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的視頻通話,成了薑南星和周惟清這二十天裡最重要的日常和情感紐帶。
“今天累不累?”周惟清的臉出現在屏幕上,背景是省黨校宿舍簡潔的環境,他看起來有些疲憊,但眼神在看到她時瞬間變得柔和。
“還好,就是有點想你。”薑南星老實回答,把攝像頭轉向客廳,“你看,我今天把地毯鋪好了,怎麼樣?顏色喜歡嗎?”
“你喜歡我就喜歡。”周惟清看著她像隻忙碌的小蜜蜂一樣一點點裝扮他們的家,心裡軟成一片,“彆太累著自己,有些重活等我回去乾。”
“知道啦。”薑南星又把攝像頭轉回來,臉上帶著抑製不住的興奮,“對了,今天吳會長他們來了!”
她嘰嘰喳喳地開始彙報今天的重大進展,從何書記親自接待,到河穀鎮現場的考察,再到最終敲定的“政府引導+商會企業聯合體+合作社+農戶”模式,以及吳會長牽頭、四家企業首期投資五千萬成立項目公司的事情。
“哦?動作這麼快?”周惟清有些意外,隨即露出了讚許的笑容,“何書記親自出麵,效果果然不一樣。這個模式也是我們之前推演過比較理想的,看來吳會長他們很有魄力。”
“是啊!”薑南星眼睛亮晶晶的,“夏局把模式一提出來,吳會長當場就拍板了!”
“這是你們前期工作做得紮實,數據和前景擺在那裡,由不得他們不動心。”周惟清肯定道,隨即又提醒,“不過,項目公司成立隻是第一步,後續的土地協調、技術落地、合作社組建、工廠建設,每一個環節都不能掉以輕心。你要多跟夏局彙報,和鄉鎮、農戶溝通要更加耐心細致。”
“嗯,我明白。”薑南星認真點頭,“對了,吳會長他們還問起你了,說周縣長雖然去學習了,但眼光獨到,之前給的思路很有用。”
周惟清笑了笑:“我隻是提了個方向,具體落實還是靠你們。”他看著屏幕裡她因為工作順利而神采飛揚的臉,心中滿是驕傲,柔聲道,“我的南星越來越能獨當一麵了。”
薑南星被他誇得有些不好意思,轉移話題:“你那邊學習怎麼樣?辛苦嗎?”
“還行,課程安排得很滿,都是些新理念新思路,收獲不小。就是……”他頓了頓,目光深邃地看著她,“晚上一個人,有點不習慣。”
他的直白讓薑南星臉頰微熱,心裡卻甜甜的:“還有十幾天呢……”
“嗯,快了。”周惟清低聲安慰,“照顧好自己,等我回來。”
“你也是。”
這樣的對話,幾乎每晚都會上演。工作的進展,生活的瑣碎,彼此的思念,都通過這根無形的線緊緊相連。空間的距離,並未拉開兩顆心的靠近,反而讓這份在共同奮鬥中孕育的感情,變得更加堅韌和深厚。英林的夜晚,省城的燈光,因為這份緊密的聯係,而共享著同一份溫暖與期待。
時間步入月底,英林縣河穀鎮的油用牡丹項目,如同被注入了強心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高效運轉起來。
廣東商會吳會長那邊雷厲風行,承諾的資金第一時間足額到位。“英林丹華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注冊手續在縣裡各部門的綠色通道下,以驚人的速度完成。縣委書記何明輝親自牽頭,召開了兩次項目推進協調會,要求農業、國土、水利、交通、電力等相關部門“特事特辦,全力配合,確保項目無障礙推進”。
一時間,河穀鎮那片規劃中的土地上,呈現出熱火朝天的景象。農業局局長夏雲州幾乎把辦公室搬到了項目一線,他帶著特色產業發展促進中心的骨乾力量——薑南星、曾歡、徐子航,以及徐進,王勇,和其它部門同誌組成了一支臨時的“丹華項目突擊隊”。
“同誌們,現在是爭分奪秒的時候!”夏雲州站在臨時搭建的項目指揮部板房裡,指著牆上的規劃圖,聲音洪亮,“土地平整、水利設施鋪設必須在本周內完成!苗木采購那邊,南星你盯緊,一定要確保苗源質量和供應時間!”
“夏局放心,已經通過省農科院聯係了三家資質最好的供應商,最終選定了魯南那家,他們提供的都是三年生的優質壯苗,根係發達,成活率高。”薑南星彙報道,她手上拿著厚厚的供應商資料和苗木檢測報告。
旁邊的徐子航立刻在電腦上調出數據模型補充道:“根據我們的測算,三年生苗雖然成本略高,但抗逆性強,如果今年秋冬管理得當,明年春季預計能有百分之五十左右的植株實現初花,這比用一年生苗能提前至少一年見到效益,對提振農戶信心和後續推廣至關重要。”
曾歡負責協調和後勤,她拿著文件夾快速記錄著各項需求:“農機調配已經安排好了,化肥、地膜等農資下午就能送到各村指定點。就是技術培訓這邊,南星姐,時間非常緊。”
薑南星點點頭,看向王勇:“王哥,培訓資料和現場演示的流程我們還得再細化一下,分批次、分村落進行,確保每個種植戶都能聽明白,看仔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勇是個實乾派,推了推眼鏡:“沒問題,我帶了兩個技術骨乾過來,配合你中心的團隊。我們爭取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把技術要點講透。”
徐進則更關注未來的景觀效應:“南星,按照規劃,我們在核心示範區以及通往河穀鎮的主乾道沿線,間種了一批不同花色的觀賞牡丹。這批苗源我也核對過了,品種沒問題,明年春天要是能同步開花,那景觀效果就出來了,對我們後續發展鄉村旅遊絕對是大利好!”
看著團隊成員們各司其職又緊密協作的樣子,夏雲州滿意地點點頭。這支由不同部門精英組成的“混編部隊”,在共同的目標下,爆發出了強大的凝聚力。
接下來的幾天,河穀鎮各個村莊的村委會大院、打穀場,甚至田間地頭,都成了臨時課堂。薑南星帶著中心的夥伴們和科技局的技術員,分批對參與合作社的農戶進行密集培訓。
深秋的太陽雖然不再毒辣,但長時間站在戶外,依舊能讓人出一身薄汗。薑南星穿著一身便於活動的休閒裝,腳蹬運動鞋,頭發利落地紮成馬尾,手裡拿著一個擴音器,站在一片剛剛平整好的土地前。
她麵前,圍坐著幾十名年齡各異的村民,有經驗豐富的老農,也有充滿好奇的年輕人。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帶著探究、期待,也有一絲疑慮。
“各位叔伯嬸娘,兄弟姐妹們,大家好!我是縣裡產業發展中心的薑南星。”她的聲音通過擴音器清晰地傳開,帶著一種令人信服的沉穩,“今天,咱們就不講大道理,直接上手,看看這‘金疙瘩’一樣的油用牡丹,到底該怎麼伺候才能長得好,賺到錢!”
她蹲下身,拿起一株提前準備好的三年生牡丹苗,向村民們展示:“大家看,這就是咱們要種的苗子。好苗一半收,選苗很重要。大家要挑這種根係發達、須根多、沒有明顯病害傷痕的壯苗。”
徐子航和科技局的小張抬過來一塊大白板,上麵畫著清晰的種植示意圖。王勇在一旁用本地話補充解釋,讓一些聽不懂普通話的老人也能明白。
“種植的坑,不能太淺,也不能太深。”薑南星走到一個提前挖好的標準坑前,比劃著,“深度大概在三十到三十五公分,寬度四十公分左右。坑底要施足底肥,就是我們發給大家的那種腐熟的有機肥,和土拌勻……”
她講解得細致入微,從株距行距、栽植深度,到如何舒展根係、覆土壓實,每一個步驟都親自示範。講完理論,她又讓村民們輪流上前動手實踐,她和團隊成員則在一旁耐心指導,糾正不當的操作。
“薑課長,這苗子看著嬌貴,比咱種玉米小麥費事多了啊!”一位戴著草帽的老伯一邊小心翼翼地將苗放入坑中,一邊嘟囔。
薑南星笑著走過去,幫著他扶正苗子:“李伯,您說得對,前期是比種糧食費心。但這牡丹種下去,管理得好能收益幾十年呢!而且咱們公司保底收購,價格有保障,算總賬,比種糧食劃算多了。您看,這樣把根捋順了,苗才長得旺……”
“哦哦,是這樣啊……”李伯在她手把手的指導下,慢慢找到了感覺。
曾歡和徐進則負責另一個小組,主要講解間種的觀賞牡丹的養護要點,以及未來可能帶來的旅遊收益,激發大家的積極性。
“你看我這樣種對不對?”一個年輕的小媳婦略顯緊張地問。
曾歡湊過去看了看,鼓勵道:“挺好的!位置和深度都合適。放心吧,這觀賞牡丹沒那麼嬌氣,按時澆水施肥,明年春天保證讓你家地頭開出最漂亮的花!”
徐進也打趣道:“到時候遊客來了,在你家地頭拍照,說不定還能順便買點你家的土雞蛋、山野菜呢!”
一番話說得大家都笑了起來,氣氛輕鬆了不少。
培訓間隙,曾歡和徐子航湊在一起喝水。
“沒想到南星姐你講課這麼厲害,老鄉們都愛聽。”徐子航由衷地說。
薑南星擦了擦額角的汗,笑道:“都是在基層摸索出來的。跟老鄉們打交道,不能光講理論,得讓他們看得見、摸得著,覺得有用才行。”她目光掃過正在認真練習的村民們,語氣堅定,“隻要他們掌握了技術,看到了希望,就會爆發出最大的熱情。”
喜歡惟見南星請大家收藏:()惟見南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