

常遇春繼續道:“我軍將士,多來自江南水鄉,習慣了溫潤的氣候。若深入漠北,水土不服,補給困難。元逆雖敗,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他們熟悉地形,若與我們周旋於草原之上,即便能勝,我軍也必將元氣大傷。”

他頓了頓,轉過身,目光深邃地看著李文忠:“陛下派我們北伐,是為驅除韃虜,恢複中華,不是要將蒙古人趕儘殺絕。元順帝已如喪家之犬,再也翻不起大浪。若我們窮追不舍,反而會激起他們魚死網破的決心。給他一條生路,讓他去和那些蒙古的部落王公們爭鬥去吧,這,才是為陛下分憂。”

李文忠恍然大悟,心中對常遇春的敬佩又深了一層。他隻看到了軍事上的勝利,而常遇春,卻已經站在了政治和戰略的高度。

“傳我將令,”常遇春的聲音在風中回蕩,“追擊至長城口,即行返回。元順帝,就留給他一條狗命吧。”

這個決定,展現了常遇春作為一名頂級統帥的格局和智慧。他不僅是戰場上的“戰神”,更是一位懂得審時度勢、顧全大局的政治家。他給了元順帝一條生路,卻也為大明未來的北方邊境,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而這顆炸彈,將在未來的某一天,以一種誰也無法預料的方式,再次引爆。

第九十四章:大都初定

常遇春率主力返回大都時,這座古城已經煥然一新。街道整潔,商鋪林立,百姓安居樂業,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這一切,都得益於他離開前留下的那套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案。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城中的父老鄉親、商賈儒生,在元朝皇宮的奉天殿前,開了一個彆開生麵的“大會”。

“諸位,”常遇春站在高高的台階上,一身樸素的明光鎧,沒有絲毫的架子,聲音洪亮而真誠,“我大明軍隊,是來解救大家於水火的,不是來做新的老爺的。元朝的統治已經結束了,從今天起,這裡不再是‘大都’,而是‘北平’。取‘北方平定’之意。”

他頓了頓,看著台下那些激動又有些忐忑的麵孔,繼續說道:“我知道,大家最關心的是兩件事,一是吃飯,二是安全。關於吃飯,官府已經開設了粥廠,並且會儘快組織大家恢複農耕,今年過冬的糧食,朝廷自有安排。關於安全,我已經嚴令全軍,不得欺壓百姓。同時,我會組織民團,協助官府維持治安,嚴懲盜匪。”

他的話,樸實無華,卻句句說到了百姓的心坎裡。人群中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


最新小说: 濕熱回吻 簽到萬道:從凡界到寰宇至尊 你發癲,我種田,帶著全村去修仙 玄劍燼途 婆媳間的矛盾 我和動物聊八卦,全家偷聽改命忙 辦公室的複雜戀情 閃婚兵痞,渣總跪求複合 末世曙光:女王的煉金方舟 太平洋底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