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後,顧清如漸漸適應了營部培訓的生活作息。
王秀蘭總是宿舍裡起的最早的一個,哨音還沒響就窸窸窣窣地收拾起來。
顧清如閉著眼,聽著她輕手輕腳地穿鞋、疊被,但木床板的吱呀聲還是格外刺耳。
這就是宿舍生活,沒有秘密,也沒有真正的安靜。
清晨六點,哨音響起。
這時候晚上開始冷了,接近零度,但是宿舍的鐵皮爐子還沒有燒。
鐵皮爐子有規定,要等到零下十度才能開始使用。
顧清如晚上睡覺的時候,直接套上明天要穿的衣服,一床毛毯墊在下邊,上麵是一床棉被,還蓋了一件大棉襖。
這樣才勉強度過寒冷的初冬夜晚。
黃麗珍和郭慶儀看顧清如這樣做,她們兩個晚上睡覺也這麼做。
哨音響起來的時候,顧清如爬起來直接套上厚棉襖,用暖水瓶的水洗漱。
六點一刻,操場跑步。
學員們排著隊跑圈。
早上六點四十食堂吃早飯。
早飯一般是玉米麵糊糊配鹽漬芥菜絲。
玉米糊糊很稀,顧清如從兜裡掏出張嬸給的醃蘿卜,咬一口,酸辣味衝淡了糊糊的寡淡。
周圍不少學員也都摸出自家的醃菜,有鹹菜疙瘩、辣白菜等。
小小的醃菜罐,成了他們唯一的慰藉。
七點到十二點在糧倉上理論課。
下午兩點到五點是政治課,晚上七點到九點是實操。
赤腳醫生培訓的內容以防治常見病、戰場急救、中草藥識彆、簡單西藥使用、衛生防疫、針灸新針法為主,分彆由不同的醫生來講。
顧清如對戰場急救、中草藥知識這幾項比較感興趣。
防治常見病、簡單西藥是營部黃醫生來講,
戰場急救和衛生防疫是團部衛生所的張建國軍醫來講,他的戰場急救課最受歡迎。
他演示止血帶用法時,繃帶勒得緊,學員齜牙咧嘴卻不敢喊疼。
中草藥識彆和針灸針法,則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醫生,陳老來講。
陳老的中草藥課像講故事。
他枯瘦的手指捏著一株蒲公英:“這叫婆婆丁,能消炎,也能要命,看你怎麼用。”
去年有個生產隊,拿它當野菜吃,連吃三天,結果全隊拉肚子拉到脫水。
教室裡二十多個衛生員發出低聲驚歎。
可你要是懂得炮製,它就是一味好藥。
你們記住,草藥是活的學問,用對了救人,用錯了害人。
顧清如迅速記下要點,在她左側,黃麗珍邊寫筆記邊點頭,右側的郭慶儀坐得筆直,專注的聽著陳老講課。
下課後,學員們去食堂吃午餐,營部食堂供應三餐製。
中午一般是高粱米飯配白菜燉凍豆腐。
每周三、周日菜裡麵會加葷腥。
所謂的葷腥就是一些葷油飄在表麵,運氣好的能吃到薄薄的肉片。
這天下午兩點到五點的政治學習課上,張教導員正帶著大家學習紀念白求恩。
他的聲音像催眠曲:“白求恩同誌毫不利己專門利人……”
大家都挺直腰板,眼睛盯著書本,時不時點頭。
顧清如一邊盯著課本,一邊思想在開小差。
無意看見窗外不遠處的房子煙囪冒著白煙。
估計那裡就是營部澡堂了。
營部有澡堂,裡麵有熱水供應,但是要洗澡票才能進。
她的劉海有點油了,已經三天沒洗頭了。
而王秀蘭昨天下午就在宿舍炫耀過了。
作為營部衛生員,她每月發四張洗澡票,每周可以去洗一次。
這一點還是挺讓人羨慕的,培訓學員們沒有澡票,但每周二、五供應熱水。
她和黃麗珍隻能利用這些熱水在宿舍擦洗一下。
顧清如有空間可以洗漱,但是集體生活讓她喪失私人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