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勝門城樓
秦良玉接到中樞旨意,看著手中那份允許她抽調兵力增援西直門的諭令,心情複雜。德勝門剛經曆血戰,元氣未複,抽走哪怕幾百老兵,都是削弱。
但她也深知,祥麟那邊壓力更大!一旦西直門有失,德勝門將腹背受敵!
“翼明!”她喚來侄兒。
“姑母帥)!”
“點五百最精銳的老弟兄!帶上二十門虎蹲炮輕型火炮),一百杆上好火銃!由你親自統領,火速增援西直門!告訴祥麟,西直門就是他的石柱!人在城在!若守不住…我秦家沒有退後的男兒!”秦良玉的聲音斬釘截鐵,眼中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
“侄兒領命!定與祥麟同生共死!”秦翼明抱拳,眼中滿是決然。
西直門
馬祥麟看著城外如同烏雲般壓近的建虜大軍,以及那明顯多於昨日的攻城器械雲梯、楯車),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城頭上,以五軍營選鋒為主的守軍,臉上明顯帶著昨日關寧軍慘敗留下的陰影和恐懼。
“兄弟們!”馬祥麟躍上高處,聲音洪亮,試圖驅散陰霾,“怕什麼?!昨日德勝門,我白杆軍能殺得建虜屍橫遍野!
今日西直門,有我在!有你們在!一樣能讓他們有來無回!看看!”
馬祥麟指著正從德勝門方向急速奔來的、打著秦字旗號的小股精銳,“秦帥派援軍來了!我們的援軍就在城內!勤王大軍就在路上!握緊你們的刀槍!想想身後的父母妻兒!今日,隨我馬祥麟,死戰不退!”
“死戰不退!”在少數白杆軍老兵的帶領下,守軍的士氣被稍稍提振。秦翼明率援軍趕到,迅速將帶來的老兵和火器分配到關鍵位置,城頭的防禦力量頓時增強了幾分。
指揮使衙門
陸錚看著沈煉彙總的、關於建虜主力確鑿無疑向西直門移動、以及其遊騎瘋狂封鎖道路、焚掠四郊的報告。麵具下的臉毫無表情,但周身散發的寒意幾乎讓空氣凝固。
“告訴我們在西直門的暗樁,不惜一切代價,協助馬祥麟、秦翼明,揪出任何可能的內奸和動搖者!凡有異動,立殺!”
陸錚的聲音低沉,“加派‘聽風’死士,重點滲透建虜西線大營,我要知道皇太極的確切位置和攻城部署!另外…”陸錚頓了一下,“…盯緊首輔李標、次輔錢龍錫府邸,還有…宮裡那位指崇禎密組太監武裝之事)。大戰之時,容不得半點‘奇思妙想’!”
“遵命!”沈煉肅然領命。
紫禁城,宮牆之上。
崇禎皇帝裹著厚厚的裘氅,卻依然感到透骨的寒冷。他遙望著西直門方向,那裡已經開始傳來隱約的號角和喊殺聲。
崇禎能想象到馬祥麟、秦翼明正麵臨著怎樣的壓力。又看向德勝門,秦良玉的大旗依舊挺立。最後,目光掃過城內惶恐的街巷和城外無邊無際的建虜營盤。
“秦卿…馬卿…孫卿…周卿…陸卿…”他口中無意識地念著這些名字,仿佛在念著最後的救命符咒,“守住…一定要守住啊…朕的江山…朕的性命…”
巨大的恐懼和無助感,幾乎將這個年輕的帝王壓垮。崇禎手中緊緊攥著一份剛剛送來的、宣大總督報告遭遇建虜遊騎襲擾、進軍緩慢的奏報,指節捏得發白。
西直門方向,第一聲震天的炮響撕裂了清晨的寧靜!緊接著,是如同海嘯般的喊殺聲和密集的火銃轟鳴!建虜對西直門的總攻,開始了!
大明帝國的重臣們,在巨大的恐懼和壓力下,竭儘全力地調動著每一分力量,試圖堵住這滔天的洪水。
然而,皇太極的利爪,已經狠狠撕向了他們認為相對薄弱的環節。
西直門的命運,將直接關係到這座帝國心臟能否繼續跳動。所有人的心,都懸在了那硝煙彌漫的城頭之上。
……
崇禎二年,十月二十八日至二十九日,西直門
皇太極的判斷精準而冷酷。西直門的攻防戰,其慘烈程度遠超德勝門首日。
建虜主力放棄了在德勝門與秦良玉、孫元化硬碰硬,將全部怒火與力量傾瀉在西直門這座相對“薄弱”的城防上。攻勢如同驚濤駭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毫不停歇!
數量更多的楯車覆蓋著浸濕的生牛皮,頂著城頭神機營分隊由秦翼明帶來)和原有守軍的炮火、火銃,頑強地推進到護城河邊。
建虜繳獲和自製的佛郎機小炮也被推到更近的距離,雖然威力不如明軍紅夷大炮,但數量更多,持續轟擊城牆和垛口,壓製守軍,造成持續傷亡。
數十架雲梯、飛樓如同森林般豎起!建虜“死兵”和重甲步卒在弓騎兵的密集箭雨掩護下,悍不畏死地攀爬!
馬祥麟和秦翼明率領守軍拚死抵抗。白杆軍老兵傳授的鉤鐮槍法發揮了巨大作用,不斷有雲梯被鉤翻拉斷!
滾木礌石如雨點般砸落!滾燙的金汁潑下,城牆下焦臭衝天,哀嚎遍野!
建虜的進攻毫無間斷。一批人倒下,立刻有生力軍補上!弓箭的壓製從未停止,守軍將士在垛口後露頭射擊或投擲,時刻麵臨被射殺的危險。
連續兩日的高強度作戰,守軍體力、精力、箭矢火器彈藥都在飛速消耗。以五軍營選鋒為主的守軍,在最初的勇氣被殘酷的現實和巨大的傷亡磨滅後,恐慌和動搖開始蔓延。
若非有白杆軍老兵作為骨乾死死釘在關鍵位置,不斷鼓舞甚至用刀背驅趕,防線早已崩潰。
正如陸錚所料,大戰之中,內奸與動搖分子開始顯露。
有混入民夫中的建虜細作試圖在夜間破壞城門機關,被錦衣衛暗樁和警惕的白杆軍老兵當場格殺!
有京營軍官在巨大壓力下精神崩潰,欲開小門投降,被馬祥麟親兵擒獲,就地正法,首級懸於城樓!
這些事件雖被迅速撲滅,但對本就緊繃的軍心士氣造成了嚴重打擊。
喜歡大明衛請大家收藏:()大明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