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又下了起來。
冰冷的雨滴敲打著窗戶,發出單調而令人煩躁的聲響,仿佛永無止境。屋內,林劫坐在工作台前,台麵上散落著拆解到一半的車輛控製模塊、裸露的電路板和各種精密的焊接工具。空氣中彌漫著鬆香、金屬和臭氧混合的獨特氣味。
但他的心思並不在這些物理的零件上。
他的麵前,懸浮著三個半透明的全息屏幕,幽幽的光芒映照著他毫無表情、卻暗流洶湧的臉。屏幕上流淌著的,不是遊戲或影劇,而是冰冷、枯燥、令人望而生畏的——瀛海市“龍吟”交通控製係統的架構圖和實時數據流。
距離那頓令人窒息的“最後的晚餐”已經過去了一天。林雪已經出門上班,家裡隻剩下他一個人,以及那份沉重得幾乎要壓垮屋頂的寂靜和恐懼。
他無法阻止她去公司,任何異常的阻攔行為本身就可能成為觸發“清理”的警報。他隻能眼睜睜看著她離開,仿佛看著一艘小船駛向布滿暗礁和風暴的海域。那種無力感,像毒蛇一樣啃噬著他的內臟。
他不能坐以待斃。
如果“係統”真的將林雪標記為潛在威脅,如果“宗師”的意誌真的在幕後操控,那麼任何“意外”都可能發生。而在這座城市裡,最頻繁、最容易被偽裝、也最致命的“意外”,往往發生在錯綜複雜的交通網絡上。
林雪每天的通勤路線,就是她最脆弱的時刻。
林劫的指尖在虛擬鍵盤上飛快跳動,敲擊聲密集而精準,像是在演奏一首充滿殺伐之氣的進行曲。他的瞳孔深處倒映著飛速滾動的代碼和複雜的數據結構圖。
他正在做一件極其危險,但也可能是唯一能保護妹妹的事情——深入“龍吟”交通係統的核心,去理解它、剖析它,甚至……找到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或對抗它的方法。
這無異於試圖拆解一枚正在運行中的核彈。
“龍吟”的交通控製係統,是一個龐大、複雜、精密到令人歎為觀止的奇跡,同時也是令人絕望的銅牆鐵壁。
它通過遍布全城的傳感器攝像頭、地磁線圈、激光雷達)、數百萬輛聯網車輛的實時數據、甚至行人的移動設備,收集著海量的信息。流量、速度、車道占用率、事故概率、甚至單個司機的心率變化通過方向盤或座椅傳感器間接獲取)……所有這些數據被彙入雲端,由強大的ai進行納秒級的分析和預測。
然後,係統會做出決策。
它動態調整成千上萬個路口的信號燈配時,生成最優的全局交通流模型,向自動駕駛車輛發送導航指令,甚至在檢測到緊急情況時,自動清空特定路線、調度最近的應急車輛。
它高效、公平、冷漠。至少在表麵上如此。
林劫的目標,就是撕開這“公平”的表象,看看其下的真實運作邏輯,尤其是……那隱藏在標準操作程序sop)之下的、更高權限的、“非常規”的指令層。
他的黑客方式並非粗暴的強行入侵——那會立刻觸發最高級彆的警報,引來“網域巡捕”的雷霆打擊。他采取的是更巧妙、更隱蔽的方式:權限提升、邏輯漏洞利用、以及對社會工程學原理的逆向應用。
他利用了自己早已廢棄、但可能未被完全注銷的舊員工權限來自他在“龍穹科技”的短暫任職),結合一些已知的、未公開的係統後台接口,小心翼翼地構建著訪問通道。
這就像是在用一根頭發絲粗細的鑰匙,嘗試開啟一扇銀行金庫的大門,並且還不能讓門鎖發出任何警報。
第一個全息屏幕顯示著係統整體的網絡拓撲圖,光點代表服務器集群,線條代表數據流向,錯綜複雜如同一個巨大的人工神經網絡。林劫的目光如同手術刀,一層層剝離著無關的節點,尋找著通往交通控製子係統的路徑。
第二個屏幕則顯示著實時解密的數據包。經過加密的指令和狀態信息如同天書,但在林劫編寫的特定解碼器下,逐漸顯露出部分真容。他看到一條條調度指令發出,看到一個個路口的信號燈狀態改變,看到成千上萬的車輛如同溫順的羊群,被無形的牧羊犬驅趕著,彙入係統規劃好的“最優”路徑。
高效,精準,令人不寒而栗。
第三個屏幕,是他自定義的監控界麵。他輸入了林雪日常通勤的路線坐標,以及她常用的那家自動駕駛出租車公司的車輛標識符範圍。一條清晰的藍色線條在地圖上標示出她的慣常路徑。數十個小紅點則代表著係統內更高權限的監控任務和日誌標記——他要監控這些監控者。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窗外的雨聲淅淅瀝瀝,屋內隻有機器低沉的嗡鳴和林劫偶爾調整參數時極輕微的點擊聲。
他的額角滲出了細密的汗珠,不是因為疲勞,而是因為精神高度集中所帶來的巨大消耗,以及……恐懼。
他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