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刮完這些後,她去父親房間繼續尋寶。
父親和後母住在一樓的東側套間。
顧清如記得父親臥室對外有一個小花園,房間窗戶望出去是一片綠色。
推開厚重的橡木門,房間裡還殘留著父親常用的龍井茶香,隻是被後母用的刺鼻香水味掩蓋了不少。
她環視四周,目光最終落在那個看似普通的五鬥櫥上。
這是母親當年的陪嫁,表麵斑駁的漆痕下,隱約可見精美的螺鈿鑲嵌。
她蹲下身,手指沿著抽屜底部摸索,在第三個抽屜的背麵觸到一塊微微凸起的銅片。
這是父親當年特意改造的——隻有將抽屜完全拉出,再以特定角度推回,才能觸發機關。
一聲輕響,五鬥櫥整體向右移動了半尺,露出後麵牆壁上的暗門。
暗門上的鎖孔形狀奇特,是一枚銅錢的樣式。
顧清如從空間取出一枚特製的發簪,簪頭正是仿製光緒通寶的銅錢。
這是父親在她十八歲生日時交給她的。
銅錢插入鎖孔,順時針旋轉三圈,暗門應聲而開。
撲麵而來的是陳年檀香混合著羊皮紙的氣息。
顧清如進入密室之中。
密室不大,但擺放井然有序:
左側牆邊立著幾個樟木箱,箱蓋上用朱砂寫著等天乾地支,
正中是一張紅木案幾,上麵整齊碼放著牛皮紙包裹的物件,
右側的博古架上,陳列著幾個青花瓷罐,
顧清如首先打開最近的樟木箱,裡麵整整齊齊碼放著:大黃魚十兩金條)五十條,每根都用紅綢包裹,
上麵還有用防潮油紙密封的文件,顧清如知道這裡麵是家裡的地契和房契。
幾本泛黃的賬冊,記錄著父親在海外銀行的戶頭信息。
下麵的箱子不再仔細看了,統統收了。
案幾上的包裹揭開後,是母親陪嫁的田黃凍石印章,一套完整的明代青花茶具,底部大明宣德年製的款識清晰可見。
用油布包裹的幾卷古畫,顧清如認出這是父親最珍視的宋徽宗花鳥圖臨摹本。
她伸手一揮,這些珍寶全部收入空間。
從密室出來,顧清如不死心,要找找後母的私房錢。
她在屋內搜尋,從衣櫃到床底,從梳妝台到書架,甚至連窗簾後麵都沒放過。
梳妝台上的珠寶首飾顧清如全部都收了去。
但是錢物沒有找到。
不可能沒有...她咬著下唇喃喃自語。
顧清如揉了揉發酸的膝蓋,正準備放棄時,目光突然落在衣櫃最上層的那個舊鞋盒上。
那個位置她之前檢查過,隻看到幾雙過季的鞋子,但此刻,一縷陽光從窗簾縫隙透進來,正好照在鞋盒邊緣,隱約可見盒子下麵似乎有什麼東西。
心跳驟然加速,顧清如搬來椅子,踮起腳尖伸手夠到那個鞋盒。
當她移開盒子時,一個暗紅色的絨布包和一本深藍色存折赫然出現在眼前。
找到了!
顧清如取下這兩樣東西,先打開了存折。
當看到上麵的數字時,她倒吸一口冷氣——
餘額顯示二萬三千六百元。
這上麵數字遠超顧清如預計,後母竟然私藏了這麼多私房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