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走前,幾人在洞口不遠處的青石上做了標記。
歸途下山風微涼,顧清如將采得的靈芝、天麻、豬苓一一清點,鄭重道:“這些藥材來之不易,但也是咱們三人同守的秘密。我提議,平分了吧。”
李三才立刻擺手:“我不要,我帶你們來這裡不是為了分利,這些藥材能派上用場比什麼都強。”郭慶儀也笑著搖頭:“清如,我同意三才同誌的說法,這些藥材不然你就留著吧,這些在你手裡,才能發揮效果。我不懂這些拿了也是壓箱底。”
“可這是大家一起來的……”她還想堅持。
李三才望著遠處起伏的山脊,“這山有它的規矩,隻要我們不是為了私利去挖,能用來救人,就行。”
見此,顧清如才肯收下。幾人約好,明年再來采一次。
回去的路上,顧清如開始盤算這些藥材如何用。
最珍貴的就是靈芝,兩顆靈芝已成熟,孢子散儘,正是藥性最足的時候,可切片烘乾,研製成藥丸。
她想到鐘維恒司令的肺弱久喘之症,正需要靈芝。
或者是術後元氣大傷的人,服用補藥加入少量,可助其恢複。
總之,此物難得,不可濫用,須留給真正需要之人。
…….
農場疫病控製後,回營部前,顧清如還去了一趟師部。
她將一疊厚厚的材料,交到周懷山手中。
防疫日誌、病例統計、藥物配比記錄、隔離分區圖……每一頁都密密麻麻寫滿手記,邊角甚至貼著臨時補上的紙條。
周老軍醫戴上老花鏡,一頁頁翻閱,神情專注得像在讀一封來自戰場的捷報。
他時而點頭,時而低聲念出不同症狀的配伍,手指在配方來回摩挲。
良久,他摘下眼鏡,抬眼看向顧清如,
“小顧同誌,你的記錄報告我看了。這裡麵不光記錄完善,還改善了我的防疫辦法,你提到的這套‘分級隔離、中西醫結合’的防疫法,在藥品短缺、人員不足的條件下,硬是把疫情壓住了,這不是運氣,是本事!”
“我乾了一輩子防疫,見過太多紙上談兵的‘經驗’,你這回做的不錯,不隻是合格,還有突破!讓我看了都覺得受益匪淺,如臨一線。”
顧清如謙虛的說道,“謝謝您的誇獎,多虧了您的方子,農場疫病才能這麼好的控製住。今後我還需要多和您請教。”
周老軍醫站起身,將報告輕輕拍在桌上:“我要把這份材料作為典型經驗,上報兵團衛生處,甚至軍區!這種能在邊遠地區落地、能打硬仗的防疫模式,正是我們兵團現在最缺的!”
從這位曆經風雨的老軍醫口中說出的認可,比任何嘉獎都更沉、更重。
顧清如覺得這段時間的努力沒有白費,她眼眶微紅,“周老軍醫,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是農場所有人的配合,是大家沒放棄。”
周懷山凝視她片刻,微微點頭。
窗外,風掠過屋簷,吹動一串晾曬的黨參,沙沙作響。在邊境兵團,一個年輕女子用雙手與信念,在荒原上種下了希望的種子。而這顆種子,已經開始生根發芽。
“走吧,我們一起去衛生科,將你的報告交上去。”
“好。”兩人一起朝著師部衛生科走去。
喜歡奪回家產,資本家大小姐下鄉邊疆請大家收藏:()奪回家產,資本家大小姐下鄉邊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