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關
夜色中的“天下第一關”城樓,如同一位沉默的巨人,俯瞰著關內關外。
與薊鎮、宣府彌漫的臨戰氣氛相比,此地更顯一種沉靜如水的肅殺。
鎮守此處的,並非曆史上有名的將領,而是陸錚在整頓九邊時,從眾多中下層軍官中破格提拔起來的一員悍將——山海關總兵,韓文耀。
韓文耀年近四旬,麵容冷峻如岩石,寡言少語,但治軍極嚴,尤擅守禦。
他原是遼西一名不起眼的參將,在上次後金入寇時,憑借一座殘破軍堡硬生生擋住了數倍於己的敵軍三日圍攻。
等來了援軍,其堅韌給當時負責協調邊務的陸錚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刻,鎮東樓內,韓文耀正與麾下主要將領進行軍議。
與謝尚政的沙盤、馬科的豪飲不同,韓文耀麵前隻有一張標注著無數符號和數據的巨大城防圖。
“軍門,各部已按預定方案,進入一級戰備。”一位麵色沉穩的副將稟報道,“這是各營最新核實的員額與裝備情況。”
韓文耀微微頷首,示意他直接說。
副將會意,清晰報出:
“稟軍門,我山海關本鎮,現有實兵三萬一千!”
“其中,”他細化道,“‘鎮關營’步卒一萬兩千,乃我軍中堅,分駐四門及關鍵角樓,人人披甲,熟練操作城頭所有重型火器及守城器械。”
“‘破虜騎營’,騎兵五千,駐於關內西羅城,馬匹精良,可隨時策應關外前哨或出擊擾敵。”
“‘神機營’,專職火器兵四千,擁有新式紅夷大炮二十位,大將軍炮五十位,弗朗機等中型火炮過百,各類火銃五千餘杆,彈藥充足。”
“另有分守關外威遠城、歡喜嶺等前哨堡壘之精銳五千,皆已做好固守待援之準備。”
這三萬一千人,是韓文耀直接掌握的核心機動與守城力量。除此之外,山海關防線還包括了大量附屬堡寨的守軍。
另一位負責後勤的官員補充道:“軍門,關內糧倉存糧可支大軍半年之用,武庫之箭矢、火藥、滾木礌石,皆按最高標準儲備完畢。城內水井、防箭棚等亦已再三檢查。”
韓文耀默默聽著,目光始終沒有離開那張城防圖。
半晌,他抬起眼,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冰冷的金屬質感,傳入每一位將領耳中:
“三萬一千戰兵,雄關天險,利炮堅城。”他頓了頓,環視眾人,“此等配置,若再讓虜騎一兵一卒踏過關牆,便是我韓文耀與諸位,無能至極!”
他手指重重敲在圖紙上的關門位置:“傳令下去:一,各營嚴守崗位,無令不得妄動,違者斬!
二,神機營測算好所有炮位射界,我要關前五裡,皆成死地!三,夜不收再放遠三十裡,我要提前知曉虜兵主力動向!”
“末將遵令!”眾將凜然應命。
韓文耀最後補充了一句,語氣森然:“告訴弟兄們,我們身後,便是中原。
陸督師在漢中看著我們,朝廷在京師看著我們,天下百姓,也在看著我們。山海關,絕不能在我們手上,有負此‘天下第一關’之名!”
隨著韓文耀的命令,山海關這座巨大的戰爭機器徹底運轉起來。
城頭上,火炮褪去炮衣,露出幽深的炮口;垛口後,士兵們檢查著弓弩火銃;關牆之下,陷阱、拒馬被再次加固。
整個北疆,從韓文耀鎮守的山海關,到謝尚政布防的薊鎮,再到馬科控扼的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