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外,明軍大營
寒風卷著旌旗,獵獵作響。新任河南總兵官周遇吉身披重甲,站在一處高坡上,望著遠處隱約可見的洛陽城廓。
他身旁站著的是風塵仆仆的忠武軍驍將李雄。
“將軍,探馬回報,城內偽順守將田見秀,兵力約有三萬,但多為新附之眾,真正能戰的老營不過五千。糧草似乎也不甚充裕。”李雄稟報道。
周遇吉目光銳利,聲音沉穩:“洛陽,中原腹心,拿下此地,便可西扼潼關咽喉,東控豫中平原。
田見秀此人,倒非劉宗敏那般莽撞,頗為謹慎,但困守孤城,其智亦難施。”
他轉身走向中軍大帳,帳內諸將早已肅立等候。
“李遊擊。”
“末將在!”
“命你率本部騎兵,並調撥給你兩千火器兵,繞過洛陽,直插其西麵的新安、澠池,切斷洛陽與陝西賊寇的聯係!
記住,遇小股敵人則殲之,遇大隊則避之,以截斷糧道、隔絕消息為首要!”
“得令!”李雄抱拳,領命而去。
“王參將。”
“末將在!”
“你部為先鋒,明日拂曉,開始挖掘壕溝,構築營壘,將洛陽給我團團圍住!
不必急於攻城,先把這洛陽城,給我圍成一座孤島!”
“是!”
“其餘各部,分守要道,多設旌旗,廣布疑兵!我要讓那田見秀,看不清我軍虛實,不敢輕易出城!”
洛陽城內,偽順“製將軍”府
田見秀眉頭緊鎖,看著牆上粗糙的城防圖。他麵容比實際年齡更顯滄桑,眼神裡帶著疲憊與憂慮。
“官軍來得太快了……周遇吉剛在汝寧擊潰賀、羅聯軍,竟能如此迅速移師北上,兵圍洛陽……”他喃喃自語。
一名部將焦急道:“田爺,看城外架勢,官軍兵力雄厚,怕是不下數萬!
城西通往陝地的道路已被官軍遊騎遮斷,咱們……咱們被困住了!”
田見秀沉默片刻,問道:“城中存糧,還能支撐多久?”
“若……若按現下人馬,節省些,最多一個半月。”管糧秣的頭目聲音低沉。
“一個半月……”田見秀深吸一口氣,“闖王大軍新敗於潼關,元氣未複,恐難及時來援。
傳令下去,從明日起,城中口糧減半發放。另,多派哨探,尋找官軍包圍圈的薄弱之處,看看有無可能送出求援信使。”
開封府衙,暫設的河南巡撫行轅
史可法看著周遇吉送來的軍報,微微頷首。他與周遇吉一個自東向西,一個自南向北,配合愈發默契。
“部堂,周總兵已兵圍洛陽,我軍是否按計劃北上,收複鄭州,與周總兵形成鉗形之勢?”一名副將問道。
史可法放下軍報,目光堅定:“自然。傳令下去,三日後,兵發鄭州。告訴將士們,收複中原故土,在此一舉!
沿途務必秋毫無犯,張貼安民告示,我們是王師,是來恢複秩序,拯救黎民的!”
潼關,陸錚行轅
陸錚收到了周遇吉和史可法幾乎同時送來的軍報。他站在沙盤前,看著代表官軍的藍色小旗正從兩個方向,一點點擠壓著代表流寇的紅色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