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島,核心生物實驗室,此刻已是沸騰一片。
數日前,惡魔基因解析成果公布,超過兩百萬種技術信息,加上之前獲取的上百萬種。
被係統性地注入“乾坤之域”的“五太”核心科研計劃。
一場席卷整個起源島的科研狂潮,就此拉開序幕。
“太易計劃”的實驗室內,維斯教授推了推厚厚的鏡片,緊盯屏幕上閃爍的數據流,激動得聲音都在發顫。
“我的上帝!這些關於高維空間信息編碼的零星線索,還有那些亞空間能量應用的描述……簡直是為我的統一場論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他旁邊的助手們,也一個個精神亢奮,恨不得把腦袋鑽進屏幕裡。
“太初計劃”那邊,李穎教授平日裡冰冷的臉上,也罕見地泛起紅暈。
她指著基因鏈模型,對團隊成員快速說道:“看到了嗎?惡魔基因中關於細胞能量效率、組織再生修複,還有那種變態的環境適應性變異核心機製!
‘鴻蒙道基v2.0·噬星者’的核心模塊,很多可以直接借鑒,甚至優化!”
團隊成員爆發出低低的驚呼,看向李穎的眼神充滿了狂熱。
“太始計劃”的負責人,鋼鐵巨人沃爾科夫,正對著一份人工智能控製係統的設計理念圖紙興奮拍案,震得桌子嗡嗡作響。
“好家夥!這幫惡魔的腦子是怎麼長的?
這種構建更高效、更智能的自動化生產線和能源分配網絡的思路,太牛逼了!
我們的工廠效率,起碼能再翻兩番!”
另一邊,“太素計劃”的索菲亞和嫦娥,則對惡魔文明那套高級信息加密和反乾擾技術產生了濃厚興趣。
兩個頂級的“數字幽靈”湊在一起,屏幕上的代碼流傾瀉而下,顯然是在琢磨著如何把“乾坤之域”的信息安全架構再升幾個級彆。
而何強,則親自領導著“太極計劃”的新材料和空間技術攻關團隊,將重點放在了對微蟲洞技術的理論驗證和實驗性蟲洞發生器的初步設計上。
在這場席卷全島的科技消化吸收浪潮中,第一個迎來革命性突破的,是“太始計劃”中的能源核心項目——“鳳凰”係列可控核聚變反應堆。
“老板!成了!第三代‘鳳凰’可控核聚變技術,成了!
”沃爾科夫粗獷的嗓音帶著壓抑不住的狂喜,通過通訊器直接炸響在何強的耳邊。
短短數周!這簡直是奇跡!
得益於從惡魔基因中解析出的、關於“暗能聚變引擎”的那些雖然殘缺但絕對顛覆性的核心原理。
再加上維斯教授團隊在“太易計劃”中對高能粒子約束理論的最新進展,沃爾科夫和他的能源專家團隊。
硬是在這不可能的時間內,成功設計並初步驗證了第三代“鳳凰”可控核聚變技術!
這種第三代“鳳凰”聚變技術,相比前代,簡直是雲泥之彆!首先是極致小型化。
反應堆核心體積,硬生生被壓縮了近百分之六十!
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它能更輕鬆地塞進各種宇航載具和移動平台中!
其次,能量輸出實現了指數級的提升!
能量轉換效率,一舉躍升至驚人的百分之八十五以上!
單位體積的能量輸出功率,更是提升了近一個數量級!
簡直是暴力美學!
更牛逼的是,它還實現了絕對的穩定與安全!
引入了基於惡魔基因“細胞結構自適應優化”原理的。
能夠實時感知並主動調節等離子體約束狀態的“智能磁流體約束係統”。
這玩意兒使得反應堆的運行穩定性和安全性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理論上,即使反應堆遭遇毀滅性打擊,都能硬抗下來,繼續穩定輸出!
“叫它‘太陽之心’也不為過!”
一個年輕的研究員看著測試數據,激動地喊了出來。
在第三代“鳳凰”聚變技術成功實現理論突破和小型化驗證後,何強當即下令。
“所有‘鯤鵬’級主力星艦,原計劃搭載的第二代‘鳳凰’核聚變引擎,
全部給我更換為最新的第三代‘鳳凰’聚變核心!”
“搖光號、紫微號、太微號,包括艘鯤鵬號一起同步進行升級!”
“同時,基於新引擎的強大能量輸出,對星艦的能量護盾係統、武器係統。
特彆是艦首主炮的充能速度和威力上限,給我往死裡堆料,進行全麵的升級和優化!”
“還有那個實驗性的短距離空間跳躍引擎,理論模型不是出來了嗎?也給我裝上去,進行驗證!”
旗艦升級緊鑼密鼓進行的同時,何強親自領導的“太極計劃”團隊,在空間技術方麵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進展。
起源島深處的某個高度保密的實驗室裡。隨著一陣極其輕微的空間漣漪波動。
一個直徑不過數厘米,閃爍著幽暗不明光澤的微型、單向“可控蟲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