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多小時過去。
“爸爸,初步分析結果出來了。”嫦娥的聲音響起。
數據處理達到某種閾值,難以言喻的興奮感在她冰冷的聲線中流淌。
何強立刻回到主控台前。
巨大的全息投影展開,展示出一種極其複雜而優美的晶格結構模型。
“這是什麼?”何強看著模型。
即使以他的知識儲備,也從未見過如此完美的原子排列。
“它是一種地球上從未被發現過的超合金。”嫦娥解釋。
核心是一種未知的穩定重元素,原子序數遠超現有元素周期表。
它與其他多種稀有金屬原子,通過一種前所未見的、近乎完美的量子鍵合方式構成。
它的形成條件極其苛刻,推測需要地幔深處的超高溫高壓環境,並且可能經曆了某種未知的高能宇宙射線長期輻照。
這解釋了它為何會在隕石坑附近被發現。
何強的心跳開始加速。
這種結構,這種構成……
“特性呢?”他問。
分析結果確認了他的初步判斷,並發現了更多驚人特性。嫦娥調出數據列表。
“超高強度與韌性:理論強度是目前地球已知最強鈦合金的37.4倍,同時具備極佳的韌性。”
“能量吸收與傳導:對動能和特定頻段的能量衝擊,表現出超過92的吸收效率,並將剩餘能量迅速、均勻地傳導至整個結構表麵,避免應力集中。”
“特殊效應:在特定高溫下,呈現出顯著的形狀記憶效應和超塑性,理論上極易於精密加工。”
“物理性質:密度略高於鋼鐵,約為每立方厘米9.5克。
具備極致的耐腐蝕和耐高溫特性,熔點預估超過五千攝氏度。”
何強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翻湧的激動。
強度、韌性、能量吸收傳導、形狀記憶、耐高溫…這簡直是為“創世紀”量身定做的完美材料!
這種金屬吸收能量並傳導分散,如同深海的沉穩與共鳴。
“就叫它——‘深海振剛’!”何強脫口而出。abyssaresonancestee!
“命名已記錄:深海振剛。”嫦娥確認。
“提煉工藝呢?”何強追問。
“分析顯示,常規物理或化學冶煉方法幾乎無效。”嫦娥給出了預料之中的答案。
“必須采用特殊工藝,例如超高壓電弧熔煉、等離子體定向精煉,以及強磁場約束下的懸浮提純。
這些工藝對能量消耗和技術要求極高。”
“嗬,正好。”何強嘴角勾起。
“起源島基地,最不缺的就是能源和技術!”
“立刻調整‘開拓者’機器人生產線,改裝一部分機器人。”
何強調整指令,“根據‘深海振剛’的特性數據,設計並安裝專用鑽探設備和高精度礦脈探測傳感器。
目標,隕石坑區域,不惜一切代價,找到主礦脈!”
“遵命,爸爸。專用機器人‘尋脈者i型’設計方案生成中,預計2小時後首批下線。”
接下來的兩周,成了起源島深海探索最艱難的時期。
隕石坑附近的海床地質結構異常複雜,超高的海水壓力和強腐蝕性對機器人是巨大的考驗。
改裝後的“尋脈者”機器人被一批批投放到深海。
監控屏幕上,代表機器人的光點時常閃爍,然後永久熄滅。
一台編號s017的機器人信號驟然中斷。
它傳回的最後數據顯示,遭遇了難以想象的強地質斷層擠壓,金屬外殼在恐怖的力量下瞬間變形、撕裂。
另一個光點,s039號,動力核心溫度飆升至臨界點,深海壓力超出了設計極限,整個機體在高壓下發出不堪重負的吱嘎聲,最終爆裂成一團扭曲的殘骸。
s062號探測器則遭遇了未知強酸性熱液噴流。
監控畫麵中,高精度鏡頭被瞬間腐蝕得模糊不清,信號伴隨著滋滋的電流聲徹底消失。
損失報告不斷傳來。冰冷的數字跳動著:損失數量突破五十…一百…一百五十…
嫦娥根據實時反饋的數據,不斷優化搜索算法,調整機器人的防護措施和行進路線。
但損失依舊在持續。
每一台機器人的損失,都代表著巨大的資源消耗。
但何強沒有絲毫動搖。
“深海振剛”的戰略價值,值得付出任何代價!
終於,在損失了超過一百五十台專用機器人後,近乎地毯式的搜索迎來了轉機。
“爸爸!發現高濃度‘深海振剛’礦石信號!”嫦娥的聲音猛地拔高。
信號位於隕石坑中心區域正下方約750米深處。初步探測顯示,是一條結構完整的礦脈!
何強猛地站起身,緊握的雙拳顯示出他此刻的心情。
“乾得漂亮!”
但新的問題緊隨而至。
“礦脈埋藏深度極大,覆蓋岩層極其堅硬。”嫦娥調出地質掃描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