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的春風帶著料峭寒意,卻吹不散皇宮內彌漫的悲戚。貞觀二十三年正月二十七,甘露殿內傳出一聲悠長的喪鐘,響徹整個長安城——一代天可汗李世民,終究沒能熬過這個春天,在龍榻上溘然長逝,享年五十二歲。
消息傳出,整個長安陷入悲痛。百姓們自發湧上街頭,手持白幡,哭聲震天;文武百官身著喪服,匆匆趕往皇宮,臉上滿是哀戚;各國使節也紛紛前往使館,整理朝服,準備按禮製拜謁。裴安站在玄武門城樓上,望著滿城縞素,心中五味雜陳——那個曾將他視為棋子、卻也給予他恩寵的帝王,終究還是離開了。
三日後,太子李治在李世民靈前繼位,身著孝服,手持玉圭,麵對文武百官與各國使節,宣讀即位詔書。他聲音哽咽,卻努力維持著帝王的威嚴:“父皇駕崩,遺命傳位於朕。朕必遵父皇遺誌,承貞觀盛世,護大唐江山,不負天下百姓!”
詔書宣讀完畢,李治下旨舉行國葬,將李世民的靈柩安放在太極殿,供百官與百姓拜謁,為期七日。同時下令,各地官員需按禮製哀悼,不得擅自舉辦慶典;各國使節可在國葬期間拜謁靈位,以示對大唐的敬意。
裴安作為百騎司副首領,被任命為靈柩護衛統領,率領百騎司與玄甲軍精銳,日夜守護在太極殿周圍。玄甲軍是大唐最精銳的騎兵,曾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如今盔纓染白,甲胄上係著白綾,肅立在太極殿外,氣勢威嚴,讓試圖靠近的人望而生畏;百騎司則手持長刀,穿梭在殿內殿外,嚴密監視著每一個拜謁的人,防止有人趁機作亂。
國葬前三日,前來拜謁的人絡繹不絕。文官們手持朝笏,躬身行禮,淚水漣漣;武將們身著喪服,單膝跪地,叩首不止;各國使節則捧著國書與貢品,按國域大小依次拜謁,言語間滿是對李世民的敬意。裴安站在靈柩旁,目光銳利地掃過每一個人,時刻警惕著可能出現的意外。
到了第三日晚間,前來拜謁的人漸漸散去,皇宮內恢複了短暫的寧靜。裴安交代手下將領加強守衛,然後率領十名親衛,開始巡視轄區。夜色深沉,皇宮內的燈籠散發著微弱的光芒,將影子拉得很長。寒風呼嘯,吹動著靈堂的白幡,發出“嘩啦”的聲響,宛如逝者的歎息。
裴安一行人沿著宮道緩緩前行,路過李世民寢宮偏殿時,腳步不由自主地放緩。這座偏殿如今被李治暫居,作為處理國葬期間事務的臨時居所。裴安無意間透過窗欞上的縫隙,看到殿內燭火搖曳,隱約有一個女子的身影在晃動。
“女子?”裴安心中一動——國葬期間,皇宮內除了宮女與妃嬪,幾乎沒有其他女子能靠近李治的居所。他猛然想起幾日前在甘露殿見到的武媚娘,心中暗道:“難道是她?”
為了印證猜測,裴安示意親衛們原地等候,自己則帶著兩名心腹親兵,朝著武媚娘的住處走去。武媚娘作為先帝的才人,雖未育有子嗣,卻也按禮製留在宮中,居住在掖庭宮的一處偏院。
抵達偏院時,院內一片寂靜,隻有一盞燈籠掛在門口,散發著微弱的光芒。裴安走上前,對著守門的宮女問道:“武才人在院內嗎?”
宮女連忙躬身行禮,回答道:“回將軍,武才人傍晚時分便出去了,至今未歸。”
“果然不在。”裴安心中了然,與兩名親兵對視一眼,轉身朝著李治暫居的偏殿走去。他知道,此事若傳揚出去,必定會引發軒然大波——新帝剛繼位,便與先帝才人私會,這不僅違背禮製,還會損害皇室聲譽。
裴安遣散了其餘親衛,隻留下兩名心腹,讓他們在偏殿不遠處的拐角處隱蔽待命,自己則裝作在門口值守的士兵,背對著偏殿,目光卻時刻留意著殿門的動靜。夜色漸深,宮道上的燈籠漸漸熄滅,隻剩下偏殿內的燭火依舊亮著。
時間一點點過去,直到半夜時分,偏殿的殿門終於被輕輕推開。一個身著寬大罩袍的女子,低著頭,快步從殿內走出,腳步匆匆,似乎想要儘快離開。
裴安心中一緊,不動聲色地跟了上去。女子剛走到宮道拐角處,裴安突然上前一步,攔住了她的去路,聲音平靜:“深夜時分,你是何人?為何會在此處?”
女子身體一僵,緩緩抬起頭,露出一張精致的麵容——正是武媚娘!她顯然沒想到會被人攔下,眼中閃過一絲慌亂,隨即迅速恢複平靜,語氣冷淡:“我乃先帝才人武媚娘,深夜在此處散步,與你何乾?”
“散步?”裴安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武才人深夜不在自己的住處,卻出現在陛下暫居的偏殿附近,恐怕不是散步這麼簡單吧?”
武媚娘心中一沉,知道裴安已經察覺了異樣。她不再偽裝,眼神銳利地看著裴安,語氣帶著一絲威脅:“裴將軍,有些事情,知道得太多對你沒有好處。今日之事,你若敢說出去,恐怕會死得很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裴安絲毫不懼,與武媚娘對視著,語氣堅定:“武才人,我無意乾涉你的私事,也不想惹禍上身。但我有一個條件——他日你若得勢,需幫我對付關東世家。隻要你答應,今日之事,我便當作從未見過。”
武媚娘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明白了裴安的意圖。她知道,裴安雖為大唐將領,卻與關東世家素有嫌隙,尤其是在倭國之戰後,世家對他多有排擠。而她自己,出身寒微,也一直被世家輕視,若想在宮中立足,乃至掌握權力,必須有外力相助。
武媚娘沉吟片刻,嘴角勾起一抹淺笑:“裴將軍倒是個聰明人。好,我答應你。他日我若得勢,必定助你對付世家,讓他們付出應有的代價。”
“好!”裴安點了點頭,“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今日之事,我不會告訴任何人。但武才人日後行事,還需謹慎,莫要再留下如此明顯的破綻。”
武媚娘微微頷首,轉身快步離去,寬大的罩袍在夜色中劃出一道弧線,很快便消失在宮道儘頭。
裴安看著武媚娘離去的背影,心中思緒萬千。他知道,自己這一步棋,既是為了對付世家,也是為了給自己留一條後路。武媚娘此人,聰慧過人,野心勃勃,絕非池中之物。今日與她結盟,或許在未來,能成為他對抗世家的重要助力。
“將軍,我們現在該怎麼辦?”一名親兵走上前,輕聲問道。
裴安搖了搖頭:“沒事了,我們回去吧。記住,今日之事,不得向任何人提及,否則,軍法處置!”
“是!”兩名親兵齊聲應道。
裴安率領親兵,沿著宮道緩緩返回太極殿。夜色依舊深沉,皇宮內靜得隻能聽到腳步聲與寒風的呼嘯。他抬頭望向天空,烏雲密布,看不到一絲星光,仿佛預示著大唐未來的道路,將會充滿坎坷與波折。
回到太極殿時,手下將領連忙上前稟報:“將軍,一切正常,未有異常情況。”
裴安點了點頭:“繼續加強守衛,密切關注出入人員,絕不能出任何差錯。”
“是!”將領躬身應道。
裴安走到靈柩旁,看著李世民的靈位,心中暗暗說道:“陛下,您放心,臣定會遵您遺命,輔佐新帝,守護大唐江山,也會護好永嘉、高陽與我的家人。至於世家與宮闈之事,臣也會儘力周旋,不讓大唐陷入動蕩。”
靈堂內的燭火搖曳,映得靈位上的“唐太宗李世民之靈位”幾個字格外醒目。裴安站在靈位前,久久未動,直到天邊泛起魚肚白,才轉身離去,準備迎接新的一天。
而此時的掖庭宮偏院,武媚娘回到住處,坐在梳妝台前,看著鏡中的自己,嘴角勾起一抹深意的笑容。她知道,與裴安的結盟,隻是她邁向權力巔峰的第一步。未來的路還很長,她需要更加謹慎,更加隱忍,才能在這波譎雲詭譎的宮闈之中,闖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貞觀二十三年的春天,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春天。李世民的去世,李治的繼位,裴安與武媚娘的暗夜盟約,都在悄然改變著大唐的命運。一場關乎權力、利益與生存的鬥爭,已在不知不覺中拉開了序幕。
喜歡重生大唐,在高陽公主府當牛馬請大家收藏:()重生大唐,在高陽公主府當牛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