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的朝堂之上,氣氛猶如一場即將爆發的火山,熾熱而緊張。李天澤端坐在那威嚴的龍椅之上,眼神深邃而銳利,宛如夜空中閃爍的寒星,審視著殿下議論紛紛的大臣們。麵前關於齊國和楚國求和的事宜,就像一塊沉甸甸的巨石,壓在每一個人的心頭。
“諸位愛卿,齊國和楚國既然已派使者求和,那我們就得好好思量這其中的門道。他們提出的條件,看似誘人,可我們大魏,又怎能輕易滿足於此?”李天澤的聲音低沉卻有力,仿佛帶著一種與生俱來的威嚴,在朝堂上回蕩著,久久不散。
林羽微微欠身,神色沉穩,如同那久經風雨的蒼鬆。“陛下,依臣之見,齊國願割讓三座城池,楚國願開放通商口岸,這確實是不錯的開端。但我們大魏如今兵強馬壯,士氣如虹,正處在上風,理應爭取更大的利益。齊國的三座城池,位置雖重要,但若是能將其周邊的戰略要地一並納入,那才是真正的穩賺不賠。而楚國,僅僅開放通商口岸可不夠,他們豐富的礦產資源,也得與我們共享。”
蘇哲接著說道,他微微眯起眼睛,眼神中透露出精明與睿智。“林先生所言極是。不過,我們也得謹防齊楚兩國暗中耍詐。在和談之時,必須得有強硬的態度,同時又要把握好分寸,不能把和談的大門給徹底關上。我們可以先提出一些讓他們覺得難以接受的條件,然後再慢慢讓步,這樣既能試探他們求和的誠意,又能為大魏爭取更多好處。”
大臣們紛紛點頭,對蘇哲的提議表示讚同。朝堂上的討論愈發激烈,各種聲音交織在一起,仿佛一首激昂的交響樂。有的大臣主張直接吞並齊國的部分領土,有的則建議讓楚國承擔更多的進貢份額。大家各抒己見,都在為大魏的利益出謀劃策。
李天澤靜靜地聽著大臣們的爭論,心中也在不停地權衡利弊。他深知,這一次和談,關乎大魏的未來走向,必須得慎之又慎。思索良久,李天澤終於開口說道:“好了,諸位愛卿。朕意已決,我們要在和談中,為大魏爭取最大的利益。林先生,蘇先生,你們二人挑選幾位得力之人,組成和談使團,與齊楚兩國的使者進行談判。記住,既要強硬,又要靈活,務必達成對我大魏最為有利的協議。”
“臣等遵旨!”林羽和蘇哲齊聲應道,聲音堅定而有力。
在大魏的驛館內,齊國使者田豐和楚國使者黃歇正焦急地等待著大魏方麵的答複。田豐在房間裡來回踱步,臉上的神色十分凝重,他的心中猶如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黃兄,你說這大魏皇帝,到底會如何答複我們?我們提出的條件,已經算是誠意滿滿了,可大魏如今氣勢正盛,恐怕不會輕易滿足。”
黃歇微微皺眉,輕輕歎了口氣,說道:“田兄,我又何嘗不知。但如今局勢對我們不利,若不求和,一旦大魏揮軍南下,我們兩國都將麵臨滅頂之災。隻能期望大魏方麵能念及兩國的誠意,給出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一陣腳步聲。田豐和黃歇連忙整理好衣冠,神色緊張地望向門口。隻見林羽和蘇哲帶著幾位官員走了進來。林羽微微一笑,說道:“兩位使者久等了。我大魏皇帝陛下已經看過兩位提出的條件,經過與大臣們的商議,我們也有了一些想法。”
田豐和黃歇對視了一眼,心中都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黃歇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說道:“林大人,蘇大人,不知大魏方麵有何高見?”
林羽清了清嗓子,神色嚴肅地說道:“齊國提出割讓三座城池,我大魏認為,這三座城池周邊的五個小鎮,也應一並歸入大魏版圖。而且,齊國每年的進貢數量,需增加五成。至於楚國,開放通商口岸遠遠不夠,我們要求楚國將其境內的兩座大型鐵礦,與我大魏共同開發,利潤五五分成。”
田豐一聽,臉上瞬間漲得通紅,忍不住上前一步說道:“林大人,這條件也太苛刻了吧!三座城池已經是我們齊國的底線,如今還要加上周邊小鎮,還要增加進貢,這讓我們齊國如何承受?齊國百姓也不會答應如此屈辱的條款!”
黃歇也趕忙說道:“是啊,林大人。楚國的鐵礦,那是我國的重要資源,關係到楚國無數百姓的生計與國家的根基,與大魏共同開發,這涉及到國家利益,實在難以答應。楚國若輕易允諾,恐怕會引發國內動蕩。”
林羽微微搖頭,目光堅定地回應:“兩位使者,如今大魏勢強,這是不爭的事實。你們若想求和,就必須得拿出足夠的誠意。這些條件,已經是我大魏皇帝陛下考慮到兩國的實際情況,做出的讓步了。若是你們覺得無法接受,那和談恐怕隻能就此作罷。大魏的鐵騎可不會停下征伐的腳步。”
田豐和黃歇心中暗暗叫苦,他們深知大魏的強大,若是和談破裂,後果不堪設想。田豐強壓心中的怒火,努力讓自己的語氣緩和一些,說道:“林大人,五個小鎮實在太多了,齊國邊境本就關乎國防安全,如此一來,齊國的防禦將麵臨巨大漏洞。能否減少幾個小鎮,進貢增加的幅度也請酌減,齊國願以其他方式彌補,比如提供更多的戰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蘇哲這時開口,嘴角微微上揚,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口吻:“田使者,大魏如今兵強馬壯,戰馬並不稀缺。至於小鎮數量,三座城池周邊的五個小鎮,皆是戰略要地,對大魏的邊境防禦與未來發展極為關鍵,實在難以削減。若齊國真心求和,這點誠意還是要有的。”
黃歇也試圖為楚國爭取更多權益,言辭懇切地說:“林大人,蘇大人,楚國境內的鐵礦,開采難度大,且一直由楚國百姓世代經營。如今貿然與大魏共同開發,恐生變故。楚國願開放更多通商口岸,並且將每年的特產進貢翻倍,以此替代鐵礦的共同開發,還望大魏能體諒楚國的難處。”
林羽和蘇哲對視一眼,林羽緩緩說道:“黃使者,大魏看重的不僅僅是經濟利益,更在於資源的戰略意義。通商口岸與特產進貢雖好,但無法與鐵礦相提並論。不過,既然黃使者如此誠懇,我們可以在利潤分成上稍作調整,大魏占六成,楚國占四成,這已是我們最大的讓步。”
田豐和黃歇無奈之下,隻能表示需要向本國國君請示。
齊國的朝堂之上,齊王聽完田豐的彙報,臉色陰沉得可怕。他猛地一拍桌子,怒聲說道:“大魏欺人太甚!竟然提出如此苛刻的條件,真當我齊國無人嗎?”
相國管仲微微欠身,說道:“陛下,如今形勢比人強。大魏軍隊勢如破竹,趙國眼看就要滅亡。若是我們不答應大魏的條件,他們極有可能揮軍東進,攻打我們齊國。為今之計,隻能暫且忍耐,先答應大魏的要求,待日後時機成熟,再圖反擊。”
齊王咬著牙,心中充滿了不甘。但他也明白管仲所言屬實,思索良久,齊王終於說道:“好吧,就依大魏的條件。傳令田豐,儘快與大魏達成和談協議。”
楚國的宮殿內,楚王同樣在為大魏提出的條件而煩惱。“這大魏,簡直是獅子大開口!兩座鐵礦,那可是我楚國的命脈,怎能輕易與他們共享?”楚王憤怒地說道。
令尹屈原說道:“陛下,如今我們楚國麵臨著巨大的壓力。若不答應大魏的條件,大魏與齊國一旦聯手,我們楚國將腹背受敵。為了楚國的安危,或許我們隻能先妥協。”
楚王心中糾結萬分,他在宮殿內來回踱步,心中的怒火難以平息。但最終,理智還是戰勝了情感。“好吧,答應大魏的條件。不過,令尹,你要記住,這筆賬,我們楚國遲早要討回來。”
經過一番艱難的談判,大魏與齊國、楚國終於達成了和談協議。消息傳來,大魏的朝堂上一片歡騰。李天澤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他知道,這一次和談的成功,為大魏的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諸位愛卿,此次和談成功,乃是我大魏之福。齊國割讓的土地,楚國共享的資源,都將大大增強我大魏的實力。我們要以此為契機,進一步發展國內經濟,加強軍事建設,讓我大魏成為天下第一強國!”李天澤的聲音充滿了豪情壯誌,在朝堂上回蕩著,激勵著每一位大臣。
“陛下萬歲!大魏萬歲!”大臣們紛紛跪地高呼,聲音響徹雲霄。
而在齊國和楚國,雖然和談的結果讓兩國上下心中充滿了不甘,但為了國家的暫時安寧,他們也隻能接受這一現實。兩國的百姓們,聽聞和談成功,心中也都鬆了一口氣,他們渴望和平已久,希望這來之不易的和平能夠長久。
這場和談的成功,看似是一個和平的結局,但在這平靜的表麵下,卻隱藏著無數的暗流湧動。大魏在和談中獲得了巨大的利益,其勢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張。而齊國和楚國,雖然暫時避免了戰爭的威脅,但心中的仇恨與不甘,也在悄然滋生。未來的天下局勢,又將何去何從?大魏能否真正實現稱霸天下的夢想?這一切,都還是未知數,而大魏的天空,依舊在見證著這個國家的興衰榮辱,見證著李天澤在這充滿挑戰與機遇的道路上,繼續堅定前行的身影。
喜歡大魏風雲之千秋帝業請大家收藏:()大魏風雲之千秋帝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