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周末的傍晚,周惟清沒有像往常一樣在書房處理公務,而是抱著剛剛洗完澡、渾身香噴噴的小林林,和薑南星一起在客廳地毯上玩耍。小家夥最近詞彙量猛增,對什麼都充滿好奇。
“爸爸~班班~忙?”小林林玩著爸爸的襯衫扣子,仰頭問。
周惟清親了親兒子的額頭,柔聲道:“嗯,爸爸在想事情,想著怎麼讓林林長大的英林,變得更漂亮,更好玩。”
“玩~車車~”小家夥立刻被“好玩”吸引,舉起手中的玩具小汽車。
薑南星看著父子倆,笑著對周惟清說:“看你眉頭這幾天都皺著,是在思考何書記說的‘更美好的明天’該怎麼實現吧?”
周惟清歎了口氣,將兒子摟在懷裡,目光有些悠遠:“是啊,南星。以前當縣長,更多是考慮如何把定下來的事情執行好,把項目落地。現在坐在這個位置上,感覺完全不同了。就像下棋,不能隻想著下一步,要看十步,甚至幾十步。英林未來十年,到底應該是什麼樣子?我們的產業如何升級?我們的鄉村如何真正實現‘振興’而不隻是‘脫貧’?我們的人才如何能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我們的生態優勢如何轉化為長久的發展優勢?這些問題,每天都在我腦子裡打轉。”
薑南星理解丈夫的壓力,她靠過來,握住他的手,輕聲說:“這不是你一個人能想明白的事情,需要集思廣益。何書記在的時候,也常說‘群策群力’。”
“你說得對。”周惟清眼睛一亮,“我打算啟動一個‘英林未來十年發展戰略’的大調研、大討論活動。不僅要在黨政機關內部進行,還要邀請專家學者、企業家、基層乾部、返鄉青年、普通村民都參與進來,聽聽各方麵的聲音。”
說乾就乾。周惟清迅速將自己的想法付諸行動。他親自牽頭成立了“英林縣中長期發展戰略規劃領導小組”,自己任組長,夏雲州任副組長,相關常委和副縣長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從縣委辦、政府辦、發改局、統計局、特色產業發展中心等部門抽調精乾力量組成工作專班。
在第一次領導小組會議上,周惟清明確了工作思路:
“同誌們,我們這次規劃,不是閉門造車,也不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它必須是接地氣的,有前瞻性的,能夠真正指引英林未來發展的‘導航圖’。”他環視與會人員,語氣嚴肅,“我初步設想,規劃要重點圍繞以下幾個方麵展開深入研究和謀劃:”
他一條條清晰地闡述:
“第一,產業競爭力與現代化產業體係構建。”他看向夏雲州和薑南星,“雲州縣長,南星主任,這是我們發展的根基。我們不能滿足於現狀,要思考現有產業如何提質增效,比如牡丹、茶葉、藥材的深加工如何向高端化、品牌化邁進?‘農光互補’、‘茶旅融合’等新模式如何規範化、標準化、規模化?同時,要著眼於未來,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比如基於我們綠色能源優勢的數據產業、高端裝備製造等。產業鏈的延伸和補充是關鍵。”
夏雲州點頭:“明白,我們政府線會重點梳理現有產業鏈的薄弱環節,瞄準產業鏈上下遊進行精準招商。”
薑南星補充道:“我們中心可以負責對接高校和科研院所,引入新技術,提升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第二,城鄉融合與鄉村振興的深化。”周惟清繼續道,“脫貧不是終點,我們要推動鄉村從‘美起來’到‘活起來’‘富起來’的深刻變革。如何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麵真正實現城鄉均等化?如何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如何吸引更多資本、技術、人才‘上山下鄉’?這些都需要我們拿出具體的路徑和措施。這項工作,請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局牽頭,各鄉鎮配合。”
“第三,綠色發展與生態價值的實現。”他強調,“綠水青山是我們最大的本錢。未來十年,我們不僅要守住,更要增值。如何將生態優勢更有效地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除了現有的康養旅遊,碳彙交易、生態補償等新領域是否可以探索?環保局、林業局要深入研究。”
“第四,人才戰略與創新驅動。”周惟清語氣加重,“‘趙磊們’回來了,我們如何創造更好的環境讓他們紮根、壯大?如何培養本土人才?如何構建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軟硬件環境?這是關乎英林長遠發展的核心問題。組織部、人社局要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
“第五,治理體係與治理能力現代化。”他最後說,“如何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如何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城市管理和鄉村治理的精細化、智能化水平?如何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英林、法治英林?政法委、組織部、大數據局要重點研究。”
他要求各牽頭單位在三個月內,拿出各自領域的初步研究報告和規劃建議。同時,工作專班要立即啟動麵向全社會的大討論活動,通過座談會、網絡問卷、媒體征集等多種形式,廣泛聽取民意,彙聚民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規劃工作緊鑼密鼓地展開,周惟清比以往更加忙碌。但無論多忙,他都會儘量保證回家吃晚飯,享受與家人短暫的團聚時光。這成了他高壓工作下最重要的“充電”方式。
晚餐桌上,有時也會成為他靈感的來源地。他會把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惑,用通俗的語言講給薑南星聽。
“南星,你說,我們大力推廣‘茶旅融合’,但如何避免同質化競爭?如何讓遊客來了還想來?”他一邊給兒子喂蒸蛋,一邊若有所思地問。
薑南星想了想,回答道:“我覺得,關鍵在於挖掘獨特的文化內涵和提供深度體驗。比如,葉天的天葉茶業可以不僅僅讓遊客采茶製茶,還可以開設茶道課程,講述英林茶馬古道的曆史,甚至可以結合二十四節氣,推出不同主題的茶山生活體驗套餐。要讓遊客感受到,這裡不隻是產地,更是一種生活方式。”
周惟清聽得頻頻點頭:“有道理!文化是靈魂,體驗是核心。你這個思路很好,我讓旅遊局和葉天他們深入研究一下。”
小林林雖然聽不懂爸爸媽媽在討論什麼,但看到爸爸認真聽媽媽說話的樣子,也會學著爸爸,放下小勺子,歪著小腦袋看著媽媽,那副小大人的模樣逗得周惟清和薑南星忍俊不禁。
有時,周惟清也會把一些非涉密的規劃思路,帶到縣委常委會或者書記專題會上進行“頭腦風暴”。他鼓勵大家暢所欲言,甚至鼓勵爭論。
在一次關於人才公寓建設標準的討論上,就出現了不同意見。有的同誌認為應該高標準建設,才能吸引高端人才;有的則認為應該更務實,考慮縣財政的承受能力和普惠性。
周惟清認真聽完各方觀點後,總結道:“大家的意見都有道理。我看可以分層次、多元化解決。一部分高標準公寓用於吸引急需緊缺的高層次人才,作為‘引爆點’;同時,通過政策引導,鼓勵市場主體建設更多適合青年創客、技術工人的普惠性租賃住房。我們不能隻有一個標準,要滿足不同層次人才的需求。”
這種開放、務實、鼓勵創新的工作氛圍,讓英林的乾部們感到既緊張又興奮。他們知道,周書記不是在走過場,而是真正想要繪製一幅屬於英林未來的、科學的發展藍圖。
夜晚,周惟清站在書房那張巨大的英林縣地圖前,上麵已經用不同顏色的記號筆標注了許多思考的痕跡。薑南星端著一杯熱牛奶走進來,輕輕放在桌上。
“彆熬太晚了。”她輕聲說。
周惟清轉過身,將她攬入懷中,看著地圖,語氣堅定而充滿期待:“南星,你看,這片土地充滿了希望。我現在做的,就是為這希望規劃好路徑,讓它能更長久、更燦爛地綻放。”
薑南星靠在他懷裡,感受著他胸膛下那顆為英林跳動的心臟,柔聲道:“嗯,我相信你,也相信英林。我們會一起見證的。”
窗外,寒星點點,而英林縣城溫暖的燈火,與書房內不眠的燈光交相輝映,共同照亮著這片土地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新的起點,已然開啟;十年的思考,正落地生根。
時光在周惟清和薑南星忙碌而充實的工作中悄然流逝,而在他們細心嗬護下的小林林,也如同沐浴著陽光雨露的小苗,一天一個樣地茁壯成長。兩歲多的小家夥,語言能力進入了爆發期,已經能說出許多簡單的語句,成了家裡名副其實的“小話癆”和“開心果”。
周惟清升任縣委書記後,肩上的責任更重,工作也更加繁忙。但他始終牢記自己對家庭的承諾,無論政務如何纏身,他都雷打不動地堅持一個原則——每周末至少抽出完整的一天時間,全心全意地陪伴兒子。他深知,父親的陪伴,是任何物質都無法替代的珍貴禮物,也是他高壓工作下最好的減壓方式。
喜歡惟見南星請大家收藏:()惟見南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