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西路軍,懷安大營。
多鐸臉色陰沉地看著宣府方向尚未熄滅的火光,以及探馬回報的保安州安北軍前出建立前哨的消息。
“王爺,明軍這是看穿我們的意圖了。”部下低聲道。
多鐸冷哼一聲:“孫應元倒是個沉得住氣的。馬科這莽夫……”他原本指望孫應元被阿濟格引動,如今計劃落空,自己反而被馬科和孫應元隱隱夾在中間,雖兵力仍占優勢,卻有些束手束腳。
“傳令給阿濟格貝勒,讓他不必深入,在保安州以南五十裡處擇險紮營,監視明軍糧道,伺機而動。
我們這裡……先穩住陣腳,看明軍下一步動作。”
多鐸做出了調整,阿濟格的南下從誘餌變成了實實在在的側翼威脅,雖然主要目標未能達成,但戰略上依然保持著主動。
漢中行營,半月後。
陸錚放下手中一疊來自北方的軍報,這些文書在路上輾轉耗費了十餘日,最新的消息也已是半月前的局勢。
他指尖劃過地圖上保安州的位置,仿佛在觸摸那段時空的距離。
“孫應元在保安州穩住了陣腳,沒有冒進……做得對。”陸錚低聲自語,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讚許,但也有一份了然。
情報的滯後讓他無法得知阿濟格南下後的最新動向,但他能推測出,皇太極和多鐸絕不會讓安北軍安穩立足。
幕僚在一旁稟報:“督師,按行程估算,孫將軍此刻應當已與虜兵西路軍有所接觸,隻是具體戰況,尚需時日才能傳回。”
陸錚微微頷首,目光依舊停留在地圖上那片廣袤的北方戰場。
“傳令給傅宗龍,陝西的協防和糧草轉運不能停。告訴孫應元……”
陸錚頓了頓,知道這道命令發出,等孫應元收到時,戰場形勢可能早已變化,但他必須給出基於當前滯後)情報的判斷,“……持重為首,穩紮穩打,與盧督師、馬總兵務必要協同一致,切忌孤軍輕進。
他的任務是在西線站穩,牽製大量虜兵,而非爭一城一地之得失。”
陸錚離開地圖,走到窗邊,望著庭院中開始飄落的樹葉。
“四川的第一批錢糧,現在應該到襄陽了吧?”他問道,聲音平靜,卻透著一股沉甸甸的壓力。
北方的戰局如同一個巨大的漩渦,每時每刻都在消耗著海量的資源,而他這裡,是少數幾個還能擠出錢糧的地方之一。
“回督師,按日程推算,應是到了。是否催促他們再快一些?”
“催,但也要確保安全。”陸錚轉過身,臉上看不出太多情緒,“北邊的將士在流血,我們在這裡,能快一分,前線或許就能多一分勝算。
隻是這消息往來,動輒旬月……終究是隔了一層啊。”他輕輕歎了口氣,這聲歎息裡,有對前線將士的牽掛,也有對信息遲滯的無奈,更有一位遠在千裡之外的統帥,試圖掌控全局時所麵臨的固有困境。
陸錚所能做的,便是基於有限且並非即時的情報,做出儘可能正確的長遠布局,並將糧餉、兵員這些實實在在的支撐,源源不斷地送上前線。
……
案頭堆積的不再僅僅是北方戰報,更多是來自四川、陝西各府縣的文書。
陸錚很清楚,隔著千山萬水,前線的具體戰術指揮他無能為力,他能做的,是為這場國戰打造一個更堅實、更耐耗的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