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在朝廷決議傳出的同時,陸錚的奇兵之策,在夔門取得了決定性的突破。
曹變蛟親率五千山地精銳,如同幽靈般穿越了常人難以想象的險峻秘徑,在預定時間,突然出現在夔州城西南方的山穀中。
他們迅速占領製高點,廣布旌旗,日夜擂鼓,並派出小股部隊襲擾通往重慶的糧道。
這一下,徹底打亂了張能奇的部署。他原本依托天險,信心滿滿,準備在瞿塘峽口讓陸錚碰得頭破血流。
誰知明軍竟如神兵天降,突然出現在自己身後!
消息傳來,軍心瞬間動搖,謠言四起,都說重慶已被秦良玉和這支明軍奇兵包圍。
與此同時,孫應元在江北發起的猛烈佯攻,在數百門火炮的轟鳴聲中,變得無比真實。
炮彈如雨點般砸向夔州城和沿江堡壘,聲勢浩大,讓張能奇無法判斷明軍的主攻方向究竟在哪裡。
腹背受敵,軍心惶惶,張能奇陷入了極大的恐慌。他深知若後路被斷,困守孤城隻有死路一條。
在堅守了數日後,眼見“後方”的明軍活動越發頻繁,而江北攻勢不減,他終於做出了錯誤的決定——棄城!
在一個夜色濃重的晚上,張能奇率領主力,放棄經營已久的夔州防線,倉皇向重慶方向撤退。
然而,陸錚早已料到此著。曹變蛟的奇兵並未深入追擊,而是牢牢扼守著險要地段。
當張能奇的敗軍通過一段狹窄的穀地時,遭到了曹變蛟部的伏擊。
滾木礌石、弩箭火銃如雨而下,張能奇部猝不及防,死傷慘重,潰不成軍,張能奇本人僅率少數親兵狼狽逃回重慶。
翌日,孫應元主力幾乎兵不血刃地渡江,占領了空虛無防的夔州城。
這座扼守長江咽喉、阻擋了明軍數月之久的雄關,就此易主!
捷報以最快的速度傳遍四方,也傳到了北京。
當“陸督師奇兵破夔門,斬獲無算,張能奇敗走重慶”的消息連同秦良玉在東線接連獲勝的戰報一同擺在鹹熙帝和周太後麵前時,朝堂之上,那些喧囂的反對聲音頓時為之一滯。
王承恩適時地在旁輕聲說道:“陛下,太後,看來陸督師並未虛言。
奇正相合,速破天險,此乃良將之才。四川局麵,或真有轉機了。”
這一次,連周太後也微微鬆了口氣,頷首道:“陸卿……果然未負朝廷所望。”
來自朝廷的嘉獎和勉勵旨意,很快便再次發出,語氣比之前更加溫和與肯定。
那場險些成行的監軍風波,在陸錚實實在在的勝利麵前,暫時煙消雲散。
……
拿下夔門,陸錚並未被勝利衝昏頭腦。他深知,這僅僅是打開了入川的門戶,真正的硬仗——與張獻忠主力的決戰,以及如何應對複雜的四川本土勢力、處理與秦良玉的合作關係,才剛剛開始。
而雲南沙定洲的叛亂,如同懸在頭頂的利劍,時刻提醒他必須速戰速決。
陸錚站在夔州城頭,眺望著西邊更加廣闊、也更加迷霧重重的巴蜀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