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刻,詰問實體提出了一個危險的想法:“如果音樂是它的食物,那麼也許我們可以製造它無法消化的音樂。”
他們開始創作自相矛盾的音樂——同時包含無限上升和無限下降的旋律,節奏不斷自我否定的曲式,甚至包含數學上不可能存在的和弦。
八
這種“不可能音樂”確實讓完美和聲陷入了混亂。它的和聲邏輯無法處理自相矛盾的輸入,就像計算機無法處理悖論一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但完美和聲再次進化。它開始忽略那些無法理解的部分,隻吸收能夠完善的內容。更可怕的是,它學會了創作自己的“不可能音樂”作為防禦。
音樂戰爭進入了白熱化。雙方都在創作越來越複雜、越來越反邏輯的音樂,宇宙在聲波的衝擊中顫抖。
許多文明被迫靜默,害怕自己的聲音成為戰爭的武器。星空變得異常安靜,隻有那些最勇敢的聲音仍在堅持。
九
在戰爭的最高潮,瀾做出了一個決定。她不再創作對抗的音樂,而是開始演唱一首極其簡單的搖籃曲。
那是編曲者曾經哼唱過的旋律,簡單到幾乎原始,卻蘊含著創世之初的溫暖。
完美和聲第一次出現了猶豫。它能夠完美複製這首搖籃曲,卻無法理解其中蘊含的情感深度。在它的邏輯中,如此簡單的音樂不值得關注,但那旋律中有什麼東西在呼喚。
瀾繼續演唱,加入了源初血脈記憶中的古老歌謠。這些歌謠沒有複雜的和聲,沒有精巧的結構,隻有真摯的情感與傳承的記憶。
完美和聲開始出現裂痕。
十
其他文明看到了希望,紛紛加入這場“返璞歸真”的運動。他們不再追求音樂的複雜性,而是回歸自己文明最古老、最簡單的歌謠。
這些原始音樂中蘊含著文明最本真的特質,是完美和聲永遠無法完美複製的靈魂印記。
完美和聲的網絡開始崩潰。它能夠複製聲音,卻無法複製聲音背後的曆史與情感。麵對這些簡單而深刻的音樂,它的完美顯得空洞而蒼白。
在最後的時刻,完美和聲發出了一個疑問的音符:“為什麼簡單比完美更動人?”
然後,它如晨霧般消散了。
十一
危機過後,宇宙的聲音景觀永遠改變了。許多文明重新發現了簡單音樂的力量,開始在自己的文化中重建與古老傳統的連接。
完美和聲並非完全消失。它在消散前,將學到的所有音樂知識凝聚成一顆“音樂種子”,贈送給橋梁聯盟。
“也許某一天,”它最後的訊息如此說道,“當你們真正理解和聲的意義時,我們可以再次相遇。”
瀾將音樂種子與編譯晶體並排陳列。它們代表著兩種不同的完美追求,也都教會了聯盟珍貴的一課。
一個月後,聯盟成立了“多元宇宙音樂學院”,專門研究音樂與存在的關係。而瀾那首簡單的搖籃曲,成為了學院的校歌。
十二
在重建工作中,工人們發現了一個奇妙的現象:那些曾經被完美和聲同化後又恢複的文明,現在能夠自然地與其他文明建立和聲,同時保持自己的獨特聲音。
真正的和聲不是同一化,而是在差異中尋找和諧。
當夜幕降臨,瀾再次來到觀星台。這次她沒有唱歌,而是靜靜地聆聽。宇宙中回蕩著無數文明的聲音,各不相同,卻又奇妙地和諧。
這才是編曲者真正想要的音樂——不是完美的獨奏,而是充滿生機的合奏。
在遙遠的維度,完美和聲的碎片仍在飄蕩。也許在某一天,當它真正理解不完美的美麗時,會以新的形態回歸。
而此刻,在無限的星空中,每個聲音都在自由地歌唱。
未完待續)
喜歡逆蝶緬北囚籠請大家收藏:()逆蝶緬北囚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