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鎮撫司衙門
陸錚依舊端坐在公堂之上,看似閉目養神,手指卻在膝蓋上有節奏地敲擊著,掩蓋不住他內心的焦灼。時間仿佛過得格外緩慢。終於,百戶孫承嶽疾步而入,單膝跪地:“稟大人!王千戶急報!駱養性已在指揮使衙門束手就擒!並搜獲重要賬簿與密信!王千戶正親自押解駱養性回衙!殷百戶已率隊前往查抄駱府!”
陸錚猛地睜開眼,眼中精光爆射!懸著的心終於落下大半。成了!
“好!”他霍然起身,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激動,“傳令!詔獄甲字重監,即刻清空!加派雙倍人手看守!駱養性押到後,直接送入!沒有本官手令,任何人不得靠近!違令者,斬!”
“是!”百戶領命而去。
陸錚負手走到堂前,望著陰沉沉的天空。駱養性倒了,指揮使的位置近在咫尺。但這僅僅是開始。李標的舉薦,皇帝的允準,背後是巨大的期望和更重的責任。京營整頓這潭深不見底的渾水,自己已經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也罷,身為天子掌中利刃,避無可避!與其坐以待斃、徒作深閨之怨,不如主動出擊!當務之急,是充實自身實力,迎接那即將到來的己巳之變!
注李標,天啟年間因不依附閹黨被罷官,崇禎帝即位後被重新啟用,崇禎元年入內閣,任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位居次輔,輔佐首輔韓爌。在黨爭中主張“寬嚴相濟”,反對擴大清算。在東林黨中屬於實乾派。王洽以“才敏果決”著稱。天啟年間因不附閹黨,一度被罷官,崇禎帝即位後重新啟用。主張整頓軍製,核查兵額。崇禎二年春,他彈劾薊鎮巡撫王應豸“虛增兵額三萬,侵吞餉銀十餘萬兩”,最終王應豸被處死,一時震懾邊將。但因邊將抵製、地方勢力阻撓,“清核”僅在局部推行,未能根治積弊。)
很快,孫承嶽再次踏入公堂,急聲稟報:“大人,殷百戶在駱府抄沒家財已逾百萬之巨!尚有大量財物未及清點!請調北鎮撫司賬房增援!”
陸錚猛一拍案,霍然起身,冷聲道:“哼!區區數年錦衣衛指揮使,竟能斂財百萬!看來陛下聖明,未曾冤枉於他!”
他一把抓起刀架上的繡春刀,“速調兩旗校尉,備五輛馬車,司計隨行!即刻隨本官前往駱府!”
“遵命!”孫承嶽領命,快步離去。
北鎮撫司衙門洞開,陸錚率兩旗校尉百人)縱馬疾馳,直撲駱府。聲勢如雷,沿途百姓紛紛避讓。
駱府外,陸錚翻身下馬。守門校尉急忙上前:“大人!殷百戶在內看守。”
陸錚頷首,徑直入府。校尉引路,眾人直抵後花園。隻見殷百戶端坐六角亭中,正監看校尉們自地窖不斷往外抬出裝滿金銀珠寶的沉甸木箱。
殷浩見陸錚到來,疾步上前拱手:“大人,現銀已點清一百二十萬兩,地窖內估摸尚有二十萬兩。”
陸錚點頭:“再清點十萬,餘者儘數封存。命孫百戶點齊人馬押送,隨本官入宮!”
“是!”殷浩躬身領命,旋即催促手下加快動作。
一盞茶功夫,殷浩複命:“大人,總計清點白銀一百三十五萬八千四百三十五兩,裝六十五箱。”言畢,呈上賬冊。
陸錚接過賬冊,看也未看,沉聲道:“錦衣衛家規,莫要忘了!”
“大人放心!弟兄們心中有數。”
“甚好。傳令:力士每人五兩,校尉十兩,小旗五十兩,總旗一百兩,百戶二百兩,千戶五百兩。若有私藏……”陸錚目光如刀掃過,“哪怕一錢!立革不赦!”
“謹遵大人鈞令!”殷浩額角沁汗,肅然應道。
陸錚一揮手,身後百餘校尉應聲上前,兩人一箱,抬起木箱魚貫而出。五十箱轉瞬即空,孫承嶽見狀趨前,麵露難色:“大人,人手……恐有不足。”
陸錚當即道:“殷百戶,撥一旗校尉協助於孫百戶。若你處人手短缺,再從北鎮撫司調撥。”
“遵命!”殷浩領命,急召一總旗:“率一旗兄弟,助孫百戶將餘箱押送宮內!”
“得令!”總旗領命,立時安排人手搬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