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下半場之後,遊戲的玩法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青癡捋著胡子,仔細研究著齊遠山做出這種事的目的。
在自己的想法中,【ca】是作為後手來使用的。
因為【ca】在焦灼的出價過程中,能夠起到一錘定音的效果。
可齊遠山卻把它作為了先手。
什麼當前出價的高地決定了【ca】的風險大小。
簡直就是一派胡言!
他不過是想賭一賭自己的運氣罷了。
但結果是運氣並不在他這邊,他沒有投出【sod】。
這樣一來,使出底牌的人本該失去了對拍品的競爭。
可他反而卻依然留在牌桌之上,反手出了一個非常高的價格,當起了攪局者。
他到底為什麼要這樣做?
然而令青癡更加意想不到的是齊遠山接下來說出的話。
“我的【ca】已經使用完畢。”
“這就像是小時候學校門口那種2毛錢一次的抽獎小遊戲。”
“我‘抽’到的是謝謝惠顧。”
“不過在一等獎被抽出之前每個人都有機會。”
“而且隻要使用,就有中大獎的可能。”
“但在這個遊戲裡抽獎的方式相對來說更加複雜。”
“我之前已經說了,隨著出價越來越高,風險越來越大的同時。”
“一等獎的含金量也會逐漸下降。”
“我這次的出價是100萬,到下一次輪到我出價還有最多三次出價機會。”
“如果到那時,有人還沒有使用【ca】我就會直接將出價提高到200萬。”
“也就是說這一輪使用【ca】,投出【sod】就隻需要花100萬就能拍得拍品。”
“下一輪就需要200萬。”
“更不用說,其他那些不好的結果,所要付出的代價。”
“當然了。”
“有人可能會說,大不了我不用【ca】,甚至直接放棄出價就完了。”
“可如果是之前的遊戲,這種做法的確是可行的。”
“但從這一輪的拍賣開始,放棄出價是要支付【離場稅】的。”
“這筆錢花出去是得不到任何回報的,同樣是沉沒成本。”
“所以在這一輪使用【ca】,就是最佳選擇。”
“該說的,我也都說了。”
“想什麼時候使用【ca】還是要你們自己決定。”
齊遠山的話令還未使用【ca】的人都陷入了沉思。
這話確實有些道理。
首先可以確定,這件拍品是真品的可能性極大,所以拍品值得購入。
其次,目前所有真品的回購價值基本都在300萬以上。
所以拍得拍品的出價在300萬以下的都是賺的。
現在假設這些條件全都成立。
正常情況下,想要拍得拍品就隻能通過不斷的出價。
最終成交價格的最高點隻可能在300萬左右。
這可以理解為是‘標準價格’。
當然,也可以在另外一種情況以低於標準價格的出價拍得拍品。
那就是使用【ca】。
在【ca】的六種結果裡,因為有【sod】的存在,的確有一種‘抽獎’的感覺。
隻要抽中,就能用最低的價格拍得拍品,實現利益最大化。
但隨著當前出價不斷的提升,最終的大獎也會不斷縮水。
所以,就像齊遠山說的。
越早使用【ca】,無論是得獎幾率還是大獎的含金量,都比後麵使用的要高。
那就是不用白不用。
接下來出價的暴龍姐已經想通了。
“媽的……”
“老娘小時候運氣好的一匹。”
“每次抽獎都能抽到大獎,不過也不知道那些小攤的老板腦子搭錯哪根兒筋。”
“大獎居然都是他媽成套的練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