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氛並不輕鬆,反而透著一股無形的壓迫感。
顧清如低頭認真做著筆記,駱嵐湊近,低聲說,
“清如啊,今天周乾事可能會點新人發言,你要是答不上來,就說‘還需深入學習’,彆硬撐。”
顧清如笑笑說,“好的。”
果然,沒多久,周乾事直接點名顧清如:
“顧同誌,是咱們的新成員。來,你給大家說說,對‘抓革命,促生產’這句口號,你是怎麼理解的呀?結合你在下麵營部的見聞說說。”
顧清如站起身,略一沉吟,用清晰的語調回答,
“我在營部時間短,見識有限。根據社論精神和我的粗淺理解,‘抓革命,促生產’是統一的整體,政治是統帥,是靈魂。隻有思想上高度一致,純潔隊伍,才能激發最大的生產熱情,更好地完成屯墾戍邊的光榮任務。我在下麵看到同誌們都是這樣做的,大家乾勁都很足。”
她的回答四平八穩,嚴格扣著報紙上的話,沒有任何個人發揮。
周乾事眼底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審視,臉上笑容卻更溫和了:“說得很好,看來理論基礎很紮實嘛。那在你看來,咱們兵團當前‘促生產’的重中之重是什麼?比如,是應該更注重開墾戍邊的糧食產量,還是應該優先保障上麵大項目的物資供應呢?”
學習室裡安靜下來。
周乾事這番話聽起來像是隨口一問,其實是個“坑”。
這是一個兩難的問題。
這時候的兵團,表麵是搞生產、種地開荒,實際上是一盤大棋。
一邊要“屯墾戍邊”,多種糧食養活自己,守住邊境;另一邊又要為國家的大項目服務,比如修鐵路、建工廠、運軍需,這些都歸“上級重點項目”管,來頭大、任務急。
可資源就那麼多:人手、車輛、油料、糧食……
要是把力氣全花在種地上,項目那邊就要罵你“不講大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可要是把好地好車都調去支援項目,下麵的人就要餓肚子,群眾又有意見。
所以,“該優先保吃飯,還是保任務”,根本不是個簡單的工作問題——
它背後牽著兩股勢力:
一股是主張“自力更生、穩紮穩打”的地方領導,
另一股是代表“中央指令、快速推進”的上級派員。
主張“先種地、保邊疆”的人,認為兵團根本任務就是屯墾戍邊,要先穩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解決吃飯問題,這些人多是基層出身,重視實際生存。
主張“優先支援大項目”的人,則強調服從上級、服務大局,哪怕自己吃糠咽菜,也要把糧、油、布、鐵優先上交。這類人往往跟高層關係近,講政治正確。
顧清如無論選擇哪個,都可能被曲解。
你公開說“應該多開荒”,有人會說你“不顧大局”;
你說“應該保項目”,又會被批“漠視基層疾苦”。
這是逼迫顧清如在公開場合站隊。
而顧清如一個剛調來的保健醫生,既無職務、又無背景,偏偏被點名回答這種問題……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她是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答得好,不過是“按規定發言”;
答得稍有不慎,輕則被記一筆“思想偏差”,重則卷入派係鬥爭。
所以學習室裡一下子安靜了——
誰都不敢替她接這話。
喜歡奪回家產,資本家大小姐下鄉邊疆請大家收藏:()奪回家產,資本家大小姐下鄉邊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