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錚與周墨林對視一眼,心中駭浪滔天。他們原本以為打掉了吳宗達,朝中便清淨不少,沒想到竟還有隱藏如此之深、膽敢通寇的重臣!張獻忠的手,竟然能伸得這麼長!
“將所有囚犯、押送官兵,全部就地看管!嚴加審訊!”
陸錚立刻下令,“周墨林,你親自帶最可靠的人,依據此密信筆跡和印鑒,立刻秘密核查所有可能與川中有聯係的京官!
尤其是…與兵部職方司、乃至內閣簽發文書有關之人!”
“是!”周墨林意識到事態嚴重,立刻領命。
這一意外發現,徹底改變了陸錚返京的行程和心境。
陸錚不再急於回京領功,而是以“核查流寇餘孽”為由,在河南境內暫駐,一邊加緊審訊俘獲的四川官兵和假囚犯,一邊等待周墨林的調查結果。
審訊進展緩慢。那些假囚犯皆是亡命之徒,咬牙不招。四川官兵則大多確實不知內情,隻知執行上官命令。
而周墨林通過錦衣衛的特殊渠道,比對筆跡、核查印信、追蹤文書流程,線索竟然隱隱指向了——內閣輔臣、兼管兵部事的一位要員!此公平日道貌岸然,以清流自居,竟是深藏不露的通寇巨蠹!
“竟然是他…”陸錚看著周墨林密報上的名字,倒吸一口涼氣。此人的地位,比之前的吳宗達更高,隱藏得更深!
“大人,此事牽涉太大,若無鐵證,恐難動其分毫。”周墨林提醒道,“目前僅有密信一麵之詞,且其筆跡雖像,卻未必不能模仿。印鑒亦可能被盜用。”
陸錚沉吟良久。他知道,扳倒這樣級彆的人物,必須要有如山鐵證,一擊致命,否則必遭反噬。
“此事需從長計議,暗中進行。”陸錚冷靜下來,“你繼續秘密調查,重點是找到其與張獻忠之間的資金往來渠道,或是其他更直接的通信證據。此人既通寇,絕不止這一條線。”
陸錚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寒光:“另外,將我們截獲張獻忠內應隊伍的消息,稍微泄露一點出去,但要模糊其辭,隻說擒獲一夥可疑匪類,正在核查。打草驚蛇,看看誰會先沉不住氣。”
“是!”
陸錚率隊返京的消息,比他本人更早到達京師。
京城的反應複雜難言。百姓聞其鄖陽之功,多有稱頌。但朝堂之上,暗流湧動。
那位被陸錚盯上的內閣輔臣,聽聞河南截獲囚車一事後,雖表麵鎮定,卻已暗中派人打探消息,並開始悄悄銷毀某些文件。
首輔李標和次輔錢龍錫也聽到了風聲,二人密議。
“看來,陸錚此次返京,怕是又要掀起波瀾了。”李標撚須歎道。
錢龍錫神色凝重:“若其所查屬實,則國蠹深藏,駭人聽聞。我等當暗中予以方便,助其查明真相,清除奸佞。”
“然也。但需提醒陸錚,務必謹慎,謀定而後動。此番對手,非同小可。”
崇禎皇帝對陸錚的歸來心情複雜。他既期待陸錚能再立新功,又擔憂其權勢過盛,更怕再掀起如吳宗達案般的朝堂地震。
這一日,陸錚的車駕終於抵達北京城外。官員迎接的陣容空前盛大,但許多笑容背後,都藏著警惕與不安。
陸錚一身風塵,從容下馬。他目光平靜地掃過迎接的人群,與幾位重臣見禮,唯獨在與那位嫌疑內閣輔臣目光相接時,察覺到了一絲極力掩飾的驚惶。
“陸卿辛苦了!鄖陽之功,朕心甚慰!”崇禎皇帝在乾清宮召見,語氣熱情卻難掩一絲疏離。
“此乃陛下洪福,將士用命,臣不敢居功。”陸錚恭敬回答,絕口不提河南截獲之事,隻將鄖陽戰事經過簡要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