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鑄北疆之盾_大明衛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明衛 > 第326章 鑄北疆之盾

第326章 鑄北疆之盾(1 / 2)

鹹熙二年的冬天,來自江南的漕船隊頂著凜冽的寒風,將一箱箱貼著戶部封條、沉重的銀箱卸在了通州碼頭。

那不僅僅是一千多萬兩白銀,更是重整山河的底氣。

陸錚與內閣、兵部連日會議,一份詳儘而大膽的“北疆整飭方略”迅速形成,並以最高效率推行開來。

“欲強兵,先擇將。”陸錚深知,九邊糜爛,首在將帥不力。

他摒棄了以往論資排輩、重出身輕能力的陋習,確立了一套新的選將標準:首重戰功與忠勇,次看治軍之能。

破格提拔:

大同副總兵馬科,正式擢升為大同鎮總兵官,全權負責大同防務重建。

其血戰突圍、力保殘部的經曆,以及數月來在大同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其眾望所歸。

原薊鎮參將謝尚政,雖出身一般,但在去年清軍入塞時,於馬蘭峪率孤軍堅守三日,予敵重創,被陸錚親自點名,越級提拔為薊鎮副總兵,實掌薊鎮練兵之權。

一批在京師保衛戰、各地剿匪中表現突出的忠武軍中下層軍官,如遊擊將軍李雄、守備官張虎等,被大量派遣至宣府、山西、昌平等鎮,擔任參將、遊擊等實職,充作重整邊軍的骨乾。

陸錚也並非一味任用“自己人”。對於一些能力尚可、且未發現明顯劣跡的舊派將領。

如宣府總兵王承胤,則予以留任,但同時派遣得力副手如忠武軍出身的軍官)和錦衣衛人員入駐其軍中,名為“協理”,實為監督與製衡。

對於勳貴子弟,若確有才乾者,如靖遠伯之子,世襲指揮使魏璽,因其通曉火器,也被任用為神機營提督。

參與京營火器部隊的擴建,但對其麾下人事、財務,陸錚通過兵部和錦衣衛進行了嚴格管控。

此舉在朝中引起了一些“任人唯親”、“權重難製”的非議,但在李標等人的支持和邊鎮急需用人的現實下,這些聲音被壓了下去。

一套以戰功和能力為核心,兼具製衡與新老搭配的邊將體係,初步建立。

有了充足的餉銀,擴軍不再是空談。但陸錚吸取了以往“招流民充數,頃刻星散”的教訓,提出了“重質為先,穩步補充”的原則。

核實現額,汰弱留強:嚴令各鎮新任將領,首先徹底核查麾下實際兵員,將空額、老弱、兵痞儘數淘汰,發放少量遣散銀錢令其歸鄉。

僅此一項,宣府、大同兩鎮便汰撤近萬人,雖賬麵兵力驟減,卻甩掉了沉重的包袱。

嚴格募兵,優中選優:麵向北直隸、山西、陝西等地,公開招募“年二十以上、三十五以下,身體強健,身家清白”的良家子入伍。

由兵部官員和忠武軍軍官共同主持選拔,注重體能、紀律性和基本服從性。

陸錚親自定下標準:“寧缺毋濫,我要的是能戰的兵,不是充數的民!”

忠武軍為骨,輸血邊鎮:從忠武軍中,分批抽調總計約五千人的老兵和基層軍官,以“教導隊”、“骨乾營”的形式,補充到各邊鎮核心部隊中。

他們不僅帶來了更強的戰鬥力,更將忠武軍的訓練方法、紀律要求乃至效忠朝廷的信念,潛移默化地注入邊軍體係。

這是最關鍵的一步,旨在從根本上改變邊軍的基因。

重建家丁,納入管製:承認邊將擁有部分“家丁”親兵)的現實,但嚴格限製其數量不得超過麾下兵額一成)。


最新小说: 獸魂戰紀:從契約靈狐到獸域共主 混世宇宙大將軍 重生六零家屬院,紡織女工要翻身 投奔渣爹被棄?軍區大佬卻爭著寵她 驚!嬌知青竟是國家的寶貝疙瘩 保姆作家劉青青 70年代狼崽子的嬌氣包 重生八零,先踹了白眼狼兒女 快穿之雲煙化雨 基因科技之生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