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錚的目光再次投向那張粗糙的四川地圖,手指從成都那片代表創傷的區域移開,緩緩向南、向北移動。
川西平原成都平原)固然是“天府之國”的核心,但張獻忠的破壞主要集中在以成都為中心的區域及他流竄的主要路線上。
四川地域廣闊,其他一些州縣,尤其是偏遠山區或未被張獻忠主力重點蹂躪的地區,或許……
“我們不能隻盯著成都這一個爛攤子,也不能再指望江南了。”陸錚終於開口,聲音低沉卻帶著決斷,“天府之國,底蘊猶在,隻是分布不均。我們要從四川內部想辦法!”
陸錚站起身,手指點向地圖:“川北的保寧府今閬中)、順慶府今南充),戰亂波及相對較輕,且多有糧倉。
川東的夔州府今奉節)、重慶府,雖經戰火,但收複較早,秦良玉將軍在當地素有威望,應有餘力。
川南的敘州府今宜賓)、馬湖府今屏山一帶)……雖目前有張獻忠殘部活動,但其邊緣州縣未必顆粒無收。”
陸錚看向負責後勤的將領和幾位新到的文官,下達了一連串命令:
“第一,以總督四川軍務、太子太保的名義,行文保寧、順慶、夔州、重慶等府。
命其立刻清查官倉、義倉存糧,除留足本地必要口糧及種子外,其餘糧食,由官府出具憑證,統一征調,火速運往成都!
告訴他們,此乃平定全川、安撫黎庶之急需,若有推諉拖延、隱匿不報者,以資敵論處!”
這是近乎強硬的行政命令,依靠他目前的權威和軍事壓力,從相對完好的地區“抽血”。
“第二,派人持本督手令,前往石柱,拜會秦良玉老將軍。
陳明成都慘狀,懇請老將軍看在川蜀百姓份上,利用其聲望,在川東各地協助籌措部分糧米,或勸導地方士紳捐輸。
所耗錢糧,將來由朝廷實則是陸錚控製的財政)加倍補償,並為其請功!”對秦良玉,他必須用“請”和“補償”的態度。
“第三,”他的目光變得銳利,“組織數支精乾小隊,持我令牌,分赴成都府周邊乃至川南尚未被賊寇完全控製的鄉間、山區。一則,偵察張獻忠殘部確切動向。
二則,探訪地方,看看是否有大戶或寨堡囤積糧食。若遇囤積居奇、見死不救者……”陸錚眼中寒光一閃,“可先斬後奏,奪其糧以賑災民!但要做得乾淨,拿到確鑿證據。”
這一條是劍走偏鋒,帶有強烈的風險。但在生存麵前,某些規則可以暫時打破。他要從那些可能隱藏在鄉野的“倉鼠”手裡,挖出救命的糧食。
“同時,安民告示照發,粥棚立刻設立!優先救治婦孺。
組織人手,在城內廢墟中尋找一切可用的物資,清理可用之水井。”
命令下達,眾人立刻分頭行動。行轅內外,氣氛陡然變得更加緊張和忙碌。
信使帶著加蓋了陸錚大印的文書,快馬加鞭奔向各方;一隊隊士兵開始在市井間張貼墨跡未乾的安民告示。
更多的人則開始組織流民,搭建窩棚,挖掘灶台。
陸錚再次登上城樓。夕陽下,成都城內依舊滿目瘡痍,但一些角落已經開始升起嫋嫋炊煙——那是設立的粥棚開始生火了。
長長的、沉默的隊伍在士兵的維持下,緩慢向前移動。
陸錚看到幾個士兵正幫助一個老婦人從倒塌的房屋廢墟下扒拉出半袋發黴的穀物,老婦人千恩萬謝。
他也看到,遠處一隊剛剛被組織起來的“贖罪營”青壯,在軍官的帶領下,扛著工具,走向城外需要疏通的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