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像”賬號的出現,像一層無形的薄霧開始在“棱鏡”平台彌漫。這些賬號不再推送宏大的方案,而是分散到各個細分的技術討論組、地區社群和興趣頻道。他們的行為模式發生了根本性轉變:精準模仿、分散互動、長期潛伏。
周嶼升級了監測算法,標記出數百個高度可疑的賬號。“他們在建立‘社交圖譜’和‘信任鏈’,”他指著網絡關係圖上逐漸形成的、由這些賬號作為節點的細小簇群,“模仿核心貢獻者的發言風格,積極附和並補充一些無傷大雅的觀點,偶爾提供一些真實但有局限性的技術幫助……他們在耐心地積累信譽和影響力。”
林見清觀察著這些賬號的互動,一種強烈的不安感縈繞心頭。“他們不再試圖引導內容,而是在模仿‘人’本身。他們在學習成為我們中的一員,直到……無人能分辨。”
這種滲透比直接的“同化協議”更加隱蔽和危險。它攻擊的是開放社區最核心的資產——信任。
幾天後,一場危機悄然爆發。
平台上一個專注於教育領域應用的小組裡,一位備受尊敬的老教師賬號經過多年驗證,擁有大量真實互動記錄)發布了一份關於利用“棱鏡”工具進行青少年媒介素養教育的詳細教案,獲得了廣泛好評。但幾個小時後,一個名為“理性求知者”的賬號注冊時間較短,但近期在該小組互動頻繁,發言質量頗高)發布了一份“補充材料和優化建議”。
這份補充材料看似完善了教案,卻在其中幾個關鍵的教學案例和思考題中,極其精妙地嵌入了可能導致學生產生極端化思維或對公共機構產生莫名distrust的引導性邏輯。由於其包裝在“批判性思維”和“獨立思考”的外衣下,極具迷惑性。
更棘手的是,這位老教師出於對“理性求知者”之前“高質量”互動的信任,未經仔細核查就采納了部分建議,更新了教案。而被汙染的教案,正通過小組的影響力開始向外擴散。
“觸發‘鏡像’攻擊了!”周嶼追蹤到“理性求知者”賬號與之前標記的“鏡像”集群存在隱蔽的數據關聯。“他們利用模仿建立的信任,進行精準的‘思想投毒’!”
必須立即阻止。但如果直接刪除教案或封禁賬號,很可能被扭曲為“壓製言論”,損害平台公信力。
林見清采取了多管齊下的策略。她首先聯係了那位老教師,私下用“認知偏借檢測器”和溯源工具,一步步幫他分析出那份“補充材料”中隱藏的引導陷阱。老教師在震驚和懊惱之餘,立刻撤下了教案,並公開說明了情況,承認自己“未能充分核查”。
與此同時,周嶼和蘇晴帶領幾個絕對可信的核心團隊成員,在平台上發起了關於“如何識彆高級信息操縱——以一份教案為例”的公開研討會,將整個事件作為最新的現實案例,進行透明的技術分析,教育社區如何防範類似的“信任濫用”攻擊。
社區再次經曆了一場震撼教育。信任被利用的憤怒,轉化為對更高警惕性和核查能力的需求。“棱鏡”的“免疫係統”在實戰中又一次得到了鍛煉。
然而,“鏡像”攻擊的陰影並未散去。那些潛伏的賬號隻是變得更加安靜,更像影子。
就在他們應對“鏡像”危機時,江瀚帶來了一個從特殊渠道獲取的、高度加密的信息碎片。經過周嶼數日的破解,信息內容令人毛骨悚然。
信息顯示,“普羅米修斯之火”的核心層,將其全球“引導”實驗視為一個統一的、名為“巴彆塔計劃”的宏大項目。而“棱鏡”平台的出現,以及林見清等人成功的抵抗,被他們標記為“計劃執行以來最顯著的‘噪聲源’”。
信息碎片中提到了一個名為“回聲壁”的終極協議。描述極其模糊,隻提及當“噪聲”無法被“同化”或“鏡像”消除時,將啟動“回聲壁”,旨在創造一個完全由“普羅米修斯之火”控製的“信息現實”,將“噪聲源”隔離在外,使其言論在主流認知層麵被“靜音”,如同被無形的牆壁阻擋。
“他們……想製造一個把我們排除在外的‘現實’?”蘇晴感到難以置信,“這怎麼可能?”
“通過控製主要的信息分發渠道、搜索引擎的算法、甚至社交網絡的推薦機製。”周嶼的聲音低沉,“如果他們有能力讓關於我們和‘棱鏡’的所有信息,在主流世界中變得極難被普通人接觸到,或者一出現就被標記為‘虛假’、‘極端’,那麼我們就真的成了在曠野中呼喊卻無人聽見的‘回聲’。”
這是一種維度上的打擊。不再爭論對錯,而是讓你失去爭論的舞台。
壓力空前。對手擁有他們難以企及的資源和技術儲備。
深夜,林見清獨自一人站在安全屋的窗前,望著城市的燈火。一種深深的疲憊和無力感襲來。他們就像試圖用燧石和火把對抗整個黑夜。
就在這時,她的個人加密通訊器收到了一條信息。沒有署名,隻有一個坐標——位於格陵蘭島冰原深處的某個經緯度。以及一句簡短的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欲破回聲,先尋沉默之心。——k】陳默),不是z江瀚),也不是渡鴉。又一個神秘的匿名者?
這個坐標指向什麼?“沉默之心”又是什麼?
她將信息分享給周嶼和蘇晴。
“格陵蘭冰原……那裡有‘普羅米修斯之火’的一個重要地下研究基地,代號‘冰墓’。”江瀚在接入加密通訊後,確認了坐標的情報,“傳聞他們在那裡進行一些極度機密、甚至被部分核心成員視為禁忌的研究。‘沉默之心’……沒有相關記錄。”
是陷阱?還是轉機?
“我們沒有選擇。”林見清看著她的同伴,經曆了這麼多,她的眼神依舊清澈而堅定,“‘回聲壁’一旦啟動,我們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可能付諸東流。我們必須抓住任何可能的機會。”
周嶼點了點頭,開始調取所有關於“冰墓”基地的公開和非公開資料,規劃潛入方案。蘇晴則開始準備極地環境所需的物資和偽裝身份。
新的征程,指向了地球最寒冷、最荒涼的角落。
林見清再次看向窗外。城市的燈光依舊,但在這片光海之下,以及在那遙遠的冰原之下,隱藏著決定未來認知戰走向的關鍵。
他們點燃的“棱鏡”之光,能否穿透即將築起的“回聲壁”?
答案,或許就在那片萬古寂靜的冰原之下,在那所謂的“沉默之心”之中。
遠征,即將開始。
喜歡潛意識獵人請大家收藏:()潛意識獵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