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兩位皇叔_大魏風雲之千秋帝業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2章 兩位皇叔(1 / 1)

鄆城的秋雨像斷了線的珠子,劈裡啪啦砸在欽差行轅的青瓦上。李天澤盯著麵前攤開的黃河水勢圖,指尖在鄆城段堤壩位置反複摩挲,墨跡都被冷汗洇出了毛邊。自那日朝會領命,他帶著狗剩和暗組織的精銳星夜兼程,可剛到鄆城,就被當頭澆了盆冷水——所謂“堤壩滲水”,實則是整段夯土堤基被泡得鬆軟,遠遠望去像塊泡發的老豆腐,隨時可能垮塌。

“殿下,濟州衛的人又來催了。”狗剩端著冒熱氣的薑茶推門進來,鼻尖凍得通紅,“他們說按軍規,若無調令,不能擅動一兵一卒。”李天澤捏著圖卷的指節發白。他早該想到,山東是太子黨羽的地盤,濟州衛指揮使張大人正是太子東宮的舊部。正當他琢磨著要不要祭出母妃給的暗組織鐵牌,轅門外突然傳來三聲清越的馬蹄響,像重錘敲在結冰的河麵上。

“欽差大人到——”隨著通報聲,行轅大門“吱呀”洞開,一匹渾身雪白的戰馬踏水而來,馬背上的將軍身披玄色甲胄,肩甲上鑄著的鎏金虎頭在雨幕中泛著冷光。李天澤瞳孔驟縮——那是大魏戰神、二皇叔李世璟的標誌性紋飾。

“參見二皇叔!”李天澤連忙整衣出迎,卻見李世璟甩鐙下馬,鐵塔般的身影帶起一陣風,甲胄上的水珠劈裡啪啦砸在青磚上:“免禮。聽說你在朝會上誇下海口,要用那勞什子‘地龍樁’堵洪水?”他聲如洪鐘,震得屋簷積雪簌簌而落。

不等李天澤回答,李世璟已大步跨進廂房,盯著牆上的水勢圖眯起眼:“鄆城段河道彎曲如弓,堤壩本就吃重,如今又遇連陰雨。”他粗糙的手指猛地戳在地圖上,“若按舊法堆砌沙袋,至少需要三萬人手——你帶了多少人?”“回皇叔,隻有五千民夫,外加……”李天澤猶豫了一下,“暗組織的三百死士。”李世璟忽然笑了,笑聲像悶雷滾過麥田:“好個淑妃的寶貝疙瘩,連徐家的‘貓影子’都調得動。”他忽然壓低聲音,甲胄上的虎頭紋飾在燭火下投出猙獰的影子,“但張某人卡著濟州衛的調令不放,你可知為何?”

李天澤心中一動。貓妖的密報裡提過,濟州衛指揮使張大人每月初一都會往京城送一箱萊陽梨——那是太子最愛的貢品。他正要開口,忽聽轅門外又傳來喧嘩,這次的馬蹄聲輕得像貓爪踏雪,卻讓李世璟的眉頭驟然收緊。

“三皇叔到——”通報聲未落,一輛青呢小轎已被四個精壯漢子抬進院子,轎簾掀開,露出三皇叔李世昊那張永遠帶著三分笑意的臉:“哎呀,二哥也在?早知道就該帶兩壇杏花村來,這秋雨綿綿的,正適合溫酒論時事。”他身著月白錦袍,腰間掛著的和田玉佩雕著漁翁圖案,與甲胄在身的李世璟形成鮮明對比。

李天澤連忙見禮,卻發現李世昊的目光正落在自己案頭的鑄鐵樁模型上,指尖輕輕劃過樁身的防滑紋路:“聽說賢侄要用這鐵家夥治水?倒是讓我想起當年在江南,見過匠人用鐵鍋補漏——不過鐵鍋遇水易鏽,賢侄可有妙方?”這話看似閒聊,卻暗藏機鋒。李天澤想起貓妖提過,三皇叔當年在江南任上,曾借治水之名中飽私囊,對百工技藝頗為抵觸。他不動聲色地將模型移到李世璟麵前:“回三皇叔,此樁表麵塗了桐油混鐵鏽的防鏽層,可保三年不腐。且比起木椿,鑄鐵樁更能承受洪水衝擊。”

李世璟忽然伸手,指尖用力叩擊樁身,發出清越的金鐵之音:“若真如此,倒是比我軍中的拒馬樁還要結實。”他轉頭望向李世昊,甲胄上的鎏金虎頭隨動作折射出冷光,“三弟,你當年在揚州修的堤壩,如今可還經得起秋汛?”李世昊的笑意僵了一瞬,隨即又漫上眼角:“二哥說笑了,揚州堤壩用的是‘五縱三橫’古法,哪能跟賢侄的‘奇技淫巧’相比?”他忽然看向李天澤,“不過賢侄初涉水務,張某人那邊若有難處,不妨告訴皇叔——我與張大人的父親,可是當年同榜進士呢。”

這話像根細針紮進李天澤心裡。三皇叔這是明著示好,暗裡提醒他:濟州衛的張大人,既是太子的人,也是他李世昊可以拉攏的關係。他正要開口,轅門外突然傳來急促的馬蹄聲,一個渾身濕透的暗衛衝進廂房,附在李天澤耳邊低語幾句,驚得他手中茶盞差點落地。

“怎麼了?”李世璟的聲音驟然冷下來。李天澤深吸一口氣:“回皇叔,剛剛收到消息,堤壩滲水處的百姓被人煽動,正在聚集鬨事,說我們要用‘鐵樁鎮了河神,惹來水患’。”李世昊的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光,手中的玉佩突然“當啷”落地:“哎呀,這可不好。河神信仰在鄆城根深蒂固,當年我修揚州堤壩時,可是請了三位道長做法事呢。”他彎腰撿玉佩,袖口滑過案頭的水勢圖,指尖在鄆城下遊的“老龍彎”處輕輕點了點。

這個小動作沒逃過李天澤的眼睛。他突然想起,貓妖曾說過,老龍彎是三皇叔旗下鹽商的私運要道,若堤壩決口,下遊的鹽場便會被淹。看來這場“河神作祟”的鬨劇,怕是三皇叔的謀士出的主意——既阻撓治水,又能保鹽場平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二皇叔,”李天澤突然轉向李世璟,“請您借我三百騎兵,我要去堤壩現場。三皇叔精通禮法,不如勞煩您去安撫百姓,講講當年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李世璟一愣,隨即放聲大笑:“好!你小子倒是會使喚人。”他轉頭對門外的親衛下令,“去把濟州衛的軍旗給張某人送去,就說本帥的戰馬,想嘗嘗鄆城的水草了。”這話看似粗豪,實則是用戰神的威懾力逼迫濟州衛就範。李天澤注意到,李世昊的嘴角微微抽搐,手中的玉佩攥得發白——他這是既借了二皇叔的兵,又把三皇叔架到了“安撫百姓”的火堆上,讓他沒空暗中使絆。

半個時辰後,李天澤帶著騎兵衝進堤壩工地時,正見一群百姓舉著河神牌位,朝著民夫扔泥塊。他翻身下馬,踩著泥濘走上高台,大聲道:“鄉親們!我是二皇子李天澤,今日不跟你們說鐵樁,隻問你們——”他指向泛著渾濁浪花的黃河,“去年大堤決口,你們中有多少人失去了家園?又有多少人至今還住在窩棚裡?”

人群漸漸安靜。李天澤趁熱打鐵,指著身邊的鑄鐵樁:“這鐵樁不是鎮河神,是給大堤筋骨!就像人受傷了要打夾板,大堤傷了,也要用鐵骨撐起!若不信,我現在就帶你們去看滲水處——若鐵樁不管用,我李天澤就跳下去給河神賠罪!”

這話擲地有聲,百姓們麵麵相覷。就在這時,遠處傳來馬蹄聲,李世昊的小轎到了。他掀開轎簾,微笑著對百姓們作揖:“各位父老,當年大禹治水,靠的是疏而非堵,如今賢侄用鐵樁,正是古法的變通。河神若是有靈,定會嘉獎他護佑百姓的心意。”李天澤暗自冷笑——三皇叔這是見勢不妙,立刻轉換立場,把“奇技淫巧”說成“古法變通”,既保了麵子,又留了退路。但此刻顧不得這些,他一揮手,民夫們抬起鑄鐵樁,朝著滲水最嚴重的堤段走去。

暮色四合時,第一根鐵樁“轟”地砸進堤基,濺起的水花在夕陽下泛著金光。李天澤站在堤壩上,看著李世璟的騎兵在遠處巡邏,李世昊的小轎在人群中穿梭,忽然明白這兩位皇叔,一個是明麵上的雷霆之劍,一個是暗地裡的綿裡藏針。而他夾在中間,既要借二皇叔的威懾力破局,又要防著三皇叔的軟刀子——這治水之戰,從來都不隻是與洪水的較量。

是夜,行轅裡傳來輕輕的叩門聲。李天澤打開門,隻見一個小太監低頭遞上一個錦盒:“三皇子殿下讓奴才轉交您,說這是治水的‘錦囊妙計’。”打開錦盒,裡麵躺著片染血的衣襟,繡著的水波紋樣正是太子東宮的暗紋。李天澤心中一凜——這是貓妖傳來的密報:太子黨羽已在老龍彎布下人手,準備趁堤壩加固時,炸堤淹鹽場,嫁禍於他。

他望向窗外,二皇叔的帥旗在夜風中獵獵作響,三皇叔的燈籠正朝著老龍彎方向移動。黃河的咆哮聲近在咫尺,卻比不過朝堂的暗流洶湧。李天澤忽然想起母妃說過的話:“在這宮裡,最可怕的不是洪水,是人心的洪水。”他捏緊了手中的鑄鐵樁模型,仿佛握住了破局的鑰匙。鄆城的秋雨還在下,可他知道,當第一縷陽光照亮黃河時,這場由兩位皇叔、三方勢力交織的治水大幕,才剛剛拉開——而他,必須讓鑄鐵樁深深紮進堤基,就像紮進這波譎雲詭的朝堂,成為不倒的支柱。

喜歡大魏風雲之千秋帝業請大家收藏:()大魏風雲之千秋帝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讓我當雜役?我下山收徒自立門戶 逍遙紅塵遊 錯良緣 沉夢攻略:反派救贖計劃 兒媳拔我氧氣管,重生後我當潑婦 末日重生:我爺爺是係統本體! 無心詭燈 今晚,乾了高俅 現代都市:開局破解連環碎屍案 甜蜜獻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