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那場因科技學院引發的皇室紛爭,如同一朵沉甸甸的烏雲,壓得大魏朝廷上下喘不過氣來。太子李軒在這股暗流湧動的風暴中心,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然而,他並未被這突如其來的危機嚇倒,反而如同一棵在狂風中屹立不倒的蒼鬆,堅定地尋找著化解紛爭的方法。
在朝堂紛爭暫時擱置後,太子李軒回到東宮,便一頭紮進了書房,像一位即將奔赴戰場的將軍,精心籌備著自己的“作戰計劃”。他仔細地梳理著科技學院的規劃方案,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仿佛在雕琢一件稀世珍寶。“這師資力量的調配,一定要確保都是大魏乃至各國頂尖的科技人才,隻有這樣,才能讓科技學院真正發揮出培養人才的作用。”李軒一邊在圖紙上圈圈畫畫,一邊自言自語道,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專注,仿佛整個世界都隻剩下他和這關乎大魏未來的科技學院規劃。此時,窗外的陽光透過雕花窗戶,灑在他的書桌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可李軒渾然不覺,依舊沉浸在方案的完善之中,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順著臉頰滑落,打濕了攤開在桌上的圖紙。
與此同時,李軒也深知,僅靠完善方案還不足以徹底平息這場紛爭,還需要爭取各方的支持。於是,他開始頻繁地與朝中的大臣們溝通交流。他首先找到了幾位在科技領域頗有建樹的大臣,向他們詳細介紹科技學院的宏偉藍圖。“大人,您看這科技學院,建成之後,將彙聚各方智慧,不僅能研發出更多造福大魏百姓的科技成果,還能讓我大魏在國際科技舞台上占據重要地位。這對我大魏的繁榮昌盛,可是有著不可估量的意義啊!”李軒誠懇地說道,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的憧憬,就像在描繪一幅五彩斑斕的畫卷。
其中一位大臣微微皺眉,麵露難色地說道:“太子殿下,這科技學院聽起來確實前景光明,可所需的經費從何處而來?如今大魏在諸多方麵都需要開支,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恐會影響其他事務的推進。”李軒早料到會有此疑問,不慌不忙地從袖中取出一份詳細的預算報告,遞到大臣麵前,解釋道:“大人,這是科技學院的預算報告。侄兒已與戶部大臣仔細商討過,我們計劃從今年的稅收盈餘中劃出一部分,同時,還將向一些支持科技發展的富商募集資金。而且,學院建成後,通過技術成果轉化等方式,很快便能實現自給自足,長遠來看,這是一項穩賺不賠的投資。”大臣接過報告,認真翻閱起來,一邊看一邊微微點頭,臉上的疑慮逐漸消散,最終說道:“太子殿下考慮得如此周全,老臣還有何可擔憂的。定當全力支持殿下的計劃。”
然而,爭取支持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有些大臣仍然心存疑慮,擔心科技學院會耗費過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從而影響到其他方麵的發展。麵對這些質疑,李軒總是耐心地解釋:“大人,科技學院雖前期投入較大,但從長遠來看,它所帶來的回報將遠遠超過投入。就如同播下一顆種子,起初可能需要精心嗬護,投入不少精力,但待它長成參天大樹,便能為我們遮風擋雨,帶來無儘的福祉。”李軒的話語如同春風化雨,漸漸化解了這些大臣心中的疑慮。有一位性格直爽的武將站出來說道:“殿下,俺不懂那些高深的科技,但俺知道,若能讓咱大魏的兵器更鋒利,鎧甲更堅固,這學院就值得建!俺老粗一個,彆的幫不上,若需要人手,俺麾下的將士們隨時候命!”李軒聽後,心中一暖,感激地說道:“將軍深明大義,大魏有將軍這樣的棟梁,何愁不興!”
在爭取大臣支持的同時,李軒也沒有忘記關注皇室內部的動態。他知道,皇叔寧王李泰以及弟弟趙王李銘對他的敵意並非一朝一夕能夠消除,但他還是決定主動出擊,嘗試與他們溝通。李軒來到寧王的王府,李泰見到他,臉上雖然擠出一絲笑容,但眼神中仍透露出一絲戒備。“皇叔,侄兒今日前來,是想與您再深入探討一下科技學院之事。侄兒深知皇叔對大魏的發展一直十分關心,還望皇叔能給侄兒一些寶貴的建議。”李軒恭敬地說道,態度謙遜而誠懇。
李泰微微一怔,他沒有想到太子李軒會如此主動地來找他。“哼,你這科技學院,耗費巨大,又不知會帶來怎樣的結果,本王實在難以放心。”李泰雖然語氣依舊強硬,但心中卻對李軒的主動到訪感到有些意外。
李軒不慌不忙地說道:“皇叔,侄兒明白您的擔憂。但科技乃未來發展之關鍵,我大魏若想在各國中脫穎而出,必須在科技上有所突破。這科技學院,便是我們邁向科技強國的重要一步。而且,侄兒已經製定了詳細的預算方案,會合理控製開支,確保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李軒一邊說著,一邊將手中的預算方案遞給李泰,眼中充滿了期待。
李泰接過方案,坐在椅子上,翹起二郎腿,慢悠悠地翻看起來。看了一會兒,他冷哼一聲:“這方案看著是挺周全,可真能如你所說的那般?本王可聽說,為了籌備這學院,你到處拉攏大臣,這意圖可不單純吧?”李軒心中一緊,但臉上依舊保持著微笑,說道:“皇叔明鑒,侄兒與大臣們交流,皆是為了讓大家更了解科技學院的意義,爭取各方支持,好讓學院順利建成。這一切都是為了大魏,絕無半點私心。若皇叔不信,可派人去查證。”李泰盯著李軒看了許久,見他神色坦然,心中的懷疑也少了幾分,最終說道:“罷了罷了,既然你心意已決,本王也不好再多說什麼。但你可要記住,若這科技學院不能如你所說的那般帶來好處,本王定不會善罷甘休。”李軒連忙起身,恭敬地說道:“多謝皇叔理解,侄兒定當竭儘全力,不負皇叔所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從寧王王府出來後,李軒又馬不停蹄地前往趙王李銘的府邸。李銘見到李軒,臉上露出一絲嘲諷的笑容:“喲,太子殿下今日怎麼有空來我這兒?是來向我炫耀你的科技學院嗎?”
李軒沒有理會李銘的嘲諷,而是微笑著說道:“弟弟,我知道你對我一直有些誤解。但我們都是皇室成員,都是為了大魏的未來著想。這科技學院,並非我個人的政績工程,而是關乎大魏興衰的大事。我希望你能放下成見,與我一起為大魏的發展出謀劃策。”李軒的聲音溫和而有力,仿佛有一種無形的力量,能夠穿透李銘心中的壁壘。
李銘聽了李軒的話,心中微微一動。但他依舊嘴硬道:“哼,說得好聽,誰知道你心裡怎麼想的。這科技學院,我看就是你為了鞏固太子之位的手段。”李軒歎了口氣,說道:“弟弟,你若不信,我也無法強求。但我問心無愧,一心隻為大魏。我聽聞弟弟在商業方麵頗有見解,科技學院建成後,涉及諸多物資采購、技術交易等商業事務,若弟弟願意,可幫我出出主意,讓學院運作得更加順暢。”李銘聽後,眼中閃過一絲驚訝,沒想到李軒會主動提及讓他參與學院事務,心中的敵意也漸漸消散了一些。“哼,算你會說話。不過,這科技學院的事,我還是會密切關注的。若有什麼不妥之處,我可不會客氣。”李銘故作強硬地說道,但語氣已經明顯沒有了之前的尖銳。
經過李軒一係列的努力,朝堂上對科技學院的反對聲音逐漸減弱。而此時,李天澤也仔細審閱了李軒呈遞的科技學院規劃方案。方案中的詳細規劃、合理預算以及對大魏未來科技發展的清晰展望,讓李天澤深感滿意。“軒兒,這方案做得不錯。科技學院之事,朕準了。希望你能好好籌備,不要讓朕失望。”李天澤坐在龍椅上,微笑著對李軒說道,眼中充滿了對太子的信任與期待。
得到了皇帝的支持,科技學院的籌備工作正式步入正軌。而皇室內部的這場紛爭,也在李軒的努力下,逐漸平息。朝堂上,大臣們又重新將精力投入到國家的建設與發展中,大魏再次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看來太子殿下果然有過人之處,能在如此複雜的局勢下,平息紛爭,推動科技學院的建設。”一位大臣在朝堂下,對身邊的同僚小聲說道,臉上滿是欽佩之情。
“是啊,太子殿下心懷天下,有勇有謀,將來必定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另一位大臣附和道,眼中閃爍著對大魏未來的信心。
隨著科技學院的籌備工作緊鑼密鼓地進行,大魏的百姓們也對未來充滿了期待。“聽說太子殿下要建科技學院了,以後咱大魏肯定能出更多厲害的人才,日子肯定會越過越好。”一位普通百姓,在街頭巷尾興奮地對旁人說道,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仿佛已經看到了大魏繁榮昌盛的未來。
然而,在這看似平靜的背後,是否還隱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危機?大魏在科技發展的道路上,又將麵臨怎樣新的挑戰?未來的路,依舊充滿了未知,而大魏的天空,依舊在見證著這個國家在不斷化解危機、不斷前進的征程中,砥礪前行的壯麗身影。
喜歡大魏風雲之千秋帝業請大家收藏:()大魏風雲之千秋帝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