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德諾文明的遠征艦隊,像懸在頭頂的利劍。
“起源城”每一位高層都感到了壓力。
儘管敵艦尚在亞光速的旅途中,但“天樞v4”模擬推演的猩紅警報,已無數次閃爍,預演著最壞的結局。
情報,數據,都在催促。
戰爭,從未如此迫近。
數周後,“起源之心”戰略指揮中心。
最高級彆戰略安全會議。
林文軒起身,麵色沉重,調出一份報告——《關於乾元星係長期安全與戰略縱深防禦體係構建的緊急預案》。
“領袖。”他的聲音在寂靜中響起。“不能把所有雞蛋放在太初星一個籃子裡。”
“新德諾,或者未來任何窺視者,發現乾元星係,未必會直衝太初星。”
“如果敵人從其他行星滲透、騷擾,建立前進基地,我們將非常被動。”
“必須將整個乾元星係,納入絕對防禦圈!”
何強坐在指揮位上,目光落在星圖上。他點頭:“文軒說得對。”
“即刻啟動,代號——‘乾元星盾’!”
“乾元星盾!”
四個字,眾人精神一振。
計劃目標:未來1年內,初步以主星太初星為核心,防禦體係輻射乾元星係其餘十四顆主要行星及重要衛星。
一個多層次、智能化、快速反應的立體防禦網,將在星係尺度鋪開。
規劃圖在全息屏幕展開,規模宏大:
每顆戰略行星或關鍵衛星,將建立至少兩到三個多功能自動化前沿防禦基地。集資源補給、前沿偵察、快速反應、區域火力壓製於一體!
每個基地的標準守備力量,配置驚人!
“地麵與低空防禦。”
索菲亞介紹。全息投影切換,展現出一顆荒蕪行星表麵,戰鬥機器人列陣。
“每個基地,配置一千到兩千個最新戰鬥機器人。
‘刑天iipus型’重裝機器人是鋼鐵壁壘,其全屬性納米科技軀體可根據‘乾坤道語’編譯的戰術指令微調形態,適應戰場。
混編的‘共工’特種作戰機器人,則無聲潛行,‘源初神金’打造的動力裝甲折射著行星光線。
它們的獨立戰鬥人工智能,數字靈魂由‘乾坤道語’鍛造,指令既出,絕無退縮,萬千單位,如臂使指!”
軍事將領接話,投影切換至行星軌道:“軌道與太空防禦,由五到十艘新下線的‘太初級’護航型戰艦組成的分艦隊負責。
它們是旗艦精簡版,主炮威力足以撕裂虛空,艦身線條冷硬,在星光下無聲巡弋,它們是星係的哨兵。”
“每支分艦隊,配備三十到五十架‘祝融幽靈’與‘祝融焚天’特種戰機。”
投影中,戰機編隊掠出,幽靈型戰機釋放電子乾擾全頻壓製,焚天戰機展示掛載的等離子集束炸彈。
“它們是製空鐵拳,是獵殺的尖刀,同樣基於‘乾坤道語’實現戰術協同。”
“還有……”
何強補充,聲音平靜,投影定格在一座行星同步軌道巨型炮台。
“每個基地,必須建造部署至少一座超大口徑‘湮滅級’軌道炮!”
那炮口直指深空,漆黑,寂靜。
何強繼續:“它由基地聚變核心直接供能,每次開火吞噬海量能量,但噴吐出的光束,足以重創,甚至摧毀任何入侵的主力艦!”
會議室內,氣氛凝重。這配置不是防禦,是要把整個星係變成武裝到牙齒的戰爭要塞!
如此龐大的體係,資源消耗與工業需求是天文數字。
何強的目光,落在星圖上那顆體積是木星二十倍的超級巨行星——盤古星。
其周圍富含金屬礦藏的衛星,特彆是“泰坦鐵獄”。
“沃爾科夫!”
“在,領袖!”亞曆山大·沃爾科夫洪聲道。
“盤古星及其衛星,擁有近乎無限的常規金屬和聚變燃料。”何強下令。
“我命令你,依托這些資源,在盤古星軌道及核心衛星,同步建立數百個集采礦、冶煉、製造一體的超大型自動化機器人製造廠、星艦總裝船塢和武器生產線!”
全息投影上,盤古星橙色大氣層下,“泰坦鐵獄”衛星灰暗地表上,無數巨型采礦機械正在作業;
巨大的冶煉爐火光衝天,礦石化為純淨金屬洪流;
環繞行星的軌道船塢中,一艘艘“太初級”戰艦龍骨正在生長,無數工程單元晝夜不休,焊接、組裝模塊。
那是鋼鐵、能量與智能的合奏。
“盤古星,將是乾元星係的‘戰爭熔爐’,‘工業心臟’!
為‘起源城’提供物質保障,是我們戰爭潛力的根基!”
“保證完成任務,領袖!盤古星,絕不辜負!”
沃爾科夫回應。這才是他渴望的超級工程!
遍布星係的前沿基地和工業中心,最高指揮權歸於太初星暗位麵的“天樞v4”超級計算機。
此刻的“天樞v4”,已非昔日可比。它不再隻是計算和存儲單元。何強能感覺到,它在進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它的數據流覆蓋“起源城”每一個角落,以“乾坤道語”精確調度億萬機器人單元,優化資源,計算能量,模擬威脅,製定預案。
它對任何威脅都能做出最快、最有效的反應。
每個基地由獨立的、基於“乾坤道語”構建的基地指揮人工智能進行日常管理和自主防禦。
這些人工智能,是嫦娥的簡化和特化版,忠誠,高效。中級量子通訊技術構建的星係級指揮網絡,安全,無延遲。
“星係太大,常規航行,效率太低。”何強手指在星圖上劃過,連接太初星與盤古星。
“必須在關鍵行星間,建立瞬時移動的交通網絡!”
他看向赫爾曼·維斯教授和空間技術團隊。
“維斯教授,‘太易計劃’和‘太極計劃’的理論成果,該應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