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外
李自成的大軍將西安圍得水泄不通。這一次,他不再僅僅是流寇。
軍中出現了整齊的隊列,甚至有了簡單的攻城器械。周墨林調查到的軍械,顯然已經武裝了他的部隊。
洪承疇與孫傳庭被困孤城,向外求援的信使一批批派出,卻石沉大海。城內存糧日益減少,軍心民心開始浮動。
而奉命馳援的曹變蛟部,剛出北直隸,便不斷遭到小股部隊騷擾襲擊,行軍速度大受影響。
更致命的是,河南境內因災荒和加征,已然民怨沸騰,沿途州縣籌集糧草異常艱難,甚至發生了饑民衝擊運糧隊的事件!
北京城內
陸錚麵臨著雙重的煎熬。一方麵,他要支撐搖搖欲墜的西北戰局,協調各方,應對皇帝時而清醒時而糊塗的追問;另一方麵,他要穩住京畿防務,提防皇太極卷土重來。
但最讓他心焦的,是周墨林的消息突然中斷了。
最後一份來自榆林的密報之後,再無音訊。派去的第二波聯絡人員也如同泥牛入海。
他知道,周墨林恐怕是出事了。
屋漏偏逢連夜雨。這一日,通政司送來了來自南京的公文。
不是捷報,而是彈劾——南京六科給事中聯名上疏,彈劾錦衣衛指揮使陸錚“專權跋扈、濫用酷刑、勾結邊將、意圖不軌”,並附上了所謂“證據”,其中甚至包括陸錚與周墨林被汙蔑為邊將黨羽)的“密信”!
這顯然是江南勢力察覺到陸錚權力過盛、且威脅到他們根本利益後,發起的致命一擊!
他們選擇在朝廷焦頭爛額、皇帝心神不寧之時,拋出了這足以致命的彈劾!
奏疏被念出時,朝堂之上一片嘩然。那些原本就對陸錚不滿的官員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鯊魚,紛紛出列附和。
“陛下!陸錚之罪,罄竹難書!請陛下明正典刑!”
“廠衛之禍,尤勝閹黨!陛下不可再姑息啊!”
龍椅上的崇禎皇帝,剛剛因為太原兵變和西安被圍的消息而備受打擊,精神本就脆弱,此刻看到這言之鑿鑿的彈劾,尤其是“勾結邊將”四個字,瞬間刺痛了他最敏感的神經!
他猛地抬起頭,布滿血絲的眼睛死死盯住陸錚,聲音顫抖而尖利:“陸錚!你…你還有何話說?!”
陸錚看著皇帝那懷疑和恐懼的眼神,看著周圍那些落井下石的嘴臉,心中一片冰寒。
出生入死,挽狂瀾於既倒,最終換來的,依舊是這猜忌和背叛。
陸錚沒有憤怒,沒有辯解,隻是緩緩跪倒在地,聲音平靜得可怕:“臣,問心無愧。陛下若信此讒言,臣無話可說,請陛下治罪。”
陸錚的平靜反而讓崇禎有些不知所措。皇帝的理智告訴他陸錚的重要性,但情感上的恐懼和多疑又占據了上風。
就在這僵持時刻,殿外突然傳來聲嘶力竭的呼喊和甲胄碰撞聲!
“八百裡加急!榆林軍報!!”
一個血人般的軍官衝破侍衛的阻攔,踉蹌著撲進大殿,手中高舉著一份被血染紅的塘報!
“陛下!榆林副將兵變!投了闖賊了!總兵大人戰死!榆林…榆林已失守了!蒙古騎兵已突破長城,正在南下!”
如同又一個晴天霹靂,炸得整個朝堂鴉雀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