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輔李標心力交瘁。他深知帝國現狀之艱難,袁崇煥已是難得的乾城。
李標竭力為袁崇煥辯解:“陛下,袁督師千裡馳援,力保京師不失,挫敵於廣渠門,分兵救左安門,識破虜酋退意,遣將追擊斬獲頗豐…此皆實打實之功!
虜酋雖遁,然其亦損兵逾萬,非全身而退。當務之急,乃撫瘡痍,固邊防,倚仗袁督師整飭薊遼…”
次輔錢龍錫作為袁崇煥在朝中不多的支持者,處境微妙。
他隻能附和:“李閣老所言甚是。袁元素勞苦功高,當予嘉勉。其所請錢糧,雖數額巨大,然薊鎮糜爛、難民待哺、將士需撫,皆刻不容緩。戶部當竭力籌措…”
被陸錚鎖拿的高捷、史範等人,在詔獄中“招供”出更多“同黨”和“構陷細節”,雖多為攀咬,卻成功將“袁崇煥縱敵”、“索餉無度”、“結交近侍指錢龍錫)”等汙水再次潑向袁崇煥。
部分勳貴家族產業在京畿損失慘重)、言官清流中不滿袁崇煥專斷者)開始上書,或明或暗地指責袁崇煥“怯戰”、“養寇”、“耗費國帑”,要求皇帝召回袁崇煥,“議功議罪”。
一個致命的“舊賬”被反複提及——袁崇煥擅殺毛文龍!
此事在皇帝心中始終是一根刺,此刻被渲染成袁崇煥“排除異己”、“削弱東江鎮致建虜無後顧之憂”的鐵證!
陸錚將追擊戰的詳細戰報、傷亡統計、以及肅清閹黨餘孽的進展密奏皇帝。同時,也客觀陳述了朝中對袁崇煥的非議。
崇禎看著陸錚的密報,尤其是滿桂重傷、楊國柱慘敗的消息,心中對袁崇煥指揮的怨氣更甚。崇禎提筆,在一份空白的黃綾上,寫下了給袁崇煥的密旨,語氣複雜:
“卿血戰勤王,保固社稷,功在朝廷,朕心甚慰。然虜酋肆虐京畿,擄掠甚眾,安然遠遁,將士百姓,肝腸寸斷!
卿手握重兵,坐鎮薊遼,當思何以贖前愆,雪此奇恥!整軍經武,固守封疆,務使醜虜不複窺伺,方為忠藎!
所請錢糧,戶部自當酌議。卿其勉之!勿負朕望!”
這份旨意,嘉獎與責備並存,安撫與警告同在。“贖前愆”、“雪奇恥”的字眼,如同冰冷的鞭子,抽打在袁崇煥即將到來的命運之上。
薊州,袁崇煥行轅。
袁崇煥接到了皇帝的密旨。看著那“贖前愆”、“雪奇恥”的誅心之語,再聯想到朝中愈演愈烈的流言蜚語,一股透骨的寒意瞬間席卷全身。他出生入死,力挽狂瀾,換來的竟是皇帝的猜忌和朝臣的攻訐!
“督師…”參軍何可綱看著袁崇煥瞬間蒼白的臉色,憂心忡忡。
袁崇煥擺擺手,強壓下心中的悲憤與委屈,聲音沙啞卻帶著最後的堅持:“整軍!修城!派斥候嚴密監視關外建虜動向!遼東…絕不能再生亂子!”
他知道,風暴已經來臨,但他仍想為這個千瘡百孔的帝國,守住最後一道防線。
京師解圍了,但戰爭的創傷深可見骨,政治的漩渦卻剛剛開始旋轉。
袁崇煥站在薊州的城頭,望向北方蒼茫的關外,也望向南方那座金碧輝煌卻暗藏殺機的紫禁城。
功高震主,讒言如刀。這位帝國最後的柱石,已清晰地聽到了命運齒輪那冷酷的齧合聲。
己巳之變的烽煙雖散,但它點燃的猜忌之火,卻將把大明帝國推向更深的深淵。
崇禎二年,十一月下旬至崇禎三年春,京師。
建虜的退去並未帶來真正的安寧,反而如同退潮後顯露出的嶙峋礁石,將帝國的脆弱與瘡痍暴露無遺。
然而,一個意外的“利好”衝淡了部分陰霾。在首輔李標與戶部尚書畢自嚴的聯合清查下,太倉存銀竟尚有兩千一百餘萬兩!之前抄家所得)
更令人矚目的是,陸錚主導的對閹黨餘孽以高捷、史範為核心牽連出的網絡)的抄家行動,雷厲風行,收獲驚人!
涉案官員、勳貴、豪商數十家被查抄,所得金銀、田產、商鋪、古玩字畫等折銀估算竟逾五百萬兩!兩項合計,朝廷瞬間手握近兩千六百萬兩的巨資!
這筆從天而降的“橫財”,如同一針強心劑,注入了這個瀕臨失血而亡的帝國軀體。
如何運用這筆錢,成為朝堂博弈的焦點,也直接關係到大明能否浴火重生。
乾清宮
氣氛與之前瀕臨絕望時截然不同,但仍充滿緊張與算計。
崇禎皇帝朱由檢端坐禦座,眼神深處依舊藏著猜忌,但更多了一份“有錢可用”的急切與掌控感。
崇禎“李卿、錢卿、畢卿!天佑大明!太倉儲銀猶豐,逆黨抄沒更添巨資!此乃祖宗庇佑,亦賴諸卿儘心!
然,建虜雖退,國恥未雪!京畿糜爛,邊防空虛!當此之時,如何善用此資,重整山河,以禦外侮?諸卿速速奏來!”
他的話語中,“重整山河”與“以禦外侮”並列,但重心明顯偏向後者——雪恥、強軍!
李標深知皇帝心性,率先提出綱領:“陛下聖明!當務之急,首在強兵!臣以為,此資當優先用於三處:
其一、重建京營,拱衛神京!此次京師之險,京營不堪大用,幾誤社稷!
當以白杆軍、神機營、神樞營殘存精銳為骨架,招募北直隸、山東健兒,汰弱留強,嚴加操練!
仿戚繼光遺法,重建三大營五軍、三千、神機)!務必使其成為陛下手中可戰之勁旅!臣請先撥銀二百萬兩,專用於京營重建、購置軍械、安家犒賞!”
其二、整飭九邊,尤重薊遼!薊鎮疏防,乃建虜入寇之途!
宣大、山西亦受重創。當嚴旨袁崇煥、楊國柱、張鴻功等督撫總兵,就地招募敢戰邊民,補充缺額,修繕關隘,囤積糧秣!
尤需加強騎兵、火器之建!臣請撥銀三百萬兩!分予薊遼、宣大、山西三鎮及山海關!”
其三、撫恤安民,穩固根基!京畿之地,生靈塗炭。流民數十萬嗷嗷待哺,亟待安置;戰歿將士家屬需撫恤;被焚毀之驛站、衙署、城池需修繕。此乃社稷根基,不可不固!
臣請撥銀五百萬兩!用於賑濟、撫恤、工役及免賦稅以紓民困!”
…………
喜歡大明衛請大家收藏:()大明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