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強將那兩小瓶珍貴的粉末和粘稠液體擺在工作台正中央。
“係統,基於這兩種寶貝,給我重新設計能量核心架構。”何強的手指輕撫過裝著稀土陶瓷粉末的玻璃瓶,冰涼細膩的觸感仿佛在指尖激起微弱的電流。
“目標:能量密度最大化,兼顧高倍率充放電和循環壽命。結構?固態混合能量單元!”
係統界麵上,複雜的分子結構式和能量傳遞模型宛如有生命般飛速構建、拆解、重組,光芒在何強專注的瞳孔中跳動。
“正負極采用改性鈷酸鋰和石墨烯複合材料,基於樣品數據優化。”
“電解質是關鍵,固態陶瓷粉末為主體,提供高離子通道;柔性聚合物填充界麵,解決接觸和應力問題。”
屏幕上彈出3d打印的選項,附帶著令人咋舌的成本估算。
何強眉頭緊鎖,“草!這成本…連科研機構都得肉疼,窮鬼玩不起!”
他果斷切換思路,“換方案,用微孔發泡結合激光蝕刻,製造多孔電極骨架,增大反應麵積。”s,簡化版cu就行,核心功能是精確控製、過載保護、溫度監控。”
設計圖紙在屏幕上如藝術品般逐漸成型,那是一種前所未見的電池結構,精密而複雜,每一處線條都蘊含著何強的天才構思。
“架構確認,能量核心v1.0設計方案生成。開始進行製造可行性模擬。”
模擬結果像一盆冷水澆下:製造難度極高。
“材料配比、燒結溫度、壓合力度…任何一個環節出錯,都可能導致性能斷崖式下跌,甚至…”係統界麵閃爍著刺眼的紅色警告。
“炸!”係統冰冷的提示音讓何強後頸汗毛倒豎。
“炸?老子玩的就是心跳!”他深吸一口氣,眼神從遲疑轉為銳利,如同穿透黑暗的激光,“開乾!”
升級後的實驗室雖然簡陋,但核心設備如真空手套箱、小型燒結爐、精密點膠機一應俱全。
何強穿上白大褂,戴上護目鏡,雙手微微顫抖卻又堅定地探入手套箱,仿佛即將執行一場生死攸關的手術。
他小心翼翼地稱量著陶瓷粉末,精確到毫克。
每一種材料的混合、攪拌、塗覆,都嚴格按照係統計算出的最優參數進行。
燒結爐內,溫度曲線被精確控製,任何細微的波動都可能讓幾個小時的心血化為烏有。
第一次嘗試,電極材料在燒結過程中如蛛網般龜裂。
“媽的!”何強低罵,將報廢品丟進回收箱,“溫度梯度控製有問題,係統,調整參數,再來!”
第二次,塗層厚度不均勻,導致內阻過高。
“點膠機精度還是差點意思…得手動微調補償!”
第三次,組裝壓力過大,脆弱的陶瓷電解質層如同脆弱的蟬翼般被碾碎。
汗水浸濕了額發,何強眼中的血絲如紅色蛛網蔓延。
失敗,分析,調整,再失敗,再分析…實驗室的角落裡,廢棄原型堆成了小小的墳場,每一塊都埋葬著一次希望,也孕育著下一次成功的可能。
每一次失敗,都伴隨著刺鼻的氣味或細微的能量泄露。
有一次,一塊半成品在測試台上突然冒出白煙,溫度計數字瘋狂攀升!
“熱失控!快斷電!”何強反應極快,像觸電般彈起,迅速切斷電源,啟動緊急排風。
s的過溫保護閾值太保守,安全冗餘不夠!”
連續三天三夜,何強幾乎沒合眼。
咖啡和濃茶成了他的血液替代品,黑眼圈如同烙印掛在眼下。
他像一個執迷不悟的煉金術士,在失敗的灰燼中固執地尋找著成功的火種。
終於,在第九次嘗試後,當最後一道封裝工序完成,一塊巴掌大小、閃爍著金屬色澤的扁平能量塊靜靜躺在測試台上,像一塊來自未來世界的神秘石板。
“能量核心v1.0原型,編號007…開始性能測試。”何強聲音沙啞,帶著難以掩飾的疲憊和期待。
連接上測試設備,屏幕上的數據開始跳動。
充電曲線陡峭而平穩,速度遠超普通鋰電池!
放電測試,加載模擬“天樞”高負載運行的功率曲線。電壓穩定,能量輸出強勁!
“能量密度…857hkg!”當最終數據定格,何強猛地攥緊拳頭,指節發白,骨骼發出輕微的抗議聲。
“循環壽命預測…超過3000次!”
“充放電倍率…峰值可達15c!”
一陣令人窒息的沉默後,何強爆發出如雷般的怒吼:“成功了!老子成功了!”他再也抑製不住激動,狠狠一拳砸在工作台上,發出“咚”的悶響!
這數據,不僅吊打市麵上所有民用電池,甚至超越了許多國家實驗室的理論極限!這才是配得上“天樞之心”的能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