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內人頭攢動,遊客和本地市民穿梭其間,挑選著心儀的特產。線上商城的訂單提示音此起彼伏,客服和打包人員忙得不亦樂乎。薑南星舅舅黃誌遠的“黃氏優品”櫃台前更是圍滿了人,他不僅銷售自家的板栗產品,還主動幫其他縣的小品牌進行推介。“大家都是一個圈的,好東西要一起分享嘛!”他笑著對采訪的記者說。
·傳統美食煥發新生:“區域傳統美食發展與促進協會”的成立,如同給散落民間的珍珠串起了線。在協會的指導和幫助下,一批有代表性的傳統美食作坊完成了初步的標準化改造和形象提升。統一的“尋味大彆山”品牌標識出現在精心設計的小包裝上,既保留了鄉土特色,又符合現代審美。
英林麻花、手工糕粑、豆糕、油麵、各家風味的臘肉臘腸……這些曾經“養在深閨”的美食,如今不僅進入了特產中心和各景區商店,還通過協會搭建的電商平台飛向了全國各地。一位做了幾十年麻花的大娘看著手機上的訂單,激動地對協會工作人員說:“真沒想到,我這老手藝,還能在網上賣到北京、上海去!這日子,真有奔頭!”
文旅局順勢推出了“匠心手作體驗遊”,遊客可以親自參與製作麻花、打年糕、熏臘肉,深度體驗傳統技藝的魅力,這些活動成為了最受歡迎的旅遊項目之一。
在這片熱火朝天的景象中,最動人的莫過於無處不在的笑臉。
·農民的笑臉:種植戶們看著地裡的藥材、茶葉、板栗被合作企業以保底價收購,或者通過特產中心、電商平台賣出好價錢,收入穩步增長,臉上的皺紋都舒展開來。參與傳統美食製作的農戶,在家門口就能靠手藝增收,照顧家庭和賺錢兩不誤,笑容裡充滿了踏實和滿足。
·企業家的笑臉:像葉天、黃誌遠這樣的企業家,在更廣闊的區域市場找到了商機,產業鏈得到了延伸和鞏固,企業規模不斷擴大,他們躊躇滿誌,笑容自信。
·旅遊從業者的笑臉:導遊、民宿主人、餐館老板、司機……所有吃“旅遊飯”的人,都享受著客流增長帶來的紅利,雖然忙碌,但腰包鼓了,生活好了,笑容發自內心。
·乾部們的笑臉:周惟清、薑南星、夏雲州以及各縣區參與這項工作的乾部們,看到自己的謀劃和汗水結出了豐碩的成果,看到老百姓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所有的疲憊都化作了欣慰和自豪的笑容。這是一種看到理想照進現實、付出得到回報的滿足感。
周五晚上,周惟清和薑南星難得同時準時下班回家。小林林看到爸爸媽媽一起回來,興奮得像隻小猴子,在兩人之間跑來跑去。
“爸爸~媽媽~明天去玩!”小家夥現在已經能清晰地表達自己的願望了。
周惟清一把抱起兒子,用胡茬輕輕蹭他的小臉,逗得他咯咯直笑:“好,明天爸爸媽媽都休息,帶林林去玩!你想去哪裡?去看茶山?還是去吃麻花?”
薑南星看著父子倆,臉上是溫柔的笑意。她雖然因為推動區域合作勞心勞力,但看到成效顯著,丈夫支持,孩子健康成長,內心充滿了力量。
“去茶山吧,”她建議道,“聽說‘茶旅融合’項目又新開了幾家很有特色的民宿和茶館,我們可以去體驗一下,也算是……微服私訪,看看實際效果。”
周惟清點頭同意:“好主意。我們也該親自去感受一下這‘熱火朝天’的景象了。”
王姐和張姐看著這溫馨的一家,也由衷地高興。王姐一邊擺碗筷一邊說:“現在街上、景區裡,到處都是外地車牌,熱鬨得很!我們英林,真是越來越好了!”
張姐也感慨:“是啊,感覺每個人都很有乾勁,臉上都帶著笑。”
晚餐後,周惟清和薑南星坐在陽台上,看著樓下縣城燈火通明,遠處山巒的輪廓在夜色中依稀可見。
“有時候想想,覺得挺神奇的。”薑南星靠在周惟清肩上,輕聲說,“幾年前,我們還隻是在為幾個具體的產業項目奔波,想著怎麼讓鄉親們脫貧。現在,我們竟然在謀劃和推動一個區域經濟圈的發展。”
周惟清攬著她的肩膀,目光深邃:“這就是發展的力量,也是信念的力量。隻要我們認準了方向,腳踏實地,一心為民,就能凝聚起強大的合力,創造出超乎想象的奇跡。”他頓了頓,看著妻子在夜色中明亮的眼睛,“南星,這裡麵,有你很大的功勞。”
薑南星搖搖頭,依偎得更緊:“是我們一起,和所有熱愛這片土地的人們一起努力的成果。”
窗外,英林縣城的夜晚比以往更加璀璨,那每一盞燈火背後,似乎都映照著一張滿足的笑臉。區域合作的熱潮仍在奔湧,發展的故事每天都在更新。這片曾經偏遠的土地,正以其獨特的魅力、開放的胸懷和蓬勃的活力,書寫著屬於自己的、充滿歡笑與希望的嶄新篇章。而這幅畫卷中最溫暖的底色,正是那無數張發自內心的、幸福的笑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周六的清晨,陽光格外明媚,一如英林縣此刻的發展氣象。周惟清和薑南星兌現了對兒子的承諾,決定帶著小林林,並由張姐、王姐陪同,一起去親身體驗這“熱火朝天”的景象。這既是一次家庭出遊,也算是一次不打招呼的“一線調研”。
他們選擇了英林“茶旅融合”的核心區——天葉茶業所在的茶山。車子剛駛入茶山區域,一股蓬勃的生氣便撲麵而來。停車場幾乎停滿了來自省內各地,甚至鄰省牌照的車輛。遊客服務中心人來人往,穿著統一服裝的導遊舉著小旗,正帶著一隊隊遊客準備上山。
“哇!好多人呀!”小林林趴在車窗上,看著外麵熙熙攘攘的人群,興奮地拍著小手。
周惟清和薑南星相視一笑,眼中都流露出欣慰。王姐抱著小林林下車,張姐則熟練地拿出水壺和遮陽帽。
茶山頂上,幾棟設計雅致的民宿和觀景茶館已經投入運營。他們走進一家茶館,裡麵幾乎座無虛席。遊客們品著香茗,欣賞著窗外的層層茶田和遠山如黛,臉上儘是愜意和享受。葉天正好在店裡巡查,看到周惟清一家,連忙迎了上來。
“周書記,薑主任!你們怎麼有空過來?快請坐!”葉天熱情地招呼。
“葉總,生意興隆啊!”周惟清笑著和他握手,“我們帶孩子過來看看,感受一下咱們英林旅遊的熱度。”
薑南星看著滿座的茶館和窗外絡繹不絕的遊客,對葉天說:“看來這‘茶旅融合’的路子,真是走對了。”
葉天感慨道:“是啊,多虧了縣裡的高瞻遠矚和薑主任你們推動的區域合作!現在我們的客源不僅僅是本省,通過旅遊聯盟帶來的外省團隊也越來越多。很多遊客體驗了采茶製茶後,都會買不少茶葉帶走,線上線下銷售都帶動起來了!”
小林林對茶館裡精致的茶點很感興趣,伸出小手想去拿。王姐連忙幫他拿了一塊小巧的綠茶糕,小家夥吃得津津有味。
從茶山下來,他們又來到了山腳下新開辟的“尋味大彆山”傳統美食集市。這裡是“傳統美食發展與促進協會”重點打造的示範點。青石板鋪就的小路兩旁,是一個個乾淨整潔的攤位,統一掛著“尋味大彆山”的標識。
英林麻花、金黃酥脆,香氣撲鼻;手工糕粑現場捶打,軟糯誘人;豆糕、油麵、各家秘製的臘肉臘腸……琳琅滿目,讓人食指大動。不少遊客圍在攤位前品嘗、購買,直播帶貨的主播們也在賣力地推介。
“張姨~香香!”小林林指著麻花攤位,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張姐笑著給他買了一小根,小家夥立刻滿足地啃起來。
王姐在一個賣手工油麵的攤位前停下,和攤主,一位精神矍鑠的老太太聊了起來:“老人家,這生意怎麼樣啊?”
老太太臉上笑開了花:“好!好得很呐!以前就在村裡賣賣,現在放到這集市上,還有協會幫我們統一包裝、網上賣,一天能賣以前一個月的量!我這老手藝,算是沒白費!”她的話語裡充滿了自豪和對當下生活的滿足。
薑南星看著這充滿煙火氣又秩序井然的集市,看著攤主們臉上洋溢的笑容和遊客們滿意的表情,心中充滿了成就感。她拿出手機,不停地拍攝著:有茶山上遊客如織的遠景,有茶館裡座無虛席的熱鬨,有集市上人們品嘗美食的笑臉,有小林林啃麻花的可愛模樣,還有張姐王姐與攤主親切交談的場景……她用鏡頭記錄下了這一個個生動而溫暖的瞬間。
中午,他們在景區的一家特色農家樂吃飯。席間,薑南星將精心挑選的幾張照片和一段短視頻發到了微信群裡。視頻裡,有茶山的壯美景色和熙攘人流,有集市上熱氣騰騰的傳統美食和歡樂氣氛,還有小林林在陽光下奔跑嬉笑的可愛身影。
照片和視頻剛發出去,立刻就“炸”出了潛水的家人們。
奶奶蘇月華第一個回複:[語音,激動地]“哎呦我的天!這麼多人!這茶山也太漂亮了!看看我們林林,玩得多開心!南星,這都是你們搞起來的?太了不起了!”
林悅發了一連串的“哇塞”表情包:[文字]“嫂子!你們英林這是要火的節奏啊!這旅遊搞得比很多知名景區都不差了!等我工作室這個項目忙完,必須帶團隊去取經!順便抱我的林林大寶貝!”
其他親戚們也紛紛點讚、留言,群裡充滿了歡樂和自豪的氣氛。
最讓周惟清和薑南星感到鼓舞的,是父親周建業的回複。他通常很少在群裡發言,但這次,他特意打來了視頻電話。
喜歡惟見南星請大家收藏:()惟見南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