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問話的對象,分彆是趙連長和李指導員。
“連長,這次領肉回來,是誰提議的?是司務長彙報,還是你主動安排的?”
“你為什麼沒有吃呢?”
趙連長臉色有點發白:
“是……是司務長提的建議,最近連隊裡的知青們開荒任務重,大家都很辛苦,想統一買點肉補一補。吃得好,才有力氣完成任務指標。正好營部下撥了一批戰備肉,難得有機會改善夥食,我就批準了。”
“至於馬肉拿回來以後……我確實沒再細問。”
他頓了頓,神情愧疚,“我……我也有責任,審查不嚴!”
說到最後,他猛地一拳砸在自己的大腿上,滿是悔恨。
“那天晚上我和李指導員確實沒有去食堂,我們倆在連部研究春耕計劃到很晚。
那馬肉燉好的時候,時間都已經是快九點了,是給知青們‘改善夥食’的‘加餐’,想著他們開荒辛苦,難得有肉,我們倆就沒過去。”
李指導員說法與他基本一致。
“按規矩,連隊采購大宗食材,尤其是肉類,是要打報告給營部後勤處,由他們審批撥的。這次買馬肉,司務長是跟我們報備過的,我們想著程序合規,也就沒多問……”
“那晚,我們連食堂都沒有進去。”
姚文召記下這些信息後,又輪流叫了幾個症狀輕的知青。
孩子們臉上還帶著病後的蒼白和驚魂未定。
“你吃的時候,有沒有發現異常?”
“有點腥……跟豬肉、牛肉都不一樣。”
“顏色也不對,是暗紅色,但我們尋思著,可能馬肉就這樣。”
“大家開荒都累,難得有肉吃……”
所有人都離開後,姚文召陷入沉思。
他閉上眼,將所有人的話在腦子裡過了一遍。
司務長的“戰備肉”,炊事班的“沒多想”,連長的“同意”,知青們的“不能浪費”……這一環環,導致了今日的集體中毒事件。
目前可以確認的幾點:
一是這肉是從營部後勤拿到的,手續齊全,流程上沒有明顯違規;
二是從當事人描述來看,肉在領取時就存在顏色偏暗的問題,但未引起足夠重視;
三是目前沒有發現明顯的腐敗變質跡象,因此不能簡單歸結為‘肉壞了’。
姚文召不禁開始思考,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食堂角落裡,顧清如坐在椅子上,手裡拿著一支鉛筆,在一張草稿紙上畫著一條條流程線。
連隊要拿到馬肉,首先要由司務長統計知青們的肉票,計算出連隊的肉類需求。
然後,司務長會提交物資申請單,這份申請單需要經過連長和指導員共同簽字,才能提交到營部。
營部在收到申請單後,會進行審核,確認無誤後再上報至團部。
團部則會協調相關資源,與肉聯廠聯係,進行統一采購。
肉聯廠將馬肉發貨至營部後勤倉庫,由營部統一調配。
在這個過程中,馬肉會被進行分割,然後通知司務長前來領取。
司務長領回馬肉,交給炊事班加工。
每一個環節都看似嚴謹,但顧清如知道,實際操作中難免會有疏漏。
她放下鉛筆,開始逐條分析:
連長和指導員,兩人都是老黨員,政治立場堅定,沒理由給連隊投毒。
並且他們倆都沒吃,若真是他們做的就太明顯了。
若是馬肉本身有毒,是病畜死肉,那問題就出在肉聯廠或者是營部倉庫。
但肉聯廠是國營單位,有一套正規的檢測流程,怎麼可能讓病畜死肉出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