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風雲總是變幻莫測,前一刻還陽光明媚,下一刻便可能陰雲密布。隨著科舉改革的穩步推進以及呂家危機漸露曙光,朝堂上看似平靜的湖麵下,實則暗流湧動。而掀起這場暗流的關鍵人物,便是一直對皇位虎視眈眈的太子李天成。
太子府內,氣氛凝重得讓人喘不過氣來。李天成坐在主位上,臉色陰沉得仿佛能滴出水來,手中緊緊握著一份關於科舉改革的奏章,指關節因為用力而泛白。“這李天澤,真是好大的膽子!”他咬牙切齒地說道,聲音中充滿了憤怒與嫉妒,“竟然在朝堂上如此風光,這科舉改革,簡直是在破壞祖宗的規矩,分明是想借此籠絡人心,為他日後爭奪皇位鋪路!”他一邊說著,一邊將奏章狠狠地摔在地上,眼中閃爍著凶狠的光芒,活像一隻被激怒的野獸。
站在一旁的太子謀士趙德,微微躬身,眼中閃過一絲狡黠:“太子殿下,二皇子此次科舉改革,確實贏得了不少人心。那些新科進士,如今都對二皇子感恩戴德,視他為伯樂。長此以往,殿下您的地位恐怕……”他故意停頓了一下,沒有繼續說下去,但言外之意已經很明顯。
李天成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茶杯都被震得跳了起來:“哼,我絕不允許他得逞!趙德,你給我想辦法,一定要阻止這科舉改革,讓李天澤知道,這朝堂之上,到底誰說了算!”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決絕,仿佛要與李天澤拚個魚死網破。
趙德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後說道:“殿下,如今科舉改革已在陛下那裡得到了支持,且在民間也有了一定的基礎,若想直接阻止,恐怕不太現實。不過,我們可以從其他方麵入手。比如,抓住改革過程中的一些小失誤,大做文章,讓陛下對改革產生懷疑;或者,拉攏那些對改革不滿的守舊大臣,壯大我們的勢力,在朝堂上給二皇子施加壓力。”他一邊說著,一邊用手在空中比劃著,仿佛在謀劃著一場驚天的陰謀。
李天成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讚許:“嗯,你說得有道理。就按你說的辦。那些守舊大臣,平日裡就對李天澤和林正風不滿,隻要我們稍加煽動,他們定會站到我們這邊。還有,密切關注科舉改革的一舉一動,一旦發現漏洞,立刻向陛下奏明。我倒要看看,李天澤這次還能不能招架得住。”他的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陰險的笑容,仿佛已經看到了李天澤失敗的慘狀。
與此同時,朝堂之上,科舉改革的討論依舊熱烈。李天澤和林正風正與一眾支持改革的大臣商討著下一步的計劃,他們的臉上洋溢著自信與期待,仿佛看到了大魏在科舉改革的推動下,走向繁榮昌盛的美好未來。“諸位大人,如今科舉改革已初見成效,新科進士們在各自的崗位上都表現出色。接下來,我們要進一步完善改革方案,擴大改革的範圍。”李天澤的聲音洪亮而堅定,如同洪鐘般在朝堂上回蕩。
“二皇子所言極是。”一位支持改革的大臣說道,“這科舉改革,確實為我大魏選拔出了不少優秀人才。老臣以為,我們可以在更多的地區推行改革,讓更多的學子有機會參與。”他的臉上滿是興奮,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的憧憬。
然而,就在這時,太子李天成站了出來,臉上帶著一絲冷笑:“哼,二弟,這科舉改革,真的如你所說的那般完美嗎?我看未必吧。”他的聲音中充滿了嘲諷,如同寒風吹過,讓朝堂上的氣氛瞬間變得緊張起來。
李天澤微微皺眉,眼中閃過一絲疑惑:“太子殿下,此話怎講?”他的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仿佛暴風雨即將來臨。
李天成向前走了一步,從袖中拿出一份奏章:“陛下,臣近日聽聞,在科舉改革的推行過程中,出現了不少問題。比如,有些地方的考官徇私舞弊,選拔出來的人才並非真才實學;還有,新科目的考試標準不夠明確,導致評判結果存在很大的主觀性。如此下去,這科舉改革,恐怕會淪為一場鬨劇,不僅選拔不出人才,還會敗壞我大魏的名聲。”他一邊說著,一邊將奏章遞給了皇帝李世隆,眼中閃爍著得意的光芒。
皇帝李世隆接過奏章,臉色漸漸變得陰沉起來。他微微皺眉,目光在朝堂上的大臣們臉上一一掃過:“此事當真?二皇子,你作何解釋?”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威嚴,仿佛在等待著李天澤的回答。
李天澤心中一驚,但他很快鎮定下來,上前一步說道:“陛下,臣以為,太子殿下所言,有些誇大其詞了。科舉改革,本就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在推行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小問題。但這並不代表改革本身有問題,相反,這些問題正是我們需要不斷完善和改進的地方。至於考官徇私舞弊和考試標準不明確的問題,臣已經安排專人進行調查和規範,相信很快就會有結果。”他的聲音沉穩而堅定,眼神中充滿了自信,仿佛在向皇帝證明自己的能力。
然而,太子李天成並不打算就此罷休。“二弟,你說得輕巧。這科舉改革,關乎天下士子的前途,關乎我大魏的未來,怎能如此草率?若不及時停止改革,恐怕會引發更大的亂子。”他的聲音越來越高,情緒也越來越激動,仿佛要將李天澤徹底打倒。
朝堂上的大臣們,此時也分成了兩派。支持改革的大臣們紛紛站出來,為李天澤辯護;而那些守舊大臣,則趁機附和太子,對科舉改革進行指責。一時間,朝堂上吵吵嚷嚷,亂成了一團,仿佛菜市場一般。
皇帝李世隆看著眼前的混亂局麵,心中十分不悅。他重重地拍了一下龍椅扶手:“都給朕閉嘴!”朝堂上頓時安靜了下來,大臣們都低下頭,大氣都不敢出。“此事朕會派人徹查。在結果出來之前,科舉改革暫時放緩腳步。二皇子,你要好生反思,務必將改革中出現的問題妥善解決。”皇帝李世隆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失望,仿佛對李天澤有些不滿。
李天澤心中一沉,他知道,太子的反擊已經開始,而這,僅僅是個開始。接下來的日子裡,他將麵臨更加嚴峻的挑戰。但他毫不畏懼,因為他堅信,科舉改革是大魏走向繁榮的必經之路,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他都要堅持下去。
喜歡大魏風雲之千秋帝業請大家收藏:()大魏風雲之千秋帝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