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小毅並不知情。是我私下運作,未與他商議。他是軍人,講紀律,若提前知道,反而會拘束。而我,隻是個母親,隻想看到兩個我珍視的孩子,將來都能走得更遠、站得更高。
小顧,這機會雖由我推動,但我絕無施恩之意。我隻是愛才,更是惜你。你若肯去,便坦蕩接受;若覺沉重,也儘可推辭。
暫時保密,不必急於答複。認真考慮清楚,為自己,也為將來。
盼你回信。
林秀芳手書
顧清如看完這封信,一下子就明白了。
原來並非是她多心。
原來這個名額不是組織的青睞,也不是命運的巧合,一切都是宋毅母親在背後的暗中安排。
看完信,顧青心情很複雜。
從信上內容看,這是長輩對晚輩的關心和提攜,是給她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但再一想,事情沒那麼簡單。
宋母特意強調“小毅不知情”,還讓她保密,說明這件事不能讓宋毅參與,也不能公開。如果真是純粹為她好,為什麼不敢明說?為什麼要避著兒子?
她越想越清楚,宋母不是在幫她。
把她送去京市,一走三年,距離遠了,聯係少了,三年後會如何,誰也不好說。
並且,若是她接受了這份好意之後,宋家對宋毅有任何安排,她都沒有資格置喙。
這是在用一種體麵的方式,將她從宋毅身邊挪走。
想起劉玉香之前告訴她的那些話:
“宋家不會同意你們的事。”
“人家要的是門當戶對。”
當時她覺得是劉玉香心壞,故意編瞎話騙人,現在看來,她說對了。
宋家並沒有接納她。
她既感到傷心,又也有些觸動。
這一切安排的背後,是一個母親的拳拳愛子之心。
她有點想念自己的母親了。
她甚至有些意氣用事的想,既然自己要替父親平反,京市就是張文煥的大本營,乾脆接受這個好意好了。這樣更方便收集罪證,還能提升自己,拿到醫生資格。
這樣做大家都開心。
想了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之後,顧清如把信折好,收進空間,沒跟任何人提起。
下午,看望弟弟之後,她來到團部家屬院的王靜嫻家。
王靜嫻親自捎了話,請她來家裡吃飯。
來到家屬院東頭的平房小院,敲響門,很快王靜嫻就迎了出來,“顧妹子,你來了。”
屋裡暖和,飯菜已經準備好了,熱騰騰的手擀麵,一碟醃蘿卜,一碟炒雞蛋,一碟炒土豆。
“快進來,外頭風大。”王靜嫻接過她脫下的棉襖掛好,“我剛學會擀這麵,你嘗嘗看,是不是太軟了?”
顧清如拘謹地坐下,輕聲道:“您太客氣了……飯菜太豐盛了。”
“什麼客氣,”王靜嫻笑著盛麵,“咱們又不是外人。再說,你還送了我那麼好的禮物。那本魯迅詩集,在家時我就有一本,來這裡行李太多沒有帶來。看到這本書,我可太高興了,我翻了好幾天,每一頁都像老朋友說話。尤其是《野草》那幾篇,夜裡讀,心都靜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