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的水利工程,本如同一列高速行駛的列車,沿著既定軌道,轟轟烈烈地向前推進。然而,命運似乎總愛開玩笑,就在工程看似順風順水之時,一係列棘手難題如同橫亙在前方的巨石,讓這趟“列車”不得不麵臨減速甚至停滯的危機。
在一處關鍵的水渠修建地段,工人們正滿頭大汗地忙碌著,手中的工具與大地碰撞,發出有節奏的聲響,仿佛在演奏一曲建設的樂章。但這和諧的畫麵很快被打破,負責挖掘的工人突然停下手中動作,臉色變得十分難看。“不對勁啊,這下麵的土質怎麼變得這麼鬆軟,像是……像是被水泡過一樣。”他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在嘈雜的工地現場顯得格外突兀。
周圍的工人紛紛圍攏過來,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著。“這可咋辦?咱們這水渠要是建在這鬆軟的地基上,那還不得塌了呀!”一位年長些的工人皺著眉頭,眼中滿是憂慮,他仿佛已經看到了即將可能發生的坍塌場景,心中一陣發涼。
年輕的工人撓撓頭,一臉焦急地說道:“這工程可是關乎咱大魏百姓吃飯的大事,不能就這麼卡殼了啊!咱得趕緊想辦法。”
這時,另一位工人提議道:“要不咱多挖幾個地方看看,說不定就這一處有問題呢?”
負責挖掘的工人苦著臉說:“我看懸,我剛挖了好幾處,都是這軟塌塌的土。”
消息很快傳到了工程負責人、工部郎中趙剛的耳中。趙剛聽聞後,臉色瞬間陰沉下來,他深知這問題的嚴重性,若不能妥善解決,整個工程進度都將受到極大影響。他匆忙趕到現場,蹲下身子,仔細查看那鬆軟的土質,眉頭越皺越緊,額頭上也冒出了細密的汗珠。“這可不是小事,必須馬上想辦法。”他低聲自語道,聲音中帶著一絲焦急與無奈。
一位資深工匠在一旁看了看,猶豫著說:“大人,依我看,這土質鬆軟,怕是下麵有暗流影響。得找懂地質的人來瞧瞧。”
趙剛抬頭看向他,急切地問:“你確定是暗流的問題?可彆誤判,這事兒可容不得差錯。”
工匠撓撓頭說:“大人,我也是憑經驗猜測,不敢打包票。但以前我在彆的地方乾活,也遇到過類似情況,後來發現就是暗流搗的鬼。”
就在趙剛絞儘腦汁思考對策時,另一個壞消息如同晴天霹靂般傳來。負責采購工程物資的官員匆匆跑來,神色慌張,氣喘籲籲地說道:“大人,不好了!咱們預定的一批優質石材,供應商那邊突然說供應不上了,說是運輸途中遇到了意外,貨物損毀嚴重。”
趙剛猛地站起身來,雙眼圓睜,憤怒地吼道:“什麼?這關鍵時刻,怎麼能出這種事!那現在怎麼辦?我們的工程可不能停啊!”他的聲音在工地回蕩,帶著滿滿的怒火與不甘,此時的他,就像一隻被困在籠子裡的猛獸,滿心焦急卻又無處發泄。
采購官員滿臉委屈地說:“大人,我也沒想到會這樣啊。我跟供應商那邊磨破了嘴皮子,可他們也沒辦法,貨物都毀了,短期內根本湊不出咱們要的量。”
趙剛來回踱步,心急如焚地說:“不行,得趕緊找新的供應商。你現在就去,發動所有關係,在附近幾個城找找,看有沒有合適的石材。”
采購官員麵露難色:“大人,這優質石材可不好找,而且咱們這工程要的量大,普通石材又不符合要求……”
趙剛打斷他,厲聲道:“彆跟我說這些,想辦法去辦!找不到石材,這工程就完了,你擔得起這責任嗎?”
在朝堂之上,李天澤也得知了水利工程受阻的消息。他坐在龍椅上,臉色凝重,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擔憂。“諸位愛卿,這水利工程關乎大魏的未來,如今卻接連遭遇難題,該如何是好?”他的聲音低沉,仿佛帶著千斤重擔,壓在每一位大臣的心頭。
林羽微微欠身,說道:“陛下,臣以為當務之急,是派經驗豐富的地質專家前往工程現場,查看土質鬆軟的具體情況,製定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至於工程物資短缺的問題,可責令相關部門,儘快尋找新的供應商,務必保證工程的順利進行。”
蘇哲緊接著說:“陛下,臣讚同林先生的提議。隻是尋找新供應商,恐怕也非易事。優質石材本就稀缺,短時間內要湊齊大量石材,還得保證質量,著實困難。”
一位戶部大臣站出來,憂心忡忡地說:“陛下,如今國庫為這水利工程已支出不少,若再因尋找新供應商增加開支,財政壓力恐進一步加大。”
李天澤皺著眉,思索片刻後說:“財政之事,朕自會權衡。當務之急是保證工程不停。林愛卿,蘇愛卿,此事就交由你們負責,務必儘快解決。”
蘇哲接著說道:“陛下,臣讚同林先生的提議。同時,我們也需警惕,此次工程受阻,會不會有其他勢力暗中作梗?臣聽聞,齊國和楚國對我大魏的水利工程一直密切關注,說不定他們會趁機搞破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天澤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寒光:“蘇愛卿所言極是。傳令下去,加強工程現場的安保力量,密切留意周邊的一舉一動。若真有他國勢力膽敢搗亂,定不輕饒!”
與此同時,在齊國的朝堂上,齊王正與相國管仲商議著。齊王臉上掛著一絲得意的笑容,說道:“聽說大魏的水利工程遇到麻煩了,真是天助我也!管仲,你覺得我們是不是該再加把勁,讓他們的工程徹底癱瘓?”
管仲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後說道:“陛下,此時切不可操之過急。大魏如今對工程安保必定加強防範,若我們貿然行動,被他們抓住把柄,恐怕會引發兩國衝突。臣以為,我們可以繼續暗中觀察,尋找合適的時機,再給予致命一擊。”
齊王有些不耐煩地說:“就這麼看著他們緩過來?那多可惜,好不容易有這機會。”
管仲耐心勸道:“陛下,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大魏現在正嚴陣以待,我們此時動手,得不償失。等他們放鬆警惕,我們再行動,定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