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誌,近年來,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英林的發展有目共睹,產業基礎不斷夯實,內生動力持續增強。但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英林畢竟是一個山區縣,經濟體量偏小,資源要素有限,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單打獨鬥的發展模式,可能會讓我們逐漸麵臨市場腹地狹窄、產業鏈條難以延伸、高端要素吸引困難等瓶頸。”
她頓了頓,觀察了一下大家的反應,看到多數人都在認真傾聽,便繼續深入:
“我最近在研究周邊區縣的發展規劃和產業布局時發現,我們與相鄰的清河縣、羅田縣、以及岡本市的遠郊區,在資源稟賦、產業基礎上,存在著很強的互補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她開始具體分析:
“比如,清河縣在礦產資源、建材加工方麵有優勢,但現代農業和旅遊業是短板;而我們英林的特色農產品、生態旅遊資源正好可以與之對接。浠水縣的商貿物流很發達,是區域性的物資集散中心,但缺乏有競爭力的本土工業產品;我們的牡丹油、有機茶、農特產等精深加工產品,完全可以借助他們的渠道,更高效地走向更廣闊的市場。再看石市的遠郊區,他們正在大力發展城郊型現代都市農業和休閒康養,這與我們打造‘茶旅融合’、‘生態康養’的方向高度契合,完全可以實現客源互送、線路共建。”
她提高了音量,拋出核心觀點:
“因此,我認為,英林下一步要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必須跳出‘縣域思維’,樹立‘區域視野’。我們應該主動出擊,積極推動與周邊這些區縣的合作,攜手打造一個優勢互補、利益共享、協同發展的‘區域經濟圈’!”
這個提議如同一塊石頭投入平靜的湖麵,立刻引起了常委們的熱議。
縣長夏雲州首先表示支持,他推了推眼鏡,說道:“南星同誌這個思路很有前瞻性!我們一直在講要融入省市發展大局,與周邊區縣合作就是一個非常具體的抓手。這不僅能拓展我們的發展空間,也能在區域層麵優化資源配置,提升整體競爭力。我讚成進行深入研究。”
負責招商和工信的常委也點頭:“這是個好主意!我們可以嘗試建立‘區域產業聯盟’,定期交流信息,協同招商,避免惡性競爭。比如,在引進產業鏈配套企業時,我們可以從整個區域的角度來布局,形成集群效應。”
但也有常委提出疑慮。一位老成持重的常委謹慎地說:“想法是好的,但實際操作起來難度不小。行政區劃壁壘、利益分配機製、主導權問題,這些都是合作中常見的‘攔路虎’。我們熱情高漲,萬一彆人不接招,或者合作過程中扯皮,反而會消耗我們的精力。”
另一位常委補充道:“交通也是關鍵。目前我們與這幾個區縣之間的主乾道等級不高,通行效率有待提升,這會在物理上製約人員、物資的便捷流動。”
會議室內,支持與質疑的聲音交織,討論非常熱烈。
薑南星認真聽著每一位常委的發言,不時低頭記錄。待大家討論暫告一段落,她再次開口,語氣不卑不亢,充滿了解決問題的務實態度:
“非常感謝各位常委提出的寶貴意見,特彆是幾位同誌指出的困難和挑戰,非常中肯,這也是我們下一步需要重點研究和破解的難題。”她話鋒一轉,“正因為有難度,才更需要我們主動謀劃,先行一步。我建議,我們可以采取‘由易到難、由點到麵’的策略,逐步推進。”
她提出了具體的路徑設想:
“第一步,可以先從建立常態化的溝通協商機製開始。由我們發改委牽頭,邀請相關區縣的對應部門,先開個研討會,務虛也好,務實也罷,先把合作的意願和基本框架搭建起來。”
“第二步,選擇一兩個共識度高、基礎好的領域進行試點突破。比如,文旅部門可以率先聯動,共同設計跨區域的精品旅遊線路,聯合進行宣傳推廣;農業部門可以推動特色農產品的標準互認、品牌共建。”
“第三步,在試點成功的基礎上,再逐步向產業協作、園區共建、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等更深入的領域拓展。關於利益分配等核心問題,可以在合作過程中,本著公平公正、互利共贏的原則,探索建立科學的協商和補償機製。”
“至於交通問題,”她看向分管交通的常委,“這確實是個基礎性製約。我們可以將區域間的斷頭路、瓶頸路改造提升,納入我們向上爭取資金和項目的重點,同時也在區域合作的框架內,共同呼籲上級加大支持力度。”
她的發言邏輯清晰,步驟穩妥,既展現了宏大的視野,又充分考慮到了落地的可行性,有效地回應了之前的疑慮。
周惟清一直在認真傾聽,沒有輕易表態。直到薑南星說完,他才環視全場,做了總結性發言:
“南星同誌提出的‘區域合作、打造經濟圈’的思路,符合當前區域一體化發展的大趨勢,也切中了英林長遠發展的關鍵,體現了發改委作為綜合部門的戰略眼光和責任擔當。剛才同誌們的討論很好,既看到了機遇,也指出了風險。我認為,這個方向是對的,值得我們去積極探索和實踐。”
喜歡惟見南星請大家收藏:()惟見南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