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亞據點的摧毀和星門的異常反應,如同兩塊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在山間基地激起了新一輪的緊張浪潮。短暫的戰後重建期宣告結束,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緊迫的備戰與解密工作。
李哲帶領的特遣隊成功撤離,帶回了從西伯利亞據點繳獲的核心數據存儲單元以及少量封存完好的“極寒寂滅”特質樣本。基地的科研團隊立刻投入到對這批戰利品的分析中。
數據破譯工作由阿南親自負責。存儲單元內的數據雖然經過部分銷毀,但殘留的信息依然觸目驚心。“萬華鏡”計劃的輪廓逐漸清晰——這確實是一個旨在收集人類在不同極端環境下產生的特定靈韻特質的龐大項目。西伯利亞的“極寒寂滅”隻是其中之一,根據清單,還有至少七個類似的據點,分布在全球各處的極端環境,對應著不同的特質。
更令人不安的是數據分析中揭示的細節。“方舟”並非簡單地抽取靈韻,他們是在利用一種近乎褻瀆的技術,將被實驗者置於模擬的極端環境中,通過精密儀器放大其內心的恐懼、絕望、堅韌或其他極端情緒,再將這些情緒與生命靈韻一同“淬煉”出來,形成高度濃縮的、純粹的特質結晶。
“他們在製造……‘概念’的具象化能量體。”阿南看著屏幕上那些冰冷的數據和實驗記錄,感到一陣反胃,“剝離了人性,隻剩下最極端的‘特質’。這根本不是進化,這是對生命本身的異化和扭曲!”
“他們用這些特質做什麼?”鷹眼的聲音透過通訊傳來,帶著壓抑的怒火。
“數據中沒有明確說明終極用途,”阿南搖頭,“但有一些碎片信息指向了……‘鑰匙’、‘拚圖’、‘最終形態’等詞彙。結合星門對據點被毀的反應,我懷疑,這些特質很可能是‘方舟’與星門背後存在交易的一部分,或者是他們試圖滿足那個存在某種需求的‘貢品’。”
與此同時,對那份“極寒寂滅”特質的分析也出了結果。趙曉蔓負責的實驗室報告顯示,這種特質能量極其穩定且排他,幾乎無法與地球正常的靈韻環境相容,其本身更像是一種……“死寂”的規則碎片。
“如果其他特質也是類似的性質,”林晚星在了解到分析結果後,表達了自己的擔憂,“那麼‘方舟’收集它們,很可能不是為了在地球上使用。這些特質組合起來,或許能打開某種通道,或者……構成某種能在極端環境中存在的‘載體’?”
她的猜測與阿南的推斷不謀而合,讓眾人的心情更加沉重。
就在基地全力分析“方舟”計劃的同時,林晚星主導的逆蝶網絡適應性升級測試取得了關鍵進展。她不再強行驅動網絡,而是嘗試引導網絡自身的“呼吸”與“韌性”,在核心節點周圍構建小範圍的、可調節的“靈韻緩衝區”。測試顯示,這種新模式能有效分散突然的能量衝擊,減少對地球生態的直接影響,雖然絕對輸出功率有所下降,但網絡的穩定性和生存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
“就像給網絡穿上了一件智能減震服,”阿南評價道,“雖然不能硬抗重擊,但能卸掉大部分力道,保護內核。這個方向是對的。”
然而,網絡的恢複和升級,似乎也微妙地影響了那個神秘信號的接收。在一次網絡緩衝區成功運行的測試後,信號第三次被捕捉到,比前兩次都更清晰一些:
“…聆聽著…特質乃竊取之火…萬華鏡折射虛妄…真正的鑰匙…藏於破碎之心…當心…當鏡子完整…囚徒將睜眼…”
信息更加晦澀,但指向性也更明確。
·“特質乃竊取之火”——印證了他們對“方舟”收集特質行為的負麵判斷。
·“萬華鏡折射虛妄”——暗示“萬華鏡”計劃可能是個陷阱或騙局?
·“真正的鑰匙…藏於破碎之心”——這似乎是一個關鍵提示,但“破碎之心”指什麼?是某種象征,還是具體的事物、地點?
·“當鏡子完整…囚徒將睜眼”——這無疑是最嚴厲的警告!“鏡子”很可能指代收集齊特質的“萬華鏡”,而“囚徒”……極大概率就是星門背後那個被描述為困於“牢籠”的存在!一旦“方舟”集齊所有特質,“囚徒”就可能掙脫束縛!
信號的內容與基地的分析驚人地吻合,甚至提供了更關鍵的警告。這個“聆聽著”到底是誰?為何如此了解內情,卻又如此隱匿?
“必須阻止‘方舟’集齊特質!”鷹眼下達了死命令,“李哲,擴大搜索範圍,優先定位並摧毀其餘‘萬華鏡’據點!阿南,晚星,繼續網絡升級,同時嘗試破解‘破碎之心’的含義,這可能是我們找到主動權的關鍵!”
新的追獵開始了。全球範圍內的情報網和監測係統以前所未有的效率運轉起來,搜尋著任何與清單上其他特質相關的蛛絲馬跡。
而在遙遠的星門方向,那點猩紅似乎也感知到了地球方麵加劇的活動,光芒微微起伏,如同沉睡巨獸不穩定的脈搏。星空之瞳的注視,從未離開。特質竊賊在暗處行動,守護者在明處追獵,而一場關乎星球命運的倒計時,似乎因為那“破碎之心”的謎題,進入了更加緊張的階段。
未完待續)
喜歡逆蝶緬北囚籠請大家收藏:()逆蝶緬北囚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