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處傳來引擎聲,農場的老舊卡車搖搖晃晃駛來,車燈刺破晨霧。
卡車來了以後,宋毅和知青們幫炊事班姑娘們將廚房炊具和柳條筐全部搬到車上。
“鍋放這兒。”宋毅單手接過行軍鍋,穩穩卡在車鬥角落,“你們上車先眯會兒。”
林知南和王明珠道謝,麻利地爬上車,裹著棉襖縮成一團。
馬衛國和宋毅去了前麵駕駛室。
顧清如和知青們一起爬上了卡車車鬥。
卡車啟動時,引擎的震顫混著柴火的乾燥氣息,林知南和王明珠很快就睡著了。
卡車在山路顛簸行駛二十分鐘後,石河農場的牌子逐漸清晰。
下了卡車,大家一起集合前進,等七連到了地頭,已經有不少連隊到了。
林知南和王明珠立即開始分發乾糧袋,王明珠負責發,林知南負責登記,每個人按小組名單領取,防止冒領。
領好乾糧袋,知青們將自己帶的搪瓷缸、水壺和乾糧袋放在田邊。
“嗚——嗚——嗚——!”
在農場老式拖拉機汽笛響起連續三聲長鳴後,開工了。
“兩人一壟,捆紮間距要勻!”宋毅吩咐著,帶著五十多名知青和老職工們手持鐮刀一頭紮進了麥地裡。
顧清如領完乾糧袋後,沿著田埂走到農場指揮部旁,遠遠就看見中心醫療帳篷。
醫療帳篷有明顯的標誌,掛著一個褪色的紅十字旗,旗杆下還吊著一盞馬燈,若是天黑燈會亮起來。
她掀開帳篷門簾時,團部醫政乾事老吳正用牙咬開捆藥箱的麻繩。
“吳乾事好,我是七連衛生員顧清如來報到。
她拿出連長李峰開具的外派醫療證明。
吳乾事吐掉嘴裡的繩屑,查看了證明之後,推過一個漆著紅十字的木箱,
這是你們連的急救箱。
顧清如蹲下身,快速檢查了一下急救箱——十滴水、硼酸水、紫藥水、紗布、止瀉藥……
不一會,四個連隊的衛生員都到齊了。
吳乾事開始安排衛生員的任務:
“一連衛生員留在中心醫療點,配合黃醫生處理重傷!
三連、四連、七連的衛生員全部下地巡診!
重點盯防中暑、麥芒皮炎和鐮刀外傷!
每兩小時檢查一次飲水點,確保每個知青都能喝到加了鹽的涼白開。”
顧清如背上藥箱,推著自行車朝七連騎了過去。
太陽已經出來了,熱浪撲麵而來,麥田裡的知青們已經揮汗如雨。
顧清如到了七連負責的地頭,看著彎腰割麥的人們,
她發現宋毅雖然軍校畢業,乾起農活並不差,他已經割完半壟麥子了。
他的動作帶著軍校特有的韻律感——彎腰時脊椎彎成滿弓,鐮刀揮出時小臂肌肉如彈簧繃緊。
鐮刀貼著地皮劃過,麥稈整齊倒下。
有知青偷偷學他的姿勢,卻差點割到自己的腿。
“手腕發力,不是胳膊。”宋毅頭也不抬地示範,汗珠順著下頜滴在麥穗上,
“割下的立刻捆好,彆讓麻雀盯上。”
劉芳芳的鐮刀在麥稈上磨蹭了半天,才割下稀稀拉拉幾束。
她的目光總忍不住往宋毅那邊瞟——他彎腰時繃緊的後背,揮鐮時手臂鼓起的肌肉線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