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隆星係的成功防禦,如同在暗麵投下了一顆石子。漣漪尚未平息,更深的黑暗已被攪動。
歸檔者的警報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急促:“檢測到高維概念擾動!目標……艾爾莎星球!能量簽名……無法完全解析,與‘虛無之蛭’同源但更複雜……它似乎在模仿、學習!”
幾乎同時,艾爾莎星球的全球能量網絡傳來了劇烈的異常波動報告。
這一次,入侵的不是直接的“虛無”或“絕望”,而是一種更加詭異、更加致命的東西——意義侵蝕。
在艾爾莎星球上,奇怪的現象開始發生:
·一位母親看著自己的孩子,突然無法理解“愛”是什麼,隻覺得那是一種生物本能的無意義衝動。
·一位藝術家麵對自己最滿意的作品,感到的不是成就感,而是困惑於這些色彩和線條究竟“代表”什麼。
·共鳴者們聚集在能量節點,卻發現自己吟唱的、曾經能引動星球和諧共鳴的古老歌謠,變得空洞而乏味,仿佛隻是一串無意義的音節。
這不是情感的剝奪,而是認知層麵的瓦解。“意義”本身,正在從他們的意識中被悄然抽離、淡化。支撐艾爾莎文明存在的基石——對生命、和諧、藝術的深刻理解和情感聯結——正在被一種無形的力量腐蝕。
“是‘意義侵蝕者’!”歸檔者的光點結構劇烈閃爍,顯示出極高的警戒等級,“數據庫記載中的高危概念實體,極其罕見!它不直接引發負麵情緒,而是從根本上質疑和消解‘意義’的存在!它讓一切變得……‘無所謂’。”
這種攻擊,比直接的絕望更加可怕。絕望至少承認情感的存在,而“意義侵蝕”則是在否定價值判斷的根基。一旦文明失去對“意義”的感知,將自行瓦解於冷漠與虛無,連反抗的念頭都不會產生。
“瀾和她的共鳴者們正在苦苦支撐,”璃通過網絡感知著艾爾莎的情況,意誌充滿焦急,“但他們賴以戰鬥的‘意義波紋’本身正在失效!他們開始懷疑自己行動的價值!”
林晚星臉色凝重。她可以調動力量去驅逐實體,但如何對抗這種對“意義”本身的侵蝕?這觸及了存在哲學的最深層。
“流光族的濾網呢?”阿南迅速調取數據。
“效果有限,”歸檔者回答,“‘意義侵蝕’並非強烈的情緒波動,更像是一種認知層麵的‘背景輻射’,濾網難以完全過濾。”
就在這危急關頭,雷昊的意念再次從“方舟”維度傳來。這一次,他傳遞的不是力量,而是一段信息,一段來自“逆神者”文明古老記錄的片段——關於他們最初如何定義和錨定“意義”的探索。
二
艾爾莎星球,全球能量網絡的核心節點。
瀾感到一陣前所未有的虛弱和迷茫。她看著周圍同伴們同樣困惑的臉龐,聽著那變得乾澀無味的共鳴吟唱,一個可怕的想法浮現:他們所做的一切,真的有意義嗎?守護星球,幫助他人,這些概念本身,是否隻是生命為了自我安慰而編織的幻象?
就在她的信念即將崩塌的瞬間,雷昊傳遞的那段信息,如同黑暗中劃過的流星,映入她的意識。
那並非具體的答案,而是一個過程——一段描繪“逆神者”先賢們,在無儘的虛無與可能性中,如何通過觀察、體驗、思考,最終主動選擇將“探索”、“理解”、“創造”、“聯結”等概念賦予極高價值,並以此為基礎構築他們文明基石的過程。
意義,並非宇宙固有的屬性,而是生命在存在過程中,主動賦予和創造的價值!
這個認知如同驚雷,在瀾幾乎被侵蝕殆儘的意識中炸響。
她猛地抬起頭,眼中重新燃起光芒,儘管那光芒還帶著一絲掙紮的痕跡。她停止吟唱那失去意義的古老歌謠,而是用儘全部的精神力,向整個能量網絡,向所有正在迷失的同胞們,發出了一個新的、更加基礎的意念:
“不要問意義何在!”
“去選擇!去創造!去感受!”
“我選擇相信這片海洋的美麗值得守護!”
“我選擇相信同伴的羈絆真實不虛!”
“我選擇相信我們此刻的努力,能帶來一個我更願意看到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